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
序
很多中考作文题目就来源于课本单元作文,有的稍作变形,有的就是原题。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抓住课本学好语文,同时也是为了和教师同仁交流探讨作文教学,本号推出“教材单元作文”栏目,针对语文教材中的每单元作文进行写作指导。这些文章和教材教学同步,一定在单元教学结束前推出,目的是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也可供语文教师教学借鉴。这些文章多举实例,重视示范,链接中考,对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对中考一定大大有益!希望同学们、老师们从中受益。
【写作指导】
初学写议论文,因为没有经验,一开始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观点不明确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如何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首先要对论述的问题想想清楚,我是怎么样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这是做到观点明确的第一步。
有了这一步还不够,因为表达不明确,还是有可能观点不明确。因此,我们在提出观点时,语言要准确,表达要清楚明白。
开篇提出论点,这个做法比较适合初学写议论文者模仿。
我们学过的很多议论文就是这样。
【借鉴课文】
课文《敬业与乐业》开篇扣题,讲了“敬业与乐业”这个题目怎么来的,讲清楚后,马上就提出观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做到了观点明确。
接下来,作者进行论述,首先强调“要有业”,进一步论述“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最后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希望。
论证思路清晰,观点阐述明确。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初学写议论文的同学认真揣摩学习的。
【写作实践】
(一)
【审题指导】
本题不要求写作文,只是要求选择“最有感触、有话可说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在训练我们要做到“观点明确”。我们只要从上述观点中选择一个即可。但是,这选择却不是随便顺手拿来的,必须是“最有感触、有话可说的”。因此,选择时一定要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找到事例支撑这个观点才行。
否则,信手拈来,没有生活基础——从自己的生活阅读经历找不到支撑,接下来“围绕观点列出提纲”,“体现出你的论证思路”就不容易,进一步再写文章就会很难。
【精彩范例】
观点: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提纲:
1、提出观点: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2、分析论证:
(1)从学校教育一般常态出发——统一的课本、统一的规划、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论述为什么“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2)结合身边人物举例。某同学喜欢武术,在学校里喜欢动手动脚,常遭到老师和家长训斥,一直没有机会专门练习,最后被扼杀。
3、总结全文:
“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因此,学校教育要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尽可能开发学生好奇心,提供学生广泛学习的机会,不让好奇心被扼杀。
【点评】本提纲观点明确,论述有条理,逻辑层次清楚,非常符合题目要求。
【写作实践】
(二)
【审题指导】
在题目一列出提纲的基础上,借鉴《敬业乐业》等课文摆事实,讲道理手法,就可以“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了。写的时候要注意,我们列出的提纲只是写作的一种辅助思路,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能会有所突破,这也很正常。因此,切不可被提纲束缚手脚,要根据写作过程中思考的进一步成熟,注意适时调整提纲所列的内容。
【精彩范例】
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它可以激发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然而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好奇心经常被会被毁灭在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由于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在中小学阶段,学校设置的课程是针对所有孩子的,没有差别的。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课本、统一的规划、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进度……一切都是整齐划一来的。这就决定了中小学学校教育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经常会扼杀一些孩子与众不同的好奇心。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对学校设置的课程都不感兴趣,而对某方面很好奇很感兴趣,学校又没有这方面条件,就很难给他提供发展的空间,也就很难在学校里获得良好的发展。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会让他慢慢放弃好奇心,回到“大统一”的教育中来,好奇心就不知不觉被扼杀了。
