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类型1 教材实验原型练
1.(原创)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填空。
(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中,可以边加边用 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测得剩余的粗盐质量为1.3 g,则10 mL水中溶解的粗盐质量为 g。
(2)过滤:过滤食盐水。如图果所得滤液是浑浊的,其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即可),可采取的操作措施是 。
(3)蒸发:将 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操作过程中注意下面三个细节:
①加热蒸发皿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垫石棉网。
②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 。
③当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4)计算产率:用 将固体转移到纸上,测得固体质量为3.3 g,则所得精盐的产率为 %。将所得精盐放入 中。
(5)思考:①该实验得到的精盐 (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②一般可通过 或 将溶液中的溶质结晶出来。对食盐溶液,最适合的方法是蒸发结晶,这是因为 。
类型2 教材实验拓展练
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图SY8-1
3.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4.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会导致计算出的精盐产率偏大的是 ( )
A.溶解时搅拌不充分,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
B.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液滴飞溅
C.过早熄灭酒精灯导致所得固体潮湿
D.转移到称量纸上时,蒸发皿、玻璃棒上有固体残留
5.如图图SY8-2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SY8-2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
(3)操作④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液体。
(4)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以及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5)老师发现该组同学的精盐产率偏低,写出一条导致产率偏低的错误操作:
。
6.[2020·河南改编] 氯化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为除去某粗盐水中的MgSO4、CaCl2杂质,得到NaCl溶液,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图SY8-3所示实验方案。
图SY8-3
(1)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2)以上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3)溶液乙中含有的溶质有 ,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1)玻璃棒 3.7
(2)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超过了滤纸边沿,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合理即可) 重新进行过滤操作
(3)滤液 ①不需要 ②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滴飞溅 ③出现较多固体
(4)玻璃棒 89.2 指定的容器
(5)①不是
②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
2.B
3.C 在溶解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等;在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等;在蒸发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等;在计算产率时,需要用玻璃棒转移固体。所以在这四步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
4.C
5.(1)加速粗盐的溶解 (2)未用玻璃棒引流
(3)出现较多固体
(4)①⑤②③⑥④
(5)溶解时搅拌不充分,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或转移到称量纸上时,蒸发皿、玻璃棒上有固体残留等,合理即可)
6.(1)玻璃棒
(2)Ba(OH)2+MgSO4BaSO4↓+Mg(OH)2↓(合理即可)
(3)NaCl、Na2CO3、NaOH 在溶液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