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5分,共60分。)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计划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并通过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任务。据此完成1--2小题。
1.天问一号在前往火星的过程中( )
A.远离太阳 B.没有穿越天体系统 C.不是天体 D.需要穿越小行星带
2.与地球相比,火星( )
A.表面温度高 B.自东向西转 C.更适宜生存 D.大气密度小
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阅读材料,完成3--4小题。
3.鲸鱼座γ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 )
A.木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鲸鱼座γ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 )
A.该行星的昼夜温差适中 B.该行星上有厚厚的大气
C.该行星的外观和位置特殊 D.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如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据此完成5- 6题。
5.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8.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
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发电增加 C.生活能耗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8年3月28日10时20分左右,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25.8千米。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地震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震中一样远的地方,地震烈度都相同
B.地震发生时,地面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震中距是指地面至震源的距离
D.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各地不同
10.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2.关于图中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 B.②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③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圈层 D.③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2021·陕西长安一中)一亿两千多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水龟出没,蛙声阵阵,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体长十几米的蜥蜴类恐龙正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个体较小的食草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一派“万类竞自由”的景象。据此完成13--14题。
13.此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新生代
14.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晚期出现了人类 B.晚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C.末期大部分无脊椎动物灭绝 D.末期三叶虫等大量动物灭绝
河流阶地是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河流阶地示意图,图中河流阶地由泥沙构成,是不同时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共同形成的。读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下列阶地中可能形成最早的是
A.a B.b C.c D.d
16.在图示地貌形成过程中,流水所起的作用是
①风化 ②侵蚀 ③搬运 ④堆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地地壳运动的主要方向是
A.垂直上升 B.垂直下沉 C.水平张裂 D.保持稳定
2020年9月2日四川自贡市荣县双古镇一山体发生滑坡,4万余方土石瞬间崩塌而下,造成附近9户村民的共83间房屋垮塌,由于当地安装的智能预警系统连续发出三次预警,危险区域涉及的46户群众共180人提前成功转移避险,此次险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完成18--19题。
18.双古镇山体滑坡的原因有 ( )
①山体土质松散,不稳定 ②山地地形,起伏较大
③植被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力差 ④降水强度大,对山体侵蚀作用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在山区考察或旅游时,若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应当选择的逃生方式是 ( )
A.向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上游快跑 B.向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下游快跑
C.待在原地立即大声呼救 D.向垂直于沟谷的两侧山坡快跑
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完成20--21题
20.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21.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的形成的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 )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下图(线为等高线,单位: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3.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防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见下图),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据此回答24-25题。
24.草方格沙障可以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 C.增加地表粗糙度 D.减少下渗
25.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A.成土时间短 B.技术难度小 C.没有环境污染 D.资金投入少
下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地貌分别是
A.冰斗、U形谷、角峰 B.U形谷、冰斗、角峰
C.冰斗、角峰、U形谷 D.角峰、冰斗、U形谷
27.有关图中地貌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A.③地貌属于分布在山岳冰川的沉积地貌B.②地貌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的大陆冰川
C.①地貌的形态特点是高耸尖锐 D.该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非洲和南美大陆
电影《面纱》取景中国广西黄姚镇,该古镇具有上千年的历史,素有“梦境家园”之称,其中美丽的喀斯特地貌也深深吸引了观众的心。读广西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28--30题。
28. 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岩石为( )
A. 流水溶蚀作用 花岗岩 B. 流水溶蚀作用 石灰岩
C. 风化作用 花岗岩 D. 风化作用 石灰岩
29. 与峰林属同类喀斯特地貌的还有( )
①石柱 ②溶沟 ③石笋 ④溶洞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0. 我国北方深厚的相同岩性分布区,没有形成桂林那样的峰林,其根本的自然原因是
A. 北方大量破坏植被 B. 平原面积大,土壤较薄
C. 可溶性岩石分布面积小 D. 北方降水较南方少
下图为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完成31-32题。
31. 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
A. 流水沉积作用 B. 流水搬运作用
C. 海水沉积作用 D. 海水侵蚀作用
32. 利用地层和化石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某地地层中发现了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该岩石沉积时的环境是( )
A. 温暖清澈的浅海环境 B. 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
C. 寒冷干燥的荒漠环境 D. 高温多雨的氧化环境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如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 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33题。
33.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而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 一直递减 B.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C. 一直递增 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据此回答34--35题。
34.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5. 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A. 低纬度的对流层 B. 中纬度的平流层
C. 高纬度的对流层 D. 高纬度的平流层
“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该景点已于2017年3月8日坍塌。读图,完成36--37题。
36.“蓝窗”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海水沉积 B.风力侵蚀
C.海水侵蚀 D.风力沉积
37.下列地貌与“蓝窗”的形成属于同一地质作用的是( )
A.沙滩 B.海蚀崖 C.风蚀柱 D.石钟乳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38-40题。
38.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39.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40.针对洼地增多增大,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上游山区退耕还林,减少灌溉用水 B.山前平原地区种植防护林,减缓风速
C.合理改造上游区域的水利工程 D.山前平原地区扩大耕地面积
二、综合题:(共40分)
41.图1为地震波与地球圈层关系图,图2为地理模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每空1分)
(1)图1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B为______,位于地下________千米处。
(2)分析横波在B处消失的原因?
(3)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__,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对应图1中的________(不连续面字母)。
(4)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_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5)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___代,当时________动物大量盛行,从成矿角度来看是重要的_______时期。
(6)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
4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每空1分)
(1)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层中有_______________层,_____________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无线电波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2分)
(3)人类活动目前主要使_______________层、__________层的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2分)
(4)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1分)
43.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
图(c)中能正确反映图(a)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 ,该河段主要的河流
侵蚀作用是 和 。(6分)
(2)图(a)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 岸,原因是: (4分)
(3)若河流A段的岩层纵剖面如图(b)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2分)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瀑布 D.河口三角洲
(4)形成戊图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_________该地貌最可能出现在图(a)中A,B,
C中的______处。(4分)
(5)丁图所示地貌名称为______,写出甲图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4分)
佳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D B D B D B D D C D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C D B A B D D C B C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A D C B D D C A D A B C
37 38 39 40
B B C D
41.【答案】(13分,每空1分)
(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900
(2)物质形态发生改变,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3)地壳 B (4)土星 地球
(5)中生代 爬行 成煤 (6)日冕 太阳黑子
42【答案】(7分,每空1分)
(1)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 空气对流显著; (2分)
(2)电离; 太阳活动(耀斑); (2分)
(3)对流; 平流; (2分)
(4)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的密度逐渐变小; (1分)
43.【答案】(20分,每空2分)
(1)乙 溯源侵蚀 下蚀(6分)
(2)D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4分)
(3)C (2分) (4)流水沉积 C(4分)
(5)冲积扇 过程: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聚减,所携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