【点评】开篇提出观点: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好奇心经常被会被毁灭在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引出下文论述,“这是由于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的。”接着分析了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特点,“无法照顾每个人的个性”,也就顾不得与众不同的好奇心了。然后,再举例分析好奇心如何被毁灭。论述有条有理,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写作实践】
(三)
【审题指导】
本题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首先要想明白,我对电子游戏究竟什么态度?赞成还是反对?赞成的理由是什么?反对的理由又是什么?支持这些理由的道理和事例又有哪些?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再下笔。
先拟提纲,然后按照提纲一步步写。依然要借鉴学过的课文,比如《敬业与乐业》,学习文章如何提出论点,如何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论证。
【精彩范例】
电子游戏弊大于利
很多人对电子游戏乐此不疲,更有很多人说,电子游戏不仅可以让我们对电脑有更多了解,还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在我看来,电子游戏弊大于利。
首先,电子游戏容易让人上瘾。尤其是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无法自拔。一些有趣好玩的游戏,连大人都无法克制自己,一玩起来就停不下来,何况是自制力更弱的中小学生?大人自制力较强,沉迷游戏,无法认真工作,工作效率降低,这样的事不多;中小学生自制力差,一旦沉迷于游戏,就无法认真学习,成绩下滑,丧失学习兴趣。
其次,电子游戏浪费大量时间。你如果在做作业或工作时开始玩电子游戏,玩了一关就会还想再玩一关,玩了一次就会还想再玩一次……然后你会情不自禁地一直盯着屏幕,不知不觉地把整个心思投入到电子游戏中去。时间就这样流逝而去,而你却玩得忘乎所以。这些宝贵的时间本该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却因为你缺乏自制力而浪费在了游戏中。
再次,电子游戏还会影响健康。新闻上说,大部分小朋友和大人的近视,都是因为过度玩电子游戏造成的。而且电脑屏幕产生的辐射线,会刺激角膜使上皮细胞的抵抗力降低,导致角膜上皮细胞水肿、干燥,引发角膜炎症及溃疡等疾病。实验测试表明,人在操作电脑时,眨眼次数明显减少,眼睛得不到充足的泪液来湿润,这也使辐射对眼睛造成的伤害更加强烈,导致广泛的眼干燥症,严重者可能会产生干燥斑,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结膜炎、眼部感染等。玩电子游戏的人长时间盯着屏幕,久而久之,会对眼睛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最后,电子游戏还有其他不良影响。比如,长时间沉迷游戏中,对人的性格、行为、心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对身边的人和事不加关心,和社会现实脱节,性格孤僻……
总之,电子游戏虽然可以锻炼思维,开发大脑,但是也很容易让人沉迷,尤其是对于自制力很差的中小学生,电子游戏利大于弊,家长和学校应该严格控制,防止沉迷。
【点评】作者开篇提出观点,电子游戏利大于弊。接下来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讲了几个方面原因,最后总结全文。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层次清楚,论述透彻。是一篇非常不错的议论文。
电子游戏弊大于利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不断涌现出新的事物。早在二十年前,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电子游戏”这个词儿。而如今,尤其是在校园里的学生,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会玩。对于这新兴的事物,我们学生应该怎样看待呢?
有很多人谈论电子游戏口若悬河,有很多人玩电子游戏如痴如狂。笔者却以为,电子游戏弊大于利。
电子游戏的确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可以实现我们的幻想:做一位时代超人;遨游一回宇宙太空;当一名天下无敌的武林高手……在那里,可以尽可能发挥我们的智慧,过关斩将,除邪扶正;在那里,快乐无穷。
在学习紧张之余,玩会儿电子游戏能够对我们的头脑起到调节作用,开启智慧,丰富业余生活。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电子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让我们触目惊心的。
学校中玩电子游戏的学生不在少数,据他们的亲身体验,每天至少玩半个小时,有的要玩一至二个小时。正是这样长时间坐在电子游戏机前,造成视力低下,校园中一时形成“眼镜热”。不仅这样,玩电子游戏还占去了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导致学业荒废,成绩直线下降。
