18册第一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

文档属性

名称 18册第一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5-25 16:1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课 时 1 总 课 时 数
科 目 音乐(第18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 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 型 欣赏课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聆听古曲《念奴娇 赤壁怀古》,感受、体验其豪迈奔放、气势磅礴的感情,学习、分析音乐中旋律、节奏、速度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能力培养】 听古曲能够分析歌曲,感受、体验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喜欢和热爱。 O层A层B层
重 点 注重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和情感特点。
难 点 乐曲的背景简介、感受旋律、节奏等速度在音乐中起到的作用。
教 具 多媒体
教 法 讲解法、讨论法 分析法
板书设计 1、独唱歌曲《念奴娇·赤壁怀古》 2、乐曲中背景的介绍和分析歌曲风格特点 3、杨荫浏简介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阶段目标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导 入 常 规在语文课中,我们学过很多的诗词,在各异的诗人笔下,写出了学多苍劲有力的、优美的、豪迈奔放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以北宋大诗人苏轼的诗为歌词的独唱歌曲。 常 规由语文的诗词进入新课。 常 规 学生进入状态跟随教师思路进入新课
新课学习介绍背景介绍歌曲由杨荫浏先生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译成作曲家: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一首优秀的独唱歌曲。歌词是北宋大诗人苏轼所作,当时他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当他游览“赤壁”时,面对如画的江山,缅怀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感叹自己的政治见解不被朝廷所容,而今华发已生尚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千。这首词毫迈奔放,气势磅礴,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曲谱,据传苏轼根据民间曲牌《念奴娇》填词而成,曲谱见于1746年《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现今看到的和演唱的曲谱,是杨荫浏先生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译出的。这首歌谱虽不能断定它是宋代原谱,但音乐豪迈奔放的气势与词意是十分贴切的。杨荫浏:中国音乐史家、民族音乐家。作品:《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对歌曲的介绍,这首歌曲是一首宋代时期的歌曲。词作者是苏轼。教师讲解歌曲的曲谱,是杨荫浏民族音乐家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译出的。作曲家介绍和代表作品。 学生了解歌曲创作的年代,知道歌曲的词作者是谁?了解歌曲词的创作来源。学生了解乐曲的曲谱是由杨荫浏看到《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后,谱上的曲。学生掌握作曲者的简介和作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阶段目标 学生活动
歌曲分析作品分析: 创作内涵歌曲分段欣赏 全曲为散板,按词的上下阕结构,音乐分为两段。旋律以“按字行腔”的原则,谱成叙咏性唱腔,七声音阶,具有北曲高亢激越的风韵。??第一段,乐曲一开始“大江东去”四个字,旋律以朗诵语气,将“江”字与“东”字之间提高四度,形成跳进,结合宽广舒缓的节奏,刻画出大江奔流、浩渺的气势。第二段,自“遥想公瑾当年”开始至末尾。后半阕的词意,反映了作者的神思遥想和无限感慨,曲调平缓进行,带有冥思遐想的色彩。???第一段和第二段音调类似,两段的结尾相同。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分段欣赏。(学生体会歌曲中豪迈奔放、气势磅礴的情感。) 歌曲分析歌曲共分两段歌曲的旋律按行腔的原则谱成的。讲解歌曲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风格特点和比较两段的异同。分段欣赏逐渐分析乐曲 学生和老师分析歌曲学生掌握歌曲是由几段构成。分析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歌曲的风格特点,其中节奏、速度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欣赏歌曲,从分析中体会歌曲的情感,作曲者把词作者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巩固提高总 结布置作业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本节课的内容。(复习课上新知识)再次复听主题一遍 对歌曲的风格作以更深刻的了解。本课掌握古代歌曲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及对这部作品的分析学生体会歌曲中豪迈情感。预习下节课内容。 巩固学习复听作品总结本节课内容复习及预习 共同做题加深印象 学生一起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