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梳理+达标检测】专题七:古诗文默写 课件+Word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梳理+达标检测】专题七:古诗文默写 课件+Word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0 14:53:30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期 末 专 题 复 习
【 知 识 梳 理 +达 标 检 测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07 古诗文默写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课题 考点
桃花源记 1. 《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2. 描写渔人是发现桃花林的句子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 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①山有小口;②初极狭。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_土地平旷_,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0. 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写桃花源人与世隔绝时间长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 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2.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3.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小石潭记 1.文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直接写出潭水特征的语句是:水尤清冽。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
2.文中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
4.文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诗经》二首 1. 《关雎》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关雎》诗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诗经》常用赋、比、兴手法,本诗所用起兴句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4.《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5.出于《关雎》诗的成语有:窈窕淑女、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等。
6.成语“秋水伊人”源于《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 《蒹葭》诗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8. 《蒹葭》诗中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句子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9. 《蒹葭》诗中表现男主人公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句子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10. 《蒹葭》诗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2.《子衿》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的诗句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 《子衿》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4.《子衿》一诗中“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两句写焦急地等待: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不见恋人的影子,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跑到他的家里去找他。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句子是(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6.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
7.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是)是: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北冥有鱼 1.《北冥有鱼》中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北冥有鱼》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北冥有鱼》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_,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北冥有鱼》中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5.在《北冥有鱼》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庄子说他知道鱼是快乐的依据是:鲦鱼出游从容。
2.惠子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依据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虽有嘉肴 1.《虽有佳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是教学相长也。
2.《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虽有佳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虽有佳肴》中,强调不足之后才能自我反思的句子是: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强调自我勉励的句子是: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5.“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出自《礼记·学记》中的句子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6.文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大道之行也 1.文中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句子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文中意思与之相近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用文中的话说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用文中的话说是: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5.“大同社会”实行各取所需。用文中的话说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6.“大同社会”安定和平。用文中的话说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7.“是谓大同”是全文的总括句。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马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优秀的人才常常需要识才的慧眼去发现,韩愈曾发出人才常有而发现人才的人不常有的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能提示文章主旨的一句话是:其真不知马也。
5.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为: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7.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联想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石壕吏 1.概括全诗的句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3.《石壕吏》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描写战争需要大量人力的句子: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6.战争使人民生活贫困的句子: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7.从侧面反映老妇被带走的句子: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诗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2.诗中写诗人无可奈何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3.诗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诗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5.诗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6.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句子(全诗的主旨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卖炭翁 1.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的句子是: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诗中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诗中描绘卖炭翁的处境和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诗中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全诗的诗眼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4.反映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然而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与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的句子是:“半匹红纱一丈绫”。诗中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1.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
3.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4.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写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是: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水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6.《送友人》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7. 《送友人》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句子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 《送友人》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句子(借景抒情的句子)是: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一、“古诗文默写”考点梳理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9. 《送友人》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句子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0.出自《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的句子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
1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词人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1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是直写词人孤寂的心境。
14. 《卜算子·咏梅》词中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落寞凄清意境的句子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
15.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6. 《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达标检测——全册综合
1.主题型默写
(1)漫步古诗苑,我们发现诗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歌咏生活、歌咏山水之中表情达意。在《诗经 邶风》中,劳役者用“微君之故, ?”“ ,胡为乎泥中 ”的质问,痛快淋漓地表达了对贵族统治者的指责;在《望洞庭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则用“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借助眼前景,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虽为乞怜,却不露痕迹。
(2)《诗经》中不乏歌颂爱情的经典名句:《关雎》中“ , ”表现了君子对贤惠美丽女子的爱慕之情;《蒹葭》中“ , ”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
(3)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优美景色都别有所爱。“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了桃花林的自然景色;“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了雄浑壮阔的洞庭湖景观。