某校一男生,成绩名列前茅,曾获得市级优秀学生称号。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电子游戏。从此,一见钟情,在他的眼里,读书开始变得枯燥无味,只有在那虚拟的电子游戏当中才能找回自己的快乐,才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先是每天放学之后玩,越玩越痴迷,半期下来,成绩直线下降。渐渐地,父母每月给的几十块零花钱也不够用了。于是就撬开了父母的保险柜,偷走了五百多元钱,成天泡在电子游戏厅里。饿了吃点零食,困了就睡在游戏机旁。这样的现象我们难道不为之震惊。类似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青少年学生由于身心不成熟,缺乏自制力,一旦沾染上电子游戏,就会形成恶性发展。他们玩游戏,废寝忘食,影响身体健康,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可见,电子游戏带来的严重问题不得不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我要告诫那些正如痴如狂的“电子游戏迷”们,尽快走出电子游戏的阴影,我们的生活本是绚丽多彩的,不要让电子游戏主宰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重要的是游戏心态
网络游戏在现在的学生家长们眼中无疑是洪水猛兽,学生们往往为其绚丽的画面、奇趣的剧情、和那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江湖情谊”而沉溺其中。为了帮助孩子戒掉网瘾,家长们无所不用其极,那些所谓的药物治疗法、电击治疗法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更有家长联合起来抵制网游公司出台系列游戏,认为此类游戏毫无现实意义,浪费金钱浪费时间,如果不像虎门硝烟那般把引诱人上瘾的源头付之一炬,中国的未来似乎会因为这网络游戏而再无光明……
但显然,家长们这种忧患意识似乎只有在中国才如此剧烈,电脑与电子游戏的起源地——美国,却往往没有这样的问题。依我看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对电子娱乐产业向来不给予足够重视。要知道1994年暴雪娱乐就出台了风靡全球的《魔兽争霸》,而那时中国才于该年四月连入Internet。因此毋庸置疑,美国的电子娱乐产品一经引入中国市场,迅速填充了这个空白产业,在那画面精致、剧情丰满的网络游戏面前,年轻人们甚至没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就马上沉迷于那他们不曾想象的奇妙世界也不足为奇。他们不曾系统地学习过计算机编程,并不知道那绚烂画面后是编程们精心编写的繁琐数据、源代码,他们同样不曾了解网游背后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市场,每年那些人民币玩家带动的网络消费甚至抵得上一个小国一年的财政收入。
二是一直被谈论的代沟问题。我们出生于一个举着“个性解放”标牌的时代,时代政策给我们了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和向往外界的心态。但我们的父母,更多的习惯于“红色的土地、红色的爱好”。标签着资本主义的腐朽事物的网络游戏无疑就是些魑魅魍魉,由此不难理解那些对游戏怀有偏见的想法。
所以是时候为网络游戏平冤了,那些被人们怀有偏见的归于下九流爱好的“漫画、网游”可以变得很高雅,同样也能成为谋生的手段。美剧《生活大爆炸》中那些年轻的博士们,闲暇的娱乐活动就是打诸如WOW光晕的网络游戏,经营游戏周边的商店老板更被看做跟cool,对他们游戏无对错之分,可以很自然地被问及你的爱好,“哦,WOWⅢ。”这个回答并不会比那些“阅读、歌剧”“低端”,让人轻视。
现在网络游戏或可称为“电子竞技” ——以竞技类电子游戏为基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道具,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对抗性娱乐活动。并且随着游戏对经济、社会不断加强的影响,电子竞技正式成为体育竞技的一种。今天电子竞技运动已被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运动项目。由此我们更能发现这样一个现实,游戏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大众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能做的就是去适应这样一个变化的世界,愈加便捷的交通方式,愈加快捷的生活步调,都是我们在批判,同时也在适应的世界变化。我们又凭何把电子网游排除在这些务必适应的变化之外呢?未来网络空间完全可以作为人类有限现实生存面积的补充,基于数字的网络世界更有着无限发展。
游戏本无对错,重要的是游戏心态。
谈电子游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及其附属应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其中电子游戏几乎成为年轻人使用电子产品的第一理由。相对于需要工作、生活节奏紧张的年轻人,青少年的课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接受能力较强,所以成为了电游的第一受众群。
但家长对于电游的恐惧却在与日俱增,在他们看来,游戏像是噬人的洪水猛兽,孩子镜片上反射的屏幕光正是他们攻击的信号。但是,只要运用得当,游戏或许不是洪水猛兽。
对于孩子们来说,游戏是有效的解压方式。当代的教育强度越来越大,青少年的学习任务很繁重,老师的压力,父母的希望,同学之前的暗自较劲,都像一个瓶子中满得将要撑破而出的液体,而游戏无疑是一个瓶塞,把液体释放出来。玩游戏可以放松自己,调节紧绷的神经,缓解疲劳。从某种意义来说,确实是一针有效的减压剂。
游戏可以增进团队合作能力,锻炼人们的思维和反应力。例如今日最火的枪战“吃鸡”孩子们三五组队,相互配合,完成埋伏、探风、狙杀等一系列任务,无形中通过沟通交流提高了
默契度。而排兵布阵,安排进攻手法,以及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偷袭的反应,都从某一方面锻炼了青少年的能力,包括一些益智游戏,运用逻辑或分析能力才能通关,有利于孩子们开发思维。
