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课文五)类文阅读二
夸父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里,于是他就去追赶太阳,想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他一直追呀追,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太阳喷着火焰,把他烤得渴极了。他一ロ气喝光了黄河的水和渭河的水。最后,渴死在半路上了。
夸父倒在地上,地上长出一片桃林,树上结满了果实。太阳被感动了,它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
1.给文章选一个题目( )
①夸父帮人 ②夸父追日
2.用“ ”画出夸父追赶太阳的原因。
3夸父的举动,表现了他( )的精神。
①舍己为人、坚持不懈 ②勇往直前
(二)一件棉衣
天气渐渐冷了,我们警卫员都穿上了新发的棉衣,毛主席穿的还是那件旧棉衣。
我们也记不清主席那件棉衣已经穿过几冬了,可能是才到陕(shǎn)北的那一年换上的。 料子是灰土布的,两个胳膊肘上都打了补丁,袖口上的棉花也露出来了。 我们要给主席换件新的,说过好几次,主席总是说:“ 现在抗(kànɡ)战要紧,边区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应该省吃俭用。 这件棉衣嘛,洗洗补补还可以穿。”
1.这篇短文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毛主席的棉衣是什么样的
2.毛主席为什么不肯换新棉衣
3.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毛主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1.用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汉字 音序 读音 部首 去部首几画
吉
幸
铺
2.填一填。
( )的凤凰花 ( )的鼓点 ( )的泼水节
3.开始泼水了,人们是怎么互相庆祝的呢?用“ ”画出来。
4.把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
(四)话说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魏文帝曹丕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之为重阳,也叫做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zhūyú),以求长寿。重阳节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相传始于东汉。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唐朝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重阳诗。其他诗人,凡写重阳,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重阳插茱萸,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
至于登高,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适宜于登高望远,这大概也是后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间恐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农民管这种采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面来的。
重阳节登高,本来是要登山的;但平原地带,没有山,怎么登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的,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宝塔、城楼,通常都很高,是个理想的登高场所。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以凑合。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今天我们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多少也有这个意思。但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许多敬老尊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
1.用简要的'语言说出重阳得名的由来,并列举出它的几种不同的名称。(3分)
2.风俗习惯的形成,往往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重阳节也不例外,根据上文内容,试作简要分析。你还能另外举出一个类似例子吗?(3分)
3.重阳登高,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文内容,试从文化角度加以简要分析。(2分)
4.你赞不赞成把重阳日定为老人节或敬老节?两个名称中你更倾向用哪一个?(都要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
(一)1.②
2.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
3.①
(二)1.毛主席 料子是灰土布的,两个胳膊肘上都打了补丁,袖口上的棉花也露了出来。
2.因为抗战要紧,边区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
3.毛主席是一个省吃俭用、关心人民的人。
(三)1.
汉字 音序 读音 部首 去部首几画
吉
幸 X xìnɡ 土 5
铺 P pū 钅 7
2. 示例:火红 欢乐 难忘
3.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4.示例:当然很高兴。
(四)1.古人以九为阳,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故名重阳。重九、登高节、老人节(敬老节)
2.插茱萸是为了除虫防蛀,登高是为了小秋收,类似例子如端午吃雄黄酒是为防虫咬。
3.登高的高含步步高升高寿之意。
4.没有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