胡为乎中露 微君之躬
欲济无舟楫
徒有羡鱼情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二、达标检测——全册综合
(4)人生的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种凄凉苦楚,只有身经离乱、夜雨难眠的杜甫才能懂得;“ , ”(《卖炭翁》),这种矛盾心酸,只有生机艰难、衣不御寒的卖炭翁才能体现。
(5)唐人送别情真意切,笔法各别。李白《送友人》中“ , ”写离别时潇洒挥手,任凭马嘶的场景,表达离别的深远意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以真情克服空间阻隔,一扫离愁,积极向上,遂成千古名句。
(6)诗人常借诗句哀民生之艰,叹百姓之苦。“ , ”(《石壕吏》)是杜甫对捕吏凶暴、老妪凄苦的揭露; “ , ”(《卖炭翁》)是白居易对老翁矛盾心理的生动体现。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达标检测——全册综合
(7)在我国古诗文中,有很多描写景物的佳句。《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芳草鲜美, ”描写桃林繁花遍地的美景,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 , ”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
(8)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离别歌吟不绝。“ , ”(《送友人》),李白用比喻抒写友人的行踪不定,表达自己的难舍之情;“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用比喻宽慰彼此,相信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这就是唐朝的送别诗,在感伤之外,往往还激励劝勉,寄托理想,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盛唐气象。
(9)关注民生,心系百姓是古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卖炭翁》中“ , ”两句写出了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和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表达了作者体察世间冷暖的济世胸怀。
落英缤纷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达标检测——全册综合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备注
自然美景 ① ,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借游鱼突出石潭小而水清的特点。
② , 。(《蒹葭》) 河畔的芦苇十分茂盛,洁白的露水凝结为霜。
精湛技艺 ③ ,若听茶声神情。(魏学洢《核舟记》 雕刻出人物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时的神情。
忧国忧民 ④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崇高愿望。
⑤ , 。(白居易《卖炭翁》) 通过矛盾的心情,深刻地表现出卖炭翁悲惨的处境。
(10)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忧国忧民,为人处世,令人钦佩。请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表格。(8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其人视端容寂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达标检测 —— 关雎
1.直接型默写
(1)__________,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
(3)求之不得,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
(4)__________,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
(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6)《关雎》中运用比兴手法,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雎》中表达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理想配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关雎》中表达在男子对意中人的追求中,男子相思绵长、难以成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二、达标检测 —— 蒹葭
1.直接型默写
(1)__________,白露为霜。__________,在水一方。
(2)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
(3)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__________,__________。
(5)蒹葭采采,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
(6)__________,道阻且右。溯游从之,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7)《蒹葭》中,起笔就给全诗奠定了凄清落寞的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所追慕的对象所在地点,展现了主人公望穿秋水的情景。
(9)《蒹葭》中描写顺流追寻时行程顺畅,伊人仿佛就在水中央,然而终不可近的美好幻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苍苍
在水一方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白露未已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宛在水中沚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二、达标检测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直接型默写
(1)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2.理解型默写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在告别时,以豪迈之语,劝慰友人不要伤心落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0重庆中考B)同是写送别,王维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忧伤,而王勃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传递出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
城阙辅三秦
同是宦游人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二、达标检测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直接型默写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来倚杖自叹息。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5)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理解型默写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概括地写诗人长期以来生活贫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
(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四川南充中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10)(2020湖北宜昌中考)请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身处困境仍心怀天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达标检测 —— 卖炭翁
1.直接型默写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
(2)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________。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4)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市南门外泥中歇。
(6)________________?黄衣使者白衫儿。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7)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8)《卖炭翁》中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卖炭翁苍老及生活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卖炭翁》中反映卖炭翁反常的矛盾心理及悲惨境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白居易力倡“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在《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生活疾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河北中考)白居易《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两鬓苍苍十指黑
身上衣裳口中食
心忧炭贱愿天寒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翩翩两骑来是谁
手把文书口称敕
系向牛头充炭直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二、达标检测 —— 石壕吏
1.直接型默写
(1) ,老妇出门看。
(2)吏呼一何怒, 。
(3) ,死者长已矣。
(4) ,请从吏夜归。
(5)急应河阳役, 。
(6)夜久语声绝, 。
2.理解型默写
(7)《石壕吏》中统领全篇的句子是: , 。反应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 。暗示老妪已经被抓走的句子是: , 。
老翁逾墙走
妇啼一何苦
存者且偷生
老妪力虽衰
犹得备晨炊
如闻泣幽咽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二、达标检测——桃花源记
1.直接型默写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
(6)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7)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武陵人初入桃花林,见到桃林的美好景致。
(8)《桃花源记》中通过视觉、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平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礼记》中提出了“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社会理想,《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社会理想。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并怡然自乐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二、达标检测——小石潭记
(1.直接型默写
(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
(4)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5)《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自由游弋,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
(6)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情景。
蒙络摇缀
皆若空游无所依
俶尔远逝
悄怆幽邃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二、达标检测 —— 北冥有鱼
1.直接型默写
(1)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5)《北冥有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鹏双翅之大。
(6)《北冥有鱼》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海南中考)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前景广阔,鹏程万里,正如庄子《北冥有鱼》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二、达标检测 —— 虽有嘉肴
1.直接型默写
(1)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4)《虽有嘉肴》中隐含通过学习或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0湖南衡阳中考)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身学识的缺乏,《礼记·虽有嘉肴》中有相关的表述: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学相长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二、达标检测 —— 马说
1.直接型默写
(1)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____。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
(4)_____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6)韩愈在《马说》中以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惨遭遇写出了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
(7)韩愈在《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谴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马说》中运用设问表达作者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不知马也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二、达标检测 —— 核舟记
1.直接型默写
(1) ,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 。
(2)闭之,则右刻“ , ”,左刻“ , ”,石青糁之.
