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安塞腰鼓》诵读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安塞腰鼓》诵读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1 08:11: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2016) 八年级下册
《安塞腰鼓》诵读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特点及作者写安塞腰鼓的技法,感受西北汉子的阳刚美。
重点:
寻找美美的写作技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安塞腰鼓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鼓?”“中国的腰鼓之乡在哪里?”(陕北的安塞)
2、欣赏安塞腰鼓表演视频,说说你对安塞腰鼓表演的感受。
3、简介安塞腰鼓
陕西省的安塞县素有“鼓之乡”的美称,安塞腰鼓场面宏大,动作奔放,节奏铿锵,人鼓合一,气势磅礴,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
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安塞腰鼓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二、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特点及作者写安塞腰鼓的技法,感受西北汉子的阳刚美。
三、一读课文感气势
1、学生一边看书一听视频录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安塞腰鼓的总体特点
壮阔、豪放、火烈
3、指名读,师生点评。
(1-4)段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
(5—27)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段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稍慢。
四、二读课文赏美点
同学们,刘成章的这篇散文可谓处处是美点。比如结构、修辞、句式、叠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上角度分配任务,寻找文中的美点,反复朗读并进行分析。
1、层次清楚美
学生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4):表演前的沉稳和安静。
第二部分(5——27):表演时的壮阔、豪放、火烈、激昂。
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标志,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5——13):写安塞腰鼓的特点。
第二层(14——17):写安塞腰鼓雄壮的鼓声。
第三层(18——22):写元气淋漓的后生的给人的心灵带来的震撼。
第四层(23——27):写安塞腰鼓的舞姿和节奏。
第三部分(28——30):表演后的寂静。
2、比比皆是修辞美
(1)比喻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比喻,排比。将“后生”比作石头,有力地表现生命热情一旦释放就无法阻挡的力量。将“鼓点”比作“骤雨”,“流苏”比作“旋风”,“脚步”比作“乱蛙”,“瞳仁”比作“火花”,“风姿”比作“斗虎”,写出了安塞腰鼓骤响时声、形、光、力震撼人心,形象地展示了腰鼓表演的壮美场面,表现后生们的力量美和豪放美,富有感染力。)
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雄壮)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对比,与文中气势磅礴、震天撼地的腰鼓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只有黄土高原这样的厚土才能承载安塞腰鼓的雄伟豪迈气势,突出安塞腰鼓的阳刚之气和原始生命力量。)
(2)排比
本文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句子内部的排比:
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议论,从不同角度赞美安塞腰鼓的特色,赞美安塞腰鼓表演的雄壮气势。)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表现安塞人民挣脱束缚、冲破阻碍的强烈愿望。)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排比反复,句式整齐,富有气势,写出了安塞腰鼓的响声与人的心理产生了共鸣,突出安塞腰鼓的响声的沉重和气势。)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层层递进,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起来,突出鼓声的震撼人心和鼓声所释放的生命的原始力量之巨大。)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语义递进,语势增强,暗含这舞姿和鼓点不仅是生命的宣泄与升华的体现,更是崇高向上的生命境界的展现。这几个词的排列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不能调换位置)
句子间的排比: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排比反复,从力量、声响、光影、艺术享受四个方面表现额安塞腰鼓舞姿的特色,赞美安塞腰鼓的魅力。)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引用,表现安塞腰鼓表演如战场般恢弘壮阔,显示其磅礴的力量,表现陕北人民满怀翻身的喜悦,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感激之情。)
愈锤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锤愈烈!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
愈锤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起豪壮,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3)反复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隆隆隆隆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直抒胸臆,独句成段,突出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表达赞美之情,内涵不断加深,赞美之情不断深化。)
(4)叠词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 ……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叠词的运用,反复和排比的综合运用,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5)拟人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写出安塞腰鼓安静的状态,为下文写安塞腰鼓蓄势。)
3、不时可见表达美
(1)对比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对比,平凡朴实的身体与释放的、奇伟磅礴的能量形成对比。突出了后生们生命的存在、活跃、强盛、表达作者的热烈赞美之情。)
(2)动静结合
以静衬动:第一部分写表演前的安静为后文写安塞腰鼓的磅礴蓄势。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的静。其次,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以动衬静: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当闹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象炽热后的寂静。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
4、表达方式综合美
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5、人鼓互衬主题美
这是一篇描写抒情性散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表现西北汉子的阳刚美和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这是生命和力量的宣泄,这是人情和自由的挥洒,这是中华民族和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文明、一种文化。
五、当堂训练
小组分配任务,练习朗诵,为接下来的小组朗诵比赛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