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3.7 地球——水的星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3.7 地球——水的星球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0 14: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水的星球
【教材简析】
《地球—水的星球》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七课。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和月球有了比较好的认知,还专门用一个韦恩图去整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节课要用科学方法了解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激发学生思考地球的独特之处。
探索板块,主要有四个部分,首先是通过观察地球仪,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特征。第二,让学生注意到海洋集中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河流湖泊也有水资源。第三,通过数格子的方法量化陆地与海洋的面积。第四,在第一课的基础上,比较地球与太阳、月球的相同与不同。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陆地和海洋的大小比例有个大致的了解——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对丰富的液态水带来的好处有清晰的认识。
拓展板块,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星球上有没有水是探索生命的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
笔者对将要执教的三(1)班40个孩子进行了前测,结果如下:
(
前测结果
1.
大部分学生知道地球表面主要是蓝色,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
2.
学生只知道海洋比陆地多,其他不清楚。
3.
学生不知道如何比较。
) (
前测内容
1.
地球表面主要是什么颜色?
2.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各占据多少?
3.
让你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你知道怎么做吗?
)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掌握了太阳与月球的异同点。但是,对于地球的特征,学生还没有深入地学习。他们对于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以及探索水在地球上所占比例的认识还不到位。在他们已有知识的体系中还没有建立起地球与太阳、月球的异同之处,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在本课时要完成的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
2.了解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3.理解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证据。
2.能耐心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3.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1.观察细致,乐于合作,勤于思考。
2.乐于分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水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带领我们认识更多的地球秘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难点: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小组:地形地球仪、透明卡纸、地图、记录单。
【教学过程】
聚焦:认识地球的特征
今天黄老师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一个好朋友,它是什么?(展示地球仪)
暴露前概念:你关注过地球吗?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
说一说:和太阳和月球相比,你知道地球表面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最独特的是什么呢?
揭示课题:地球有丰富的水资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水的星球。(板书:地球——水的星球)
设计意图:出示地球仪,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且讨论比较三个天体的不同,聚焦地球的独特。学生会回答“地球有水、生命、空气、适宜的温度、万有引力”等,其中,再让学生选择最独特的一个特征,揭示学生“地球有水,而且十分丰富”。
二、探索:地球——水的星球
(一)借助地球仪,观察地球的水域
1.从外太空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地球拥有丰富的液态水。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找一找地球上的水域有哪些?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汇报形式:我们组在地球上找到的水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规律,达成共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集中在了各大海洋,这些都是地球上的咸水。湖泊、河流,淡水分布面积较小,资源比较缺乏。
设计意图:该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特征,发现地球仪上的哪些地方的水资源分布比较密集,可以观察到的水域有哪些,学生会注意到海洋集中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河流湖泊也有水资源。在学生充分地观察地球仪后,他们对于地球的特征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这些水存在于不同的水域之中。
(二)观察世界地图
1. 提出问题:陆地和海洋的面积谁大谁小?(学生预测)
2. 呈现地图:观察世界地图,判断一下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
3. 学生观察。
4. 交流分享。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地球仪时,已经发现了地球的液态水十分丰富,但是学生很难从地球仪上去比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因为地球仪是立体的,很难平面的将“地球”全部呈现在面前。但平面的世界地图可以做到这一点,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上所有的陆地和海洋,进行粗略地比较,但这依然不能准确地说明,于是产生了定量分析的需求。
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出示透明卡纸(含格子),提问:有了它,你们觉得可以怎样来测量?)(预设:数格子)
2.提问:①怎样数不容易遗漏格数。②遇到半格、小半格、大半格怎么办?
3.观察微视频方法指导:如何数格子
小半格,不算 半格,两个算一格 大半格,算一格
微视频解说词如下:
(1)将透明计算纸覆盖在世界地图上。
(2)按照一定的顺序统计(横着数或竖着数),超过半格记一格,不到半格不计,以打“√”的形式统计陆地的格数,海洋格数用总格数-陆地格数。
4.分发透明卡纸(含格子),学生数格子数。小组同学之间要相互提醒,帮忙计数,避免漏数多数。
海洋和陆地所占格数统计表
第____小组
组员 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
占格数 占地球表面的比例 占格数 占地球表面的比例
1
2
3
4
全班汇报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洋格子数
陆地格子数
交流研讨:呈现各组数据,说说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以及所占比例。
小结:地球是一个“水球”,是一个拥有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设计意图:数格子,这个操作并不太难,活动的难点主要是数格子的精确性,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数,不是整格的要适当拼凑成整格,不遗漏也不重复数。在汇报环节,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数字,但是明确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相比,海洋面积大约能多出多少,从而理解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
三、研讨
1.出示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与太阳、月球相比较,地球有什么特点,与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预设:地球上有生命、液态水丰富、空气等)
2.你认为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会带来哪些好处?(学生交流)
3.阅读资料
(1)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2)水是所有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水占体重的70%;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
(3)水上人类的日常生活必备的物质。如炊事、洗涤、沐浴、清洁等等。
(4)工业生产离不开水。如原料用水、产品处理用水、锅炉用水、洗涤用水、冷却用水等等。
(5)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生产上,需要大量的水进行灌溉。
拓展
谈话:水非常重要,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水,我们会缺水吗?
出示课件: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而淡水中绝大部分又储藏在冰川中,大气中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我们使用。
5.追问:看了这几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杯子中的水,一汤勺的水与一滴水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水比较缺乏,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板书设计】
7.地球——水的星球
主板书: 地球上的水域:海洋、湖泊、河流
海洋的面积明显大于陆地面积;地球的液态水十分丰富。
副板书:
全班汇总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洋格子数
陆地格子数
【作业设计】
跟爸爸妈妈分享如何节约用水,写出自己和家人是怎样节约用水的。
【教学反思】
这节课围绕观察地球表面——比较海洋和陆地——比较地球与太阳、月球三个主要模块,引领学生通过观察与比较了解地球。在磨课过程中有一下反思:
1.简化课堂主任务
科学课与其他学科不同,科学课有实验材料,学生对材料非常感兴趣。地球仪的引入让本课自带吸引力,学生观察时异常兴奋。但学生过度关注器材,常常会少了思考与分析。因此,课堂任务简单明了,要求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水域,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还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用于研讨。
2.借助多媒体,突破视觉盲点
在本课数格子环节,直接出示微视频,在微视频中出示步骤和要求,学生看到
直观的操作,对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会更加清晰明了。在拓展环节,利用资料个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水是生命之源,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3.分层延伸,激发拓展热情
科学的学习,希望孩子能开始于一个问题的探究,结束于更多问题的提出与探索。要让学生的拓展探究成为可能,要兼顾到儿童学习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