(3)佛印绝类弥勒, , ,神情与苏、黄不属。
2.理解型默写
(4)《核舟记》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
(5)《核舟记》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核舟记》中说明核舟大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王叔远高超技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罔不因势象形
盖大苏泛赤壁云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
盖大苏泛赤壁云
罔不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嘻 技亦灵怪矣哉  
二、达标检测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直接型默写
(1) ,是鱼之乐也。”
(2)惠子曰:“子非鱼, ?”
(3)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全矣!
2.理解型默写
(4)庄子说他知道鱼是快乐的依据是: 。
(5)惠子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依据是: , ?
鲦鱼出游从容
安知鱼之乐
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鲦鱼出游从容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二、达标检测 —— 大道之行也
1.直接型默写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
(2)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为己。
(3)是故 , , ,是谓大同。
2.理解型默写
(4)孟子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大道之行也》中的句子“ , ”意思相同。
(5)《大道之行也》中表明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的句子是: , , 。
(6)《大道之行也》中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句子是: , 。
(7)《大道之行也》中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的句子是: , 。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二、达标检测 —— 大道之行也
(8)《大道之行也》的纲领句是: , 。 , 。
(9)《大道之行也》中最能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 。
(10)《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了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句子是: , ; , 。
(11)从“ , , , ”中可以看出,儒家之所以提出“大同”社会,是因为不满于当时的现实。
(12)(2020四川南充中考)现代社会强调任人唯才,任人唯德,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我国古代典籍《礼记大道之行也》中的“ , ”就体现了这一理念。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选贤与能 进信修睦
二、达标检测——课外古诗词诵读
1.直接型默写
(1)微君之故, !(《式微》)
(2) ,胡为乎泥中!(《式微》)
(3)青青子衿, 。 ,子宁不嗣音?(《子衿》)
(4)挑兮达兮, 。一日不见, !(《子衿》)
(5)清晨入古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6) ,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
(7)山光悦鸟性, 。 (《题破山寺后禅院》)
(8)万籁此都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
(9) ,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0)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
(11)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2)已是黄昏独自愁, 。(《卜算子·咏梅》)
胡为乎中露
微君之躬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在城阙兮 如三月兮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潭影空人心
但余钟磬音
浮云游子意
萧萧班马鸣
缥缈孤鸿影
更着风和雨
二、达标检测——课外古诗词诵读
2.理解型默写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诗句是: , 。
(1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诗句是: , 。
(1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 , 。
(1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 ”两句词营造出幽冷、寂寞的氛围。
(17)《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 ”两句词写出了孤鸿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择地而栖,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
(18)《卜算子·咏梅》中“ , ”两句词写出了梅坚守情操、不变志节的精神。
(19)《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两句诗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清寂的景色。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二、达标检测——课外古诗词诵读
(20)《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借写鸟儿欢悦的情形和空灵的潭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
(21)《送友人》中“ , ”两句诗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22)《送友人》中“ , ”两句诗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23)(2020山东聊城中考)《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诗中用夸张手法写出女子对恋人思慕之情的诗句是: , 。
(24)(湖北黄石中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 , ”两句写出洞庭湖令人震撼的磅礴气势。
(25)(江苏宿迁中考)中华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 , ”
(26)(2020青海中考)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的句子是“ , ”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零落成泥碾作尘 有香如故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梳理+达标检测】
专题七:古诗文默写
一、考点梳理
课题 考点
桃花源记 1. 《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2. 描写渔人是发现桃花林的句子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3. 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①山有小口;②初极狭。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4.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_土地平旷_,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阡陌交通,鸡犬相闻。5. 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 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7. 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9. 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10. 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写桃花源人与世隔绝时间长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1. 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2. 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3.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小石潭记 1.文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直接写出潭水特征的语句是:水尤清冽。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如鸣佩环。 2.文中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为坻,为屿,为堪,为岩。3.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文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 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诗经》二首 1. 《关雎》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 《关雎》诗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3. 《诗经》常用赋、比、兴手法,本诗所用起兴句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4. 《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5. 出于《关雎》诗的成语有:窈窕淑女、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等。6.成语“秋水伊人”源于《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7. 《蒹葭》诗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8. 《蒹葭》诗中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句子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9. 《蒹葭》诗中表现男主人公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句子是:“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10. 《蒹葭》诗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 《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 2.《子衿》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的诗句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 《子衿》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4. 《子衿》一诗中“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两句写焦急地等待: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不见恋人的影子,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跑到他的家里去找他。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句子是(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6.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7.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8.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是)是: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北冥有鱼 1.《北冥有鱼》中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北冥有鱼》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3.《北冥有鱼》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_,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北冥有鱼》中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5.在《北冥有鱼》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庄子说他知道鱼是快乐的依据是:鲦鱼出游从容。2.惠子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依据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虽有嘉肴 1.《虽有佳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是教学相长也 。2.《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虽有佳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4.《虽有佳肴》中,强调不足之后才能自我反思的句子是: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强调自我勉励的句子是: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5. “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出自《礼记·学记》中的句子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6. 文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大道之行也 1.文中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句子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文中意思与之相近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用文中的话说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用文中的话说是: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5.“大同社会”实行各取所需。用文中的话说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6.“大同社会”安定和平。用文中的话说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7.“是谓大同”是全文的总括句。
