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版画》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对印版画》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3-05-25 16:1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对印版画》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美术第五册第13课《对印版画》。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说明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对印版画》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对印版画就是其中比较易于操作、容易激发儿童学习热情的版画的种类之一。这种灵活多变的拓印技巧,一旦与儿童绘画的审美趣味相结合,就会产生一种既具有儿童情趣又有现代感的效果。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制作,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2.学生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较丰富,具有好奇心,但是表现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应该以突出学生的分析动手能力为主。注意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难易程度要合适。
3.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印制技巧。
学习对印版画不同的表现方式。
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的能力。
4.教学重点
认识对印版画,是造型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习简单的对印技巧并创造性地表达。
5.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的将印好的画面进行新的创意。
6.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版纸、图稿、剪刀、胶水、油墨、滚筒等。
7.学具准备
图稿、硬币、白版纸、剪刀、胶水等。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主要选择了演示、欣赏、启发等教学方法。
2.学法分析
遵循“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认真观察比较得出版画的相关知识,再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制作版画,使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设计
1.设疑导入:
教师通过小游戏,学生猜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
引导小组探究。先分析我们现在学习的内容跟刚才的游戏有什么不同,在通过分析对印作品,进一步研究对印版画。抓住关键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挖究意识。解决本课的重点。
自己动手尝试对印制作方法,针对可能出现的困惑和技法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几个问题起提示和思考作用通过思考和尝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提升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进一步认识本课的重点。
3.拓展创新:
教师先演示,学生在比较观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新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更好的突破难点。
4.作品展示:
对本小组的作品汇总进行集体讨论,并进行汇总。凡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展示,全班评出最有创意奖。
附教案:
第13课 对印版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小游戏:“找不同”。
这是两幅极为相似的画面,你能在一分钟内找出他们哪里不同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和刚才的游戏有点像。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课题:《对印版画》。
三、讲授新课
1. 课件出示对印版画,让学生欣赏。
提出问题,小组研究:
(1)这些画面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仔细观察,这些画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
(3)是先画相同的,还是画不相同的呢?
(4)这样“大同”而“小异”的画面与完全相同的两幅相比,好在哪里?
2. 教师讲解对印版画的表现方式和技法。(教师做简单地示范,做到讲练
结合)
3.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新的创造。
(1)对自己印好的的作品再创造。
(2)对好朋友的作品进行别出心裁的再创造。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利用两张纸对印或一张纸对折后再对印的方法印制一幅情趣盎然的画面。
指导要点:
(1)用色要稍微多一点。
(2)色彩搭配和谐、美观。
(3)画面构图合理,画面内容要大胆创新。
(4)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造。
五、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找同学说说通过本课的学习与实践,你认为这种表现方法有哪些优点?自己有什么收获。
六、小结。知识拓展、延伸
出示一些生活中对印版画的运用,如印在书包上,衣服上,窗帘上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所学美化自己的生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