但不得不提的,是游戏也有极大的危害性。长时间面对电子产品,对眼睛伤害极大。据数据分析,目前青少年的近视原因有极大部分都因为玩手机或电脑过多。还有一些孩子们会代入游戏中,把有害游戏中暴力、色情的因素带到现实生活中,影响心智发育,甚至会过多沉迷于虚拟世界,失去分外界交流互动的能力。
游戏是不是洪水猛兽,一切取决于你。只要合理规划课余时间,合理又健康地玩游戏,拒绝不良游戏中的有害信息,也要懂得适时放下手机,走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那么游戏的这些危害将不复存在。
愿游戏,从此再不是谁的洪水猛兽。
我看电子游戏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发展迅速,人们孜孜不倦地创造出一种有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于是便有人沉于游戏。但电子游戏于我们青少年终究是弊大于利,沉迷游戏,犹如步入万丈深渊,稍有不慎,就会前途尽毁,潦草一生。
青少年尚处于成长期,还未形成稳定的三观,而电子游戏内种种低俗、幼稚、暴力倾向的内容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存在潜在的威胁。因此,近日国家网信办推出“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为了不让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游戏,各游戏软件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如前短时间《王者荣耀》游戏出台的系列防沉迷系统。这不仅体现了行业责任,也说明过度的娱乐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
反之,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措施,无可否认的,沉迷游戏的人会如潮水一般接连不断。电子游戏为人们搭建了一个诱惑力十足的虚拟世界,沉迷其中,慢慢地就与现实脱轨。那些青少年因长期沉迷游戏,患上“网瘾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或误入歧途,实施偷盗伤人等犯罪行为的事件便会层出不穷。
因为电子游戏弊大于利,所以“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认识事物还需要通过表面看到背后的本质,沉迷与防沉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调查表明,相对于城市的孩子,农村的留守儿童更容易沉迷网络。城市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有更多的娱乐方式,而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监护,当他们通过游戏收获快乐、满足,通过网络得到关注时,就会“上瘾”,其实,沉迷的背后是需求。但是,歌德曾说过:“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为了不让青少年被游戏驾驭,防沉迷更应该挖掘青少年沉迷的原由。“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固然具有合理性,但治标不治本,最有效的还是要培养青少年的自控能力以及给予心灵上的关爱。
身处这样一个充满变数、危机的时代,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从多个角度看电子游戏,知道电子游戏的乐趣,但我们更应该看见它对学业、生活、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光天化日之下的巨大身影,必然会带出同样巨大的阴影。”余秋雨的这句话就警示我们切不可因为表面的光亮,而忽视了潜藏在阴影里的风险。
对电子游戏的沉迷,对虚拟世界的深陷不拔,终究会让我们尝尽其弊端。“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不如告别电子游戏,走出幻境,在现实之中打下一片壮丽的江山,收获一份真切的情谊,饮一杯苦尽甘来的美酒,倾听一曲真挚的心音。
电子游戏的善恶
我一向不反对游戏,因为它拓宽人的思维,锻炼了大脑,训练了反应能力,激发人的创造潜能。
游戏,给人们一个创造能力爆发的平台。天才都是玩出来的,书呆子未曾成大事。古代的哲学家,发明了围棋这一游戏,它是战场的缩影,是阴阳进退法则的射映,甚至成了一种哲学。
电子游戏,营造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大大激发了人的想象力。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想象力,动物没有。
游戏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也可以成为一种文化。中国古代的游戏,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写到:“射者中,弈者胜”。包括“投壶”等,皆可看做一种酒桌文化。
然而,不懂游戏者,不懂生活。沉迷游戏者,脱离生活。
在游戏中,的确可以找到自我价值和能力认可。但如果沉迷游戏,要么是丢不掉那种精神麻醉,要么是妄想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并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生活中,证明自己的标准是为社会做多少贡献,游戏中,标准则是获得别人的认可,满足自己的虚荣,根本不能为社会做贡献。而且,落得两手空空。
大部分精力花在虚无缥缈的游戏上,造成了自我腐败,对现实有排斥。游戏与现实的区别在于,现实中,付出并不能得到回报,而在游戏中,每一份付出都有对应的收获。这就是让人沉迷之处。
当然,游戏本无罪,错在当事人的态度。所以,加强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
游戏,伟大的发明。游戏,腐败的渠道。让其发光的是人,让它臭名昭著的也是人。取决于我们。
游戏无罪,善恶,只存于人心。
电子游戏是利还是弊?
