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碱及其性质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3)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NaOH和Ca(OH)2的性质
教学难点 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分析讨论、总结归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实验探究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介绍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分角色介绍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通过分角色介绍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从而引入新课,学习碱的性质
CO2和NaOH是否能反应 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2和Ca(OH)2发生了反应,那么同学们往NaOH溶液中通入CO2,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 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欲望
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 把NaOH溶液加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这是否说明CO2和NaOH不反应?还是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种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并用实验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 思考、讨论 合作设计方案 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对CO2和NaOH反应的探究,加强对小组内的合作、互动
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并评价方案是否严密 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向全班展示,并要求学生评价该案是否严密? 展示设计方案并演示:用一个收集满CO2的塑料瓶,然后迅速倒入NaOH溶液,并迅速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代表展示设计方案并演示实验。学生评价其他小组的设计方案并自己进行实验。 通过学生展示方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CO2和NaOH反应探究的思路的小结 对一些反应不明显的实验可以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质或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方案。同学们的设计独特新颖、有趣,化学不是单独存在的学科,而是跟物理也有相互联系的,解决化学问题也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决。 科学掌握设计一些反应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方案的思路 归纳、小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实验方案的思路和方法
Ca(OH)2NaOH还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向学生介绍已准备好的药品,提醒学生做实验的要求,注意安全,操作规范,分工合作等。 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对Ca(OH)2和NaOH能否与提供的物质反应的探究,加强对小组内的合作、互动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教师汇总并呈现出各小组汇报交流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反应规律。 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小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物质反应的现象,学会记录。学会总结。
知识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网络的构建 学生梳理有关酸和碱的性质的知识,构建网络 巩固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
挑战自我 出示题目 学生练习 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 创新实验,证明CO2和NaOH是否能发生反应,提醒要有明显现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