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1 08:2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在饮食方面追求营养、追求美感。下面的营养午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
A.刀削面 B.红烧牛肉
C.水果沙拉 D.凉拌黄瓜
2.示为某奶饮品包装,其中的“钙”是指 (  )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3.某儿童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该儿童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
A.Fe B.I
C.Ca D.Zn
4.预防新冠疫情不仅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及消毒措施,同时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也很重要。下列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
A.牛肉 B.菠菜
C.大米 D.花生油
5.下列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
A.无机盐 B.蛋白质
C.糖类 D.油脂
6.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物质,该物质是 (  )
A.焦油 B.尼古丁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7.“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B.水体或土壤中含有汞、铅、镉等元素会危害人体健康
C.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所以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地补充钙元素
D.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注意就会发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热固性塑料成型后再受热不会软化,可用于制造电源插座、开关
B.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
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人们可以大量摄入,多吃无害
D.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可以通过食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来预防
9.现今我国每天生产各类塑料袋多达三十几亿个,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塑料在自然条件下易降解 B.塑料属于无机化合物
C.废弃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 D.要大力推广使用塑料袋
10.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物:水、生石灰 B.碱:火碱、熟石灰
C.混合物:煤、汽水 D.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受强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
12.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食品包装用的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做衣服用的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
C.山东舰大量使用的钢铁属于合成材料
D.用作雷达罩的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苹果汁的pH为2.9~3.3)
C.食用被甲醛浸泡过的食物,会损害身体健康
D.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14.[2020·苏州]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  )
15.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大量存在于霉变大米、花生等产品中,能损害人的肝脏,它不易溶于水,一般的食品加工不能将其破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黄曲霉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霉变大米经清洗、蒸煮后可放心食用
C.黄曲霉素是由35个原子构成的
D.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g
二、填空题(共28分)
16.(4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运用生活经验及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所属的类别是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和钙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忘忧草,可改善的眼部疾病是    ,上述营养物质中可帮助缓解骨质疏松的是    。
(3)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高温下不稳定。它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为较好地吸收利用维生素C,食用黄瓜时宜    (填“凉拌”或“煮熟”)。
17.(6分)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深刻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身上的衣服牢固耐穿、易洗快干、抗皱性好,是因为衣料大多都由    (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制成。
(2)中国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制作饺子的原料有小麦粉、肉馅、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小麦粉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铁强化酱油是常用的调味剂,铁属于人体必需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以预防    。
(3)中国是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高铁上的橡胶密封条属于    材料,高铁的机身采用的铝合金属于    材料。
18.(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土豆切开后易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使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图示。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
  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60 min内,    (填字母)。
A.浸泡30 min比10 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 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黏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2)由图乙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  。
(3)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土豆中含有多种营养素
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
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19.(10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系列家庭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关于某饮料的研究。
下表是小丽同学购买的一瓶该饮料的标签:
品名 ××饮料(清爽柠檬味汽水)
配料 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苯甲酸钠)、食用香精等
保质期 9个月
保存方法 禁止加热或0 ℃以下冷冻,避免阳光直晒及高温
小颖同学调查到目前市场上所售该饮料的包装,主要有所示的三种。
查阅资料:柠檬酸为白色固体,化学性质稳定。
(1)三种包装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过多饮用该饮料将使人肥胖,上表所示的配料中,主要提供能量的是      。
(2)打开瓶盖,该饮料会自动喷出来并观察到有大量气泡逸出的原因是