现在许许多多的中学生,在繁忙紧张的学业之余,在周末之时,他们总会端起电脑,拿起手机,来玩一场例如《王者荣耀》之类的大型网络电子游戏,但是这类电子游戏给人们带来的是利还是弊呢?
有一项日本的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电子游戏,也给人们带来许多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对于青少年来说,玩玩电子游戏,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对待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呢!所以有些同学就以这个为借口,要向父母提出要求,玩电子游戏,从而沉迷于其中,一发不可收拾。但是电子游戏也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它有没有弊端呢?
电子游戏的弊端也是非常之多的。首先,它损坏了人们的视力。其次呢,比如《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他许多的历史角色都与真正的的历史不符,里面的“荆轲”竟然设置成了女孩,而真正的历史却是绝对不允许这一点的戏弄的!
历史本来是严肃的,是人们去尊敬的,并且可以去从中学习许多东西,而这样侮辱的历史、污历史,改变历史,这让游戏的制作,真的是不宜提倡的!
其实,玩电子游戏也浪费了学习的时间。许多中小学生把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游戏中,有害身心健康。而且玩这些游戏浪费大量的几金钱,他们不仅买许多的装备,而且还为了虚荣心,“资助”同学。有这样一则实例:“一个农民工的小学生,竟然用他父亲的银行卡刷了三万多块钱的装备!”这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啊!
其实我觉得,玩游戏一定要适度,千万不能因为过度游戏而放弃了生活,放弃了学习,放弃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能只盯着那一块方寸间的屏幕,而将自己的美好时光挥之如水流,一去不复返!
【链接中考】
中考作文命题大多数都是文体不限,但是,最近几年来,随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流行,很多地方中考指定学生必须写成议论文。比如,2021中考中,江苏南京卷题目B和湖北省荆州市要求撰写“辩词”;苏州中考卷中要求: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河南卷要求: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向“生活哲思”栏目投稿。
因此,要重视议论文的写作训练。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真题】
18. 根据要求写作文。
题B:商量给三年级2班的小学生们送什么礼物时,同学之间发生了分歧:有些同学认为要送自己喜欢的东西(正方),还有同学认为要送小学生们喜欢的东西(反方),双方各执己见。班长说,我们来个小辩论吧。你作为其中一方的一辩,撰写了辩词。
要求:①从上述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选题A的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题号A涂黑,“题目”处填写“(所选人物)故事讲稿”; 选题B的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题号B涂黑“题目”处填写“(‘正’或‘反’)方一辩辩词”。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作者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解析】
这是一道以辩论为情境的材料作文题目。双方围绕“送礼物”是送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是送对方喜欢的东西进行辩论。要求考生作为正方或反方一辩写一篇辩词。考生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是正方还是反方,要明确正方观点是“送自己喜欢的东西”,反方观点是“送小学生们喜欢的东西”。写作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己方观点进行阐述,也可以批驳对方的观点。辩论词的特点是观点明确,语言犀利,逻辑性强,不要让对方抓住漏洞。还要注意辩论词的格式,比如称呼对方为“对方辩友”,开头的格式一般是“我方观点是……,陈述理由如下……”,结尾要重申观点,以“我方发言结束”收束全文。
“正方”或“反方”可任意选择,要选择你更认同的一方观点。如作为正方一辩,可从如下方面分析,送礼物其实是分享快乐,不仅是愉悦对方,也是愉悦自己;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朋友,这才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如果仅仅考虑对方喜欢什么,那不是送礼物,那是赤裸裸地“取悦”,违背了送礼物的初衷等。如作为反方一辩,可从如下方面分析:送礼物的根本目的是沟通情感,送对方喜欢的礼物才会达到效果;自己喜欢的不一定是对方喜欢或需要的;送礼物要讲究恰当、得体等。辩论词就是一篇小小的议论文,考生要有明确的论点,论据可以是事实论据,也可以是道理论据,比如可以举名人送礼物的典型事件,可以写关于送礼物的名言,可以通过比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等。总之,按照一篇议论文来选材即可。
【答案】【例文】
送礼物要得体各位老师、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送人礼物,当然要送对方喜欢的东西。我方理由陈述如下:
首先,我们要想一想,送礼物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要沟通感情,因此所送的礼物应当起到愉悦对方的目的。因此,送礼之前应当了解对方的喜好、忌讳等等,避免出现送礼送出问题的尴尬状况发生。比如穆斯林禁酒、禁食猪肉及制品,甚至禁止谈论同猪有关的话题,因而就不能把上述物品送给他们。在印度、尼泊尔等国信仰印度教的人士,视牛为神圣,与牛有关的食品、制品,包括牛皮包、牛皮带、牛皮鞋等,都在禁食、禁用之列。如果不知道对方喜欢什么,盲目送礼的话,也许不但起不到沟通感情的作用,反而会伤害感情。
其次,如果像对方辩友说的,送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我们想一想,我们初中生和三年级小学生喜欢的东西能一样吗?我们喜欢机械传动原理的拼装玩具,他们根本不会拼装;我们喜欢读《老人与海》,他们正在看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喜欢《流浪地球》,他们还在看《熊出没》……我请问对方辩友,这样“阴差阳错”的礼物你会喜欢吗?
