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谈创造性思维 课件(共2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谈创造性思维 课件(共2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0 14:43:33

文档简介

20.谈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结构。
过程与方法
2.分析并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3.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
【教学难点】
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卖鞋与卖伞
从前有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家是卖伞的,小女儿家是卖鞋的。每当艳阳高照,老太太就为大女儿家发愁,伞卖不掉。而当阴雨连绵,她又担心小女儿家的生意无法开张。所以她就整天生活在郁郁寡欢之中。
一位智者对这位老太太说:“我有办法能让你天天开心, 但是你必须按我说的去做。
“那我怎样做才能开心呢 ”
“很简单,只要调整一下你的思维就行了。”智者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你何不这样想呢 每当艳阳高照,你的小女儿就会卖出很多的鞋子,你应该高兴才对呀!每当阴雨连绵,你大女儿就会卖出很大的伞,你也应当高兴才对呀!”
老太太恍然大悟,诚恳而又高兴的接受了智者的建议,从此每天都开开心心生活了。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同一个事物,思维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可见创造思维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积累字词
(1)字音
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zī)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
(2)词义
【汲取】吸取。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3.速读课文,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归纳层次
【点拨】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第二部分(第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第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第4~5段):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第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第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总结,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的关键所在。
4、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明确作者的思维流程。
【点拨】本文围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题从多层面展开论述。先剖析了“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错误,解决人们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又论述了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要素,进而阐明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拥有创造力需要具备三个关键性的要素。本文逐层论述,由分到总,思路清晰。
第二课时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阅读开头部分(1、2段)探究
1.本文怎样开头?
【点拨】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即: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论题)
2.这种开头方法有什么好处?
【点拨】好处:本文开头画出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用问题引出论点,结合问题讲道理。使文章开头新颖别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3-12自然段,探究
3.第3段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 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点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方式符合客观实际,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作者先从反面论证。“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然后从正面论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反对比论证,说理更全面,更严密、更透彻增强说服力。
4.4-8段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点拨】(1)有渊博的知识;
(2)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不断地尝试)。
5.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作者是如何来论证他的这一观点的?
【点拨】举例论证,使论证具体有说服力。
(1)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2)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6.请补充一些例子来证明创造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
【点拨】爱迪生用白金、黄金等各种金属丝做实验,前后试过的材料不下1600种,终于发明了电灯。
居里夫人从100多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不到1克的镭!
丁肇中在两年多的夜以继日的实验中发现了J粒子。
7.第10段如何理解“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这句话?
【点拨】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充分地相信自己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作者以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为依据,说明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关键在于自己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三)阅读13段;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点拨】(1)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2)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3)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4)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四.品读课文,探究写法
【点拨】
1.图表开篇,新颖独特。
开头设置问题,引出命题,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发人深省。文章从一个有趣的数学题谈起,再对人们头脑中“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进行剖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命题。
2.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文章开头设置的问题本身就证明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就自然地进入了对“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错误思维模式的剖析,引出了必须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观点。接着点明寻求其答案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展开对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论述;然后用两个问题引出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后归纳全篇。全文论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巧用设问 引人思索
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要是你选择的是……”“那么,D又怎样呢 这是唯一……”
第4段段尾:“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
第9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
议论文中常常用设问句。它的作用有: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4.用词准确 论述严密
如副词,橡“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再如关联词的运用,使论述滴水不漏,橡”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就会止步不前“”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大家可以在文中找出类似词语分析)
五.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1.例举创新事例,用课文的观点谈谈对“创造”的看法
【点拨】创新是思想火花的迸射,是社会前进不竭的动力。人类社会的车轮正是在创新中前进的。古猿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制造使用工具,是创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是创新,爱因斯坦提出狭义、广义相对论,是创新;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创新。21世纪刚刚开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让我们张开创新的双翅,在开放的世界中任意翱翔,尽展雄姿。
2.展开创造思维,把以下事物联系在一起,说一段话。
(1)夏天 河流 雪花
(2)南极 雪水 香蕉
板书设计
PAGE
1(共24张PPT)
20.谈创造性思维
部编版 九年级上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卖鞋与卖伞
从前有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家是卖伞的,小女儿家是卖鞋的。每当艳阳高照,老太太就为大女儿家发愁,伞卖不掉。而当阴雨连绵,她又担心小女儿家的生意无法开张。所以她就整天生活在郁郁寡欢之中。
一位智者对这位老太太说:“我有办法能让你天天开心, 但是你必须按我说的去做。
“那我怎样做才能开心呢 ”
“很简单,只要调整一下你的思维就行了。”智者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你何不这样想呢 每当艳阳高照,你的小女儿就会卖出很多的鞋子,你应该高兴才对呀!每当阴雨连绵,你大女儿就会卖出很大的伞,你也应当高兴才对呀!”
老太太恍然大悟,诚恳而又高兴的接受了智者的建议,从此每天都开开心心生活了。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新知讲解
驾驭( ) 压榨( )
汲取( ) 罗迦( )
根深蒂固( ) 孜孜不倦( )
锲而不舍( ) 不言而喻( )