马说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优秀的人才常常需要识才的慧眼去发现,韩愈曾发出人才常有而发现人才的人不常有的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能提示文章主旨的一句话是:其真不知马也。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为: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联想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石壕吏 1.概括全诗的句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2.《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3.《石壕吏》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4. 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5. 描写战争需要大量人力的句子: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6.战争使人民生活贫困的句子: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7.从侧面反映老妇被带走的句子: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诗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2.诗中写诗人无可奈何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诗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4.诗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5.诗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6.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句子(全诗的主旨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8. 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 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卖炭翁 1. 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的句子是: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诗中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诗中描绘卖炭翁的处境和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诗中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全诗的诗眼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4. 反映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然而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与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的句子是:“半匹红纱一丈绫”。诗中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1.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3.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4.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写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是: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水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6.《送友人》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7. 《送友人》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句子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8. 《送友人》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句子(借景抒情的句子)是: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9. 《送友人》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句子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10. 出自《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的句子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1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词人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1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是直写词人孤寂的心境。14. 《卜算子·咏梅》词中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落寞凄清意境的句子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15.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16. 《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达标检测
1.主题型默写
(1)漫步古诗苑,我们发现诗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歌咏生活、歌咏山水之中表情达意。在《诗经 邶风》中,劳役者用“微君之故, ?”“ ,胡为乎泥中 ”的质问,痛快淋漓地表达了对贵族统治者的指责;在《望洞庭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则用“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借助眼前景,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虽为乞怜,却不露痕迹。
(2)《诗经》中不乏歌颂爱情的经典名句:《关雎》中“ , ”表现了君子对贤惠美丽女子的爱慕之情;《蒹葭》中“ , ”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
(3)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优美景色都别有所爱。“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了桃花林的自然景色;“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了雄浑壮阔的洞庭湖景观。
(4)人生的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种凄凉苦楚,只有身经离乱、夜雨难眠的杜甫才能懂得;“ , ”(《卖炭翁》),这种矛盾心酸,只有生机艰难、衣不御寒的卖炭翁才能体现。
(5)唐人送别情真意切,笔法各别。李白《送友人》中“ , ”写离别时潇洒挥手,任凭马嘶的场景,表达离别的深远意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以真情克服空间阻隔,一扫离愁,积极向上,遂成千古名句。
(6)诗人常借诗句哀民生之艰,叹百姓之苦。“ , ”(《石壕吏》)是杜甫对捕吏凶暴、老妪凄苦的揭露; “ , ”(《卖炭翁》)是白居易对老翁矛盾心理的生动体现。
(7)在我国古诗文中,有很多描写景物的佳句。《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芳草鲜美, ”描写桃林繁花遍地的美景,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 , ”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
(8)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离别歌吟不绝。“ , ”(《送友人》),李白用比喻抒写友人的行踪不定,表达自己的难舍之情;“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用比喻宽慰彼此,相信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这就是唐朝的送别诗,在感伤之外,往往还激励劝勉,寄托理想,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盛唐气象。
(9)关注民生,心系百姓是古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卖炭翁》中“ , ”两句写出了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和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表达了作者体察世间冷暖的济世胸怀。
(10)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忧国忧民,为人处世,令人钦佩。请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表格。(8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备注
自然美景 ① ,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借游鱼突出石潭小而水清的特点。
② , 。(《蒹葭》) 河畔的芦苇十分茂盛,洁白的露水凝结为霜。
精湛技艺 ③ ,若听茶声神情。(魏学洢《核舟记》 雕刻出人物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时的神情。
忧国忧民 ④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崇高愿望。
⑤ , 。(白居易《卖炭翁》) 通过矛盾的心情,深刻地表现出卖炭翁悲惨的处境。
【答案】(1)胡为乎中露 微君之躬 欲济无舟楫 徒有羡鱼情 (2)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5)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6)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7)落英缤纷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8)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9)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0)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③其人视端容寂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直接型默写
(1)__________,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
(3)求之不得,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
(4)__________,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