最后,我想说,送礼物其实是一门艺术,不是你想送什么就送什么。送礼物,不在于贵重,更重要的是从受礼者角度思考,懂得智慧地送礼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往往能带来出人意料的惊喜。胡适题诗送礼成为其君子交往的习惯,国学家季羡林经典的“金蛋蛋糕”礼献外邦教授,直至如今依然被人拍手称道。这些大师身上在送礼时依然延续了“君子五德”的美德,将送礼物送出一门艺术。
总之,我方认为,送礼物要得体,送礼物应当从对方角度考虑,送对方喜欢的东西。我方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本文以反方观点——要送小学生们喜欢的东西——为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陈述了理由。文章从送礼物的目的是沟通感悟、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有较强的说服力。
【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作文真题】
七、作文(50分)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从三个写作任务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我们都有自己的校服。它或许很丑,看着它你会有说不清的复杂情绪;它或许很重,浸透了三年来肆意挥洒的汗水;它或许很乱,到处都是不经意间留下的斑驳墨痕……它陪伴我们朝朝暮暮,妆点我们的少年时光,见证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
(2)有人认为,学生应该穿统一的校服;有人认为,学生不必穿统一的校服。请你就其中一方的观点立论,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①将你选定的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解析】
一、审题:本题要求就一个观点写辩论词。辩论稿的格式一般分标题、正文两大部分。标题可点明辩论稿的中心,或标明中心事件,或标明中心的论题或论点,使人看到标题就能了解辩论的内容。正文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开头应引出辩论题目,亮明自己的观点。主体是辩论稿的重点部分,要突出中心,用典型的材料,有力的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结尾可归纳自己的见解,用语要有力,能给人启示和回味。
二、树立观点,选择材料论述:写辩论词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观点,首先要摆明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这一观点,结尾还要总结深化观点。注意切不可在辩论词中出现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即既同意学生应该穿统一的校服的观点,又觉得不必穿统一的校服也有道理。
如果观点是“学生应该穿统一的校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阐述理由: 1、防止学生之间的攀比。家庭的贫富差距会带来学生之间的攀比从而造成学生无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学习去。穿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学生间攀比,促进孩子的形成健全的人格。2、方便外出学生安全的身份识别;比如放学回家,校服比较显眼,假如在家途中发生什么不测,可以更快识别身份。再比如学校组织外出活动,同一校有利于学校对于外出学生的管理,也不易造成学生走失。3、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在校园内学生统一校服,可以一眼识别未穿校服的外校人员,避免社会闲散人进入校园,有利于保证学生安全。4、强化学校精神和集体感。校服是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体现,增加全校学生间的集体感,提高学生间的凝聚力。5、使学生保持学生的正气。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比方说可能受一些非主流或者社会青年穿衣打扮会的影响,穿校服可以让学生保持一个学生应有的正气。
如果观点是“学生不必穿统一的校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阐述理由:第一,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而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国,学校的校服是统一的,而大部分学校的校服是那种不分男女式,松松垮垮的运动服。如此的“统一”让彼此之间没有区别。着装是一种文化,是一个人的自我展现,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现在,对于学生的着装,学校也要硬性规定。这无疑是占据了学生塑造自我形象的一个空间。失去了一次自我选择和自我定位的机会。对于个人长远发展,个人性格的形成不利。第二,学校校服的确为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诸多学校的校服都是一件秋装,或是多出一套夏装的短袖。试问谁能穿着两套衣服过完四季呢?冬天学生在校服外面又套上羽绒服,校服在棉衣里边,有的甚至为了应付检查,校服塞在桌子里,检查时再套上。这样“穿校服”岂不就是一种形式。甚至是一种应付。第三,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使学生失去了一个明辨是非,树立正确审美观念的机会。对方也许会说,学校统一校服是为了防止学生中的攀比,但攀比不是不穿校服的错。社会上攀比之风蔓延到校园,学校应该在思想上疏导,并不应该采取堵塞的办法。学生不再校服上攀比,可以在自行车,书包,鞋等其他方面继续攀比。另一方面,有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花钱进了重点高中,穿着校服到处炫耀,这是否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攀比呢?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攀比是不对的,比禁止学生攀比更重要。健康的发展过程,正是一个犯错误然后改正错误,逐渐认清是非,从而明辨是非的过程。为了防止某一种现象的发生,而限制了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认识,塑造自我,明辨是非的一个过程。这种做法不妥。