zhà

jiā


qiè

新知讲解
【汲取】吸取。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第二部分(第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第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第4~5段):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 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第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第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总结,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的关键所在。
新知讲解




本文围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题从多层面展开论述。首先剖析了“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错误,解决人们认识中存在的问题;接着论述了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要素,进而阐明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拥有创造力需要具备三个关键性的要素。本文逐层论述,由分到总,思路清晰。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一)阅读开头部分(1、2段)探究
1.本文怎样开头?
2.这种开头方法有什么好处?
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即: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论题)
好处:本文开头画出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用问题引出论点,结合问题讲道理。使文章开头新颖别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A 唯一的没有角的图形
B 唯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C 唯一的非对称性图形
D 唯一一个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图形
从这四个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并说明理由。
结论: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合作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二)阅读3-12自然段,探究
3.第3段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 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方式符合客观实际, 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作者先从反面论证。“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 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然后从正面论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反对比论证,说理更全面,更严密、更透彻增强说服力。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4.4-8段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1)有渊博的知识;
(2)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不断地尝试)。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5.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作者是如何来论证他的这一观点的?
(1)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2)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举例论证,使论证具体有说服力。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6.请补充一些例子来证明创造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
爱迪生用白金、黄金等各种金属丝做实验,前后试过的材料不下1600种,终于发明了电灯。
居里夫人从100多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不到1克的镭。
丁肇中在两年多的夜以继日的实验中发现了J粒子。
合作探究
7.第10段如何理解“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这句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充分地相信自己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作者以某心理学专 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为依据, 说明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关键 在于自己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三)阅读13段探究: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2)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3)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4)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图表开篇,新颖独特。
开头设置问题,引出命题,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发人深省。文章从一个有趣的数学题谈起,再对人们头脑中“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进行剖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命题。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文章开头设置的问题本身就证明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就自然地进入了对“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错误思维模式的剖析,引出了必须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观点。接着点明寻求其答案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展开对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论述;然后用两个问题引出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后归纳全篇。全文论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3.巧用设问 引人思索
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要是你选择的是……”“那么,D又怎样呢 这是唯一……”
第4段段尾:“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第9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
议论文中常常用设问句。它的作用有: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4.用词准确 论述严密
如副词,橡“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再如关联词的运用,使论述滴水不漏,橡”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就会止步不前“”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大家可以在文中找出类似词语分析)




































































































谈创造性思维
引出论题
得出结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论证问题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
必须具备的条件
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依据
有渊博的知识
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自我压制——无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有
不断追求
富有创造力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1.例举创新事例,用课文的观点谈谈对“创造”的看法
创新是思想火花的迸射,是社会前进不竭的动力。人类社会的车轮正是在创新中前进的。古猿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制造使用工具,是创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是创新,爱因斯坦提出狭义、广义相对论,是创新;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创新。21世纪刚刚开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让我们张开创新的双翅,在开放的世界中任意翱翔,尽展雄姿。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展开创造思维,把以下事物联系在一起,说一段话。
(1)夏天 河流 雪花
(2)南极 雪水 香蕉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