(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6)《关雎》中运用比兴手法,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雎》中表达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理想配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关雎》中表达在男子对意中人的追求中,男子相思绵长、难以成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2)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3)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4)参差荇菜 琴瑟友之 (5)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2.(1)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2)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3)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1.直接型默写
(1)__________,白露为霜。__________,在水一方。
(2)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
(3)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__________,__________。
(5)蒹葭采采,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
(6)__________,道阻且右。溯游从之,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7)《蒹葭》中,起笔就给全诗奠定了凄清落寞的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所追慕的对象所在地点,展现了主人公望穿秋水的情景。
(9)《蒹葭》中描写顺流追寻时行程顺畅,伊人仿佛就在水中央,然而终不可近的美好幻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蒹葭苍苍 在水一方 (2)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3)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4)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5)白露未已 在水之涘 (6)溯洄从之 宛在水中沚
2.(7)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8)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9)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10)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1.直接型默写
(1)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2.理解型默写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在告别时,以豪迈之语,劝慰友人不要伤心落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0重庆中考B)同是写送别,王维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忧伤,而王勃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传递出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
【答案】
1.(1)城阙辅三秦 (2)同是宦游人 (3)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2.(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5)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6)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1.直接型默写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来倚杖自叹息。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5)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理解型默写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概括地写诗人长期以来生活贫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
(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四川南充中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10)(2020湖北宜昌中考)请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身处困境仍心怀天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2)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3)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2.(6)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7)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直接型默写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
(2)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________。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4)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市南门外泥中歇。
(6)________________?黄衣使者白衫儿。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7)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8)《卖炭翁》中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卖炭翁苍老及生活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卖炭翁》中反映卖炭翁反常的矛盾心理及悲惨境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白居易力倡“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在《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生活疾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河北中考)白居易《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答案】
1.(1)两鬓苍苍十指黑 (2)身上衣裳口中食 (3)心忧炭贱愿天寒 (4)晓驾炭车辗冰辙 (5)牛困人饥日已高 (6)翩翩两骑来是谁 手把文书口称敕 (7)系向牛头充炭直
2.(8)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9)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10)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11)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12)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1.直接型默写
(1) ,老妇出门看。
(2)吏呼一何怒, 。
(3) ,死者长已矣。
(4) ,请从吏夜归。
(5)急应河阳役, 。
(6)夜久语声绝, 。
2.理解型默写
(7)《石壕吏》中统领全篇的句子是: , 。反应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 。暗示老妪已经被抓走的句子是: , 。
【答案】
1.(1)老翁逾墙走(2)妇啼一何苦。(3)存者且偷生(4)老妪力虽衰(5)犹得备晨炊。(6)如闻泣幽咽。
2.(7)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1.直接型默写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
(6)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7)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武陵人初入桃花林,见到桃林的美好景致。
(8)《桃花源记》中通过视觉、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平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礼记》中提出了“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社会理想,《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社会理想。
【答案】
1.(1)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2)豁然开朗(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阡陌交通(5)并怡然自乐(6)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2.(7)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8)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9)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1.直接型默写
(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
(4)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5)《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自由游弋,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
(6)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情景。
【答案】
1.(1)蒙络摇缀(2)皆若空游无所依(3)俶尔远逝 (4)悄怆幽邃
2.(5)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1.直接型默写
(1)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5)《北冥有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鹏双翅之大。
(6)《北冥有鱼》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海南中考)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前景广阔,鹏程万里,正如庄子《北冥有鱼》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其翼若垂天之云(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5)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6)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直接型默写
(1)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4)《虽有嘉肴》中隐含通过学习或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0湖南衡阳中考)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身学识的缺乏,《礼记·虽有嘉肴》中有相关的表述: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3)教学相长也
2.(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直接型默写
(1)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____。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__________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
(4)_____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型默写
(6)韩愈在《马说》中以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惨遭遇写出了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
(7)韩愈在《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谴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马说》中运用设问表达作者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一食或尽粟一石(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4)策之不以其道(5)其真不知马也
2.(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直接型默写
(1) ,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 。
(2)闭之,则右刻“ , ”,左刻“ , ”,石青糁之.