写作时不论选择哪一个观点,都要从多方面有理有据的论述观点,阐述的越深入透彻,越有说服力。
【答案】【例文】
学生应该穿统一的校服
我方观点是中学生应该穿校服。
理由如下:
校服是由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 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份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一种象征的意义。 校服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征,情况跟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需要穿着不同的制服一样。例如警察要穿警察制服,消防员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样地,学生自然便要穿著他们的制服——校服了。这样,我们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阶级的人,还有他们的职业。
校服还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对于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出现都有积极意义。穿校服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低收入的学生家庭来说,并无坏处。穿校服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更有利于让学生好好学习。
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除了说穿着校服整体上看来较为整齐外,还可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不断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此,学生的纪律亦大大的加强了。
除此之外,学生统一穿校服,对学校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除了看上去整齐,学生的纪律性提高,学校对外便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
青春,活力,阳光的特质,而校服恰好符合这些特点。所以,穿校服服不仅不会显得老土,而是阳光,活力的代名词。青青校园,无处不张扬着春潮热力;年轻的欢声笑语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而校服——正是这飞扬青春最直观、最生动的载体,是校园里永远流动的风景。大力发展我国的校服文化已势在必行。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作文真题】
23. 作文。(60分)
“箪食瓢饮,贫居陋巷,而能不改其乐”,是颜回的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精神;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是赵一曼的精神;
“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是叶剑英元帅提倡的精神;
……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动、向往,然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时,人们往往又会犹豫,甚至畏难不前。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材料给了四句话,颜回的精神是安贫乐道,范仲淹的精神是忧国忧民,赵一曼的精神是热爱祖国,叶剑英的精神是不怕艰难……古往今来,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动、向往。那么生活中我们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时,往往又会犹豫,甚至畏难不前,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呢?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写一写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要有不放弃的精神,读书、学习的时候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写议论文,以题目为中心论点,谈一谈生活中我们需要有哪些精神。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论点,最后再强调一下中心论点,总结全文。
【答案】【例文】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有了精神,别人就不会以轻蔑的目光看扁你,就不会以飘忽的眼神注视你,就不会以不屑的态度对待你。
即使活得再累,也得有一点毅力。就像宁夏1993年“7.23”特大空难的亲历者王嘉鹏。“7.23”特大空难造成王嘉鹏腰椎爆裂骨折并伴下肢截瘫。但是凭着他那坚强的意志,成为了中国惟一考取挪威红十字挪迪克世界联合学院的学生,并在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此后,他参加了第36届瑞特尔耐特世界残疾人滑雪比赛,荣获两枚金牌,还应邀出席了1998年诺贝尔和平颁奖仪式。这是怎样的一种荣耀啊,而默默地支撑着他的,就是他那顽强的毅力和永不屈服的精神。