                        。
Ⅱ.关于鸡蛋壳的研究。
(1)实验一:小明将鸡蛋浸入白醋中(如图图乙所示),发现有气泡冒出,在上方盖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鸡蛋壳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
(2)实验二:用镊子夹取蛋壳,在家庭煤气灶火焰上灼烧,一会儿蛋壳内侧变黑,同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蛋壳内侧的“一层薄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20.[2020·淮安改编] 我国塑料购物袋的年消耗量很大,废弃塑料的处理亟待解决。回答下列问题。
(1)购物袋等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可能会造成的一种环境污染是        。
(2)小林尝试用焚烧法对某类塑料购物袋(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进行处理,并将燃烧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
[查阅资料] Ⅰ.聚氯乙烯的化学式为(C2H3Cl)n。
Ⅱ.氯化氢气体会污染环境。
Ⅲ.Na2CO3+CaCl2CaCO3↓+2NaCl。
①聚氯乙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图下:2(C2H3Cl)n+5nO24nCO2+2nHCl+2nX,则X的化学式为    。
②将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全部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得到吸收液,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
③小林对吸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图下探究:
[提出问题] 吸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实验1] 取吸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发现酚酞变为红色,说明溶液呈  性。
[猜想] 猜想1:NaCl、NaOH、Na2CO3。
猜想2:        。
猜想3:NaCl、Na2CO3、NaHCO3。
猜想4:NaCl、NaHCO3。
[进行实验2] 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小林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 猜想1正确。
[交流反思] 实验结束后,小林对吸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方案是            
       ,然后倒入废液缸中。
咨询老师后,小林获悉废弃塑料的资源化回收是减少环境危害的最好方法。
(3)聚氯乙烯的生产需要用到氯气。工业上获取氯气的方法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某工厂需生产14.2 t氯气(Cl2),至少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
四、计算题(共11分)
21.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达尔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气(化学式为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现取该牛奶样品100 mL,用“盖达尔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3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
(2)该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内容。已知牛奶中的蛋白质内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牛奶样品标签所标示的蛋白质含量是否属实。
答案
1.B  面食中富含糖类;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2.C
3.D  人体内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4.B 5.A 6.C 7.D 8.C
9.C  塑料在自然条件下不易降解,这也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0.D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水和氧化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火碱是氢氧化钠,熟石灰是氢氧化钙,都属于碱;煤和汽水都由不同种物质组成,都属于混合物;甲烷是有机物,二氧化碳不属于有机物。
11.A  葡萄糖属于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能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2.C  钢铁属于金属材料。
13.A 
14.B  废旧报纸回收后可以加工再利用,节约资源,属于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是危害较小,但没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垃圾,如图砖瓦陶瓷;有害垃圾是对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垃圾,如图废弃电池;厨余垃圾是在居民饮食活动中产生的垃圾,主要是剩菜剩饭等。
15.A  黄曲霉素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它不易溶于水,一般的食品加工不能将其破坏”,所以霉变大米经清洗、蒸煮后仍不能食用;一个黄曲霉素分子是由35个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
16.(1)有机物 
(2)夜盲症 钙元素
(3)凉拌
(1)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老年人缺乏钙元素会引发骨质疏松。
17.(1)合成纤维
(2)糖类 微量 贫血
(3)有机合成 金属
18.(1)ABC
(2)在120 min内,浸泡时间越长,淀粉含量越低
(3)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4)ABCD
19.Ⅰ.(1)C 白砂糖
(2)打开瓶盖,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气体逸出(叙述合理即可)
Ⅱ.(1)C 
(2)蛋白质
20.(1)白色污染 
(2)①H2O 
②HCl+NaOHNaCl+H2O 
③[进行实验1] 碱 
[猜想] NaCl、Na2CO3 
[进行实验2]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
[交流反思] 向吸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3)23.4 t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4n个C,6n个H,2n个Cl和10n个O,反应后已有4n个C,2n个H,2n个Cl和8n个O,所以2n个X中含有4n个H和2n个O,X的化学式为H2O。②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③[进行实验1] 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猜想] 吸收液由氢氧化钠和盐酸、二氧化碳反应得到,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NaCl、Na2CO3;氢氧化钠部分反应时,含有NaCl、Na2CO3和NaOH;氢氧化钠反应完,二氧化碳过量还会生成NaHCO3;所以猜想2为NaCl、Na2CO3。[进行实验2] 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若猜想1正确,则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交流反思] NaOH、Na2CO3的溶液都显碱性,它们都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对环境无害的产物,向吸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可以达到废液处理的目的。
(3)设至少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x。
2NaCl+2H2O2NaOH+H2↑+Cl2↑
117 71
x 14.2 t
= x=23.4 t
21.解:(1)设产生氨气的质量为x。
2NH3+H2SO4(NH4)2SO4
34 98
x 35 g×4.9%
= x=0.595 g
(2)0.595 g氨气中氮元素的质量为0.595 g×=0.49 g。
100 mL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0.49 g÷16%=3.0625 g>2.90 g。
答:(1)产生氨气的质量为0.595 g;(2)该牛奶样品标签所标示的蛋白质含量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