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八下第七章 运动和力 单元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下第七章 运动和力 单元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0 15: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下第七章 运动和力 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感到合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B.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0.15m
C.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5s
D.正常人脉博跳动1次的时间约1min
2.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去了,你觉得列车慢慢前进,是因为你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站台 B.旁边的列车 C.你坐的列车 D.你坐的座椅
3.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一定是平衡力 B.可能是平衡力
C.一定不是平衡力 D.无法判断
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驶的车突然刹车,乘客前倾,说明车有惯性力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它的惯性越来越小
C.拍打衣服上的灰尘,会增大灰尘的惯性使其离开衣服
D.乘车要使用安全带,可减小急刹车带来的伤害
5.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车为参考物,则(  )
A.乙车是运动的 B.乙车是静止的
C.甲、乙两车都是运动的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动滑轮将一袋重物匀速提升2m,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拉绳子的力和绳子拉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手拉绳子的力和重物受到的重力相等
C.绳子的自由端移动了4m
D.小明使用这个机械可以省功
7.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在空中高速飞行的子弹所受的力为重力和向前的动力
C.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他会落在车厢内起跳点的后方
D.绕地球运行的“北斗”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8.下列诗句中蕴含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
D.“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花香分子在空气中不停运动
9.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人脉搏跳动的频率约为12Hz
B.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4km/h
C.一本物理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60pa
D.家用节能灯的额定功率约为300W
10.考试时,少数同学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转圈,笔经常会掉在桌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出声音时,只有桌子在振动
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说明笔与手指间没有摩擦力
D.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才会持续转圈,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2.下列估测中,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所使用的课桌高度约1.2m B.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4km/h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D.体感舒适的室温约为35°C
1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所用的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的时间之比是(  )
A.2:9 B.2:1 C.9:2 D.1:2
14.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升国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127s
B.一个中学生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20m/s
C.一个足球的直径约50cm
D.空气中PM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可入肺颗粒物
二、填空题
15.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到的数据分别是5.77cm,5.75cm,5.76cm,5.46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
16.为了安全,现在的轿车上一般都配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   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安全气囊会在车子发生严重撞击时,自动充气弹出,使车内的人不会由于   而撞到车身上。
17.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1m/s合   km/h。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   。
18.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50m才停止.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6s和25s,则他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    m/s.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19.飞行员在描述飞机俯冲时说:“大地迎面扑来”,这是以    为参照物,说月亮躲进云层,是以    为参照物 。
20.同学们参加100m赛跑,如图所示。在没到达终点前,我们知道跑在最前面的同学跑的最快,此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物体随传送带向上匀速运动,画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2.图中国产航母山东舰静止在海面准备出海训练。山东舰标准排水量是55000t,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山东舰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2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原理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求:vAB=   m/s。(保留2位小数)
24.小强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米尺竖直放置在地板上,滴管嘴与米尺的0刻度线平齐,如图11所示,当墨水刚从滴管嘴滴出时,用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档(该相机摄出视频影像,每隔0.05s摄下一帧(即一幅)静态画面),摄下该滴墨水自由下落的全过程;接着在媒体播放器上逐帧观看拍下的静态画面,发现第8帧画面上墨水才从滴管滴出,他从第8帧画面开始,每隔2帧选出一张画面,读出有关信息并填入下表中,完成下面各题:
画面 水滴已运动的时间t(s) 水滴落下的距离h(cm)
第8帧 0 0
第10帧 0.1 5.0
第12帧 0.2 20.0
第14帧 A B
第16帧 0.4 C
(1)上图是小强选出的第14帧画面的放大图,请你根据该帧画面提供的信息思考表中的A、B、C三处分别应填写的数据是    、    、    。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墨水从第14帧到第16帧的平均速度是    m/s。
(3)小强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水滴下落的距离与    成正比。
(4)水滴下落时,水滴与地板间的距离h’与水滴运动的时间t的函数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5)若拍摄第10、12、14、16帧照片时水滴下落的速度分别为1m/s、2 m/s、3 m/s、4 m/s,则重力对水滴做功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25.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     的特点,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     (选填“能”或“不能”)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
五、计算题
26.动车从福安开到福州115km,所用时间30min,求动车平均速度多大?
27.“五一”小明驾车出游,如图所示汽车总质量 1.6×103kg,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1000cm2,该车在平直公路上0.8 h 内行驶 48 km,若行驶过程中牵引力是汽车总重的 0.05倍。求: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3)汽车在该行驶过程,牵引力做功多少。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B
6.C
7.A
8.D
9.C
10.B
11.A
12.B
13.A
14.A
15.5.76
16.减小;惯性
17.3.6;9:10
18.15;11.95
19.飞机;云层
20.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运动路程更长的速度就更快。
21.解:如图所示:
22.
23.(1)
(2)小
(3)0.03
24.(1)0.3;45.0;80.0
(2)3.5
(3)时间的平方
(4)D
(5)A
25.(1)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改变力的方向;砝码质量
(3)不能;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6.30min=0.5h
27.(1)解:由题意可知,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48km,行驶时间为t=0.8h,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答: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km/h;
(2)解:由受力分析可知,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F等于汽车的重力G,即
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S=1000cm2=0.1m2
故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5Pa;
(3)解:由题意可知,该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为
故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
答:汽车在该行驶过程,牵引力做功3.84×10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