逃避、哭泣、唉声叹气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乞求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只能使别人更看不起你。而能够感动人的,永远都是那些能够全力抵抗挫折,一次次倒下后又一次次奋力站起来的人。
看过体操比赛的人一定不会不知道中国体操男团的领军人物李小鹏吧!雅典的失败好似暗藏在角落中的黑影,猛然抡起铁棒,冷不防给了小鹏重重一击,使他在雅典的美梦化为青烟。“失败不一定是坏事,及时总结原因也是一种收获。”小鹏很坦诚,虽然他惯于将自己的想法“雪藏”,但重整河山的信念却从他坚毅的目光中表露无遗。看着回国第二天就进训练馆训练的李小鹏,你会相信鹏鸟依旧翱翔。他只不过是暂时遇到了暴风雨,不能伸展开湿淋淋的双翼,但是绝对没有丧失旺盛的斗志和孤傲。尽管失意雅典,尽管伤病缠身,但李小鹏从不言弃,并已表示要坚持到2008年。这是怎样的一种坚强啊,而在08奥运梦的背后,小鹏又将付出怎样的艰辛和努力;在这茫茫的荆棘路上,又将遇到多少泥地与沼泽?!然而小鹏却越挫越勇,凭着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毅然踏上了08的征途……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点评】文章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中心论点,从“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永不屈服的精神”“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
【202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作文真题】
四、作文(50分)
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不妨先把手头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做好;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不妨沉下心来想一想,多种渠道问一问,各种方法试一试。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向“生活哲思”栏目投稿。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可知,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先把手头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做好”可立意为“做好当下”;根据“沉下心来想一想,多种渠道问一问,各种方法试一试”可参考立意为“勤思多问”“敢于尝试”等。比如以“尝试”为话题写作,“尝试”意思是试行、试验、试探等。一般是指人的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挑战。尝试,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生活需要尝试,试一试,就会呈现许多可能,许多面貌,如:老师让同学们做自我介绍,从未在公共场合发言的你尝试走上讲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从未在人前唱歌的你在老师的鼓励下,大胆地张开了嘴;尝试需要勇气,需要走出来……围绕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参考立意“尝试,使我们不断成长”等。可围绕主题选取生活中你所熟悉的人和事,可采用题记式写作,还可运用小标题形式,或者采用总分总形式。选材新颖,结构形式多样,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才会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
【答案】【例文】
尝试
尝试,一种很美的享受,一种很甜的享受,一种说不出来的享受。那,尝试到底是什么呢?
在厨房里炒菜的妈妈说:“尝试,是各道菜肴的可口美味,是家人吃过菜肴后露出的甜美笑容!”
在田野里辛勤耕作的农民说:“尝试,是长高的农作物,是看到金灿灿的稻田、火红火红的高粱时说不出的喜悦!”
我说——
尝试,是不断进步。
尝试,带领着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向上。
尝试,使我们不断成长。从一株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这,经历了多少风雨,多少苦难!正是尝试,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冷静、沉着!
尝试,让我们从中吸取经验,学到知识。从一个幼小无知的小孩子长成一个知书达理的青少年。这一路,走得艰难。是尝试,帮助我们从黑暗中找到光明;从跌倒中爬起来;从失意中挽回希望;从寒冷中得到温暖……
曾经,我尝试着洗衣服。可是,手刚一碰到哪冰凉的水,一股寒流突然涌上心头。一时间,我犹豫了:要是把我冻坏了,那还得了?要吃那又苦又多的感冒药,这不是自寻“苦”吃吗?再说,弄不好还会打针的,那岂不是痛得我哭爹喊娘?一瞬间,我又觉得:我真是大错特错!想到妈妈平日里总是任劳任怨地为我们洗衣服、拖地板……肩负那么多的家务活儿,却从不喊累。可我呢?才刚一碰到水,就……我不多想了,赶忙洗开了衣服。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把一整桶衣服统统洗完了!
这次的尝试,让我知道了妈妈的辛苦;这次的尝试,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做到最好。就算再难,也决不能退缩。
在人生道路上,我还要继续尝试。尝试,让我不断成长,成长……
【点评】本文围绕“尝试,使我们不断成长”展开论述,论点明确,列举“我”尝试着洗衣服的例子,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论点。围绕“尝试”的内涵,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具体准确地进行论证。最后深化论点,总结全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