(3)佛印绝类弥勒, , ,神情与苏、黄不属。
2.理解型默写
(4)《核舟记》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
(5)《核舟记》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核舟记》中说明核舟大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王叔远高超技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罔不因势象形 盖大苏泛赤壁云 (2)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3)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
2.(4)盖大苏泛赤壁云(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嘻 技亦灵怪矣哉  
1.直接型默写
(1) ,是鱼之乐也。”
(2)惠子曰:“子非鱼, ?”
(3)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全矣!
2.理解型默写
(4)庄子说他知道鱼是快乐的依据是: 。
(5)惠子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依据是: , ?
【答案】
1.(1)鲦鱼出游从容(2)安知鱼之乐(3)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2.(4)鲦鱼出游从容 (5)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1.直接型默写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
(2)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为己。
(3)是故 , , ,是谓大同。
2.理解型默写
(4)孟子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大道之行也》中的句子“ , ”意思相同。
(5)《大道之行也》中表明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的句子是: , , 。
(6)《大道之行也》中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句子是: , 。
(7)《大道之行也》中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的句子是: , 。
(8)《大道之行也》的纲领句是: , 。 , 。
(9)《大道之行也》中最能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 。
(10)《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了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句子是: , ; , 。
(11)从“ , , , ”中可以看出,儒家之所以提出“大同”社会,是因为不满于当时的现实。
(12)(2020四川南充中考)现代社会强调任人唯才,任人唯德,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我国古代典籍《礼记大道之行也》中的“ , ”就体现了这一理念。
【答案】
1.(1)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2)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3)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2.(4)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5)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6)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7)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8)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9)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0)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2)选贤与能,进信修睦
1.直接型默写
(1)微君之故, !(《式微》)
(2) ,胡为乎泥中!(《式微》)
(3)青青子衿, 。 ,子宁不嗣音?(《子衿》)
(4)挑兮达兮, 。一日不见, !(《子衿》)
(5)清晨入古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6) ,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
(7)山光悦鸟性, 。 (《题破山寺后禅院》)
(8)万籁此都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
(9) ,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0)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
(11)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2)已是黄昏独自愁, 。(《卜算子·咏梅》)
2.理解型默写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诗句是: , 。
(1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诗句是: , 。
(1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 , 。
(1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 ”两句词营造出幽冷、寂寞的氛围。
(17)《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 ”两句词写出了孤鸿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择地而栖,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
(18)《卜算子·咏梅》中“ , ”两句词写出了梅坚守情操、不变志节的精神。
(19)《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两句诗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清寂的景色。
(20)《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借写鸟儿欢悦的情形和空灵的潭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
(21)《送友人》中“ , ”两句诗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22)《送友人》中“ , ”两句诗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23)(2020山东聊城中考)《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诗中用夸张手法写出女子对恋人思慕之情的诗句是: , 。
(24)(湖北黄石中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 , ”两句写出洞庭湖令人震撼的磅礴气势。
(25)(江苏宿迁中考)中华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 , ”
(26)(2020青海中考)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的句子是“ , ”
【答案】
1.(1)胡为乎中露 (2)微君之躬 (3)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4)在城阙兮 如三月兮 (5)初日照高林 (6)曲径通幽处 (7)潭影空人心 (8)但余钟磬音 (9)浮云游子意(10)萧萧班马鸣 (11)缥缈孤鸿影 (12)更着风和雨
2.(13)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14)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15)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16)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17)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18)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19)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2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21)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22)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23)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24)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25)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26)零落成泥碾作尘,有香如故。
00 全册综合
01 关雎
02 蒹葭
0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05 卖炭翁
06 石壕吏
07 桃花源记
08 小石潭记
09 北冥有鱼
10 虽有嘉肴
11 马说
12 核舟记
1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4 大道之行也
15 课外古诗词诵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