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饱和溶液
知识点 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为1 g/mL)。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室温下,取20 mL水,加入5 g氯化钠,搅拌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再加5 g氯化钠,搅拌 有2.8 g固体不溶,得溶液②
再加10 mL水,搅拌 全部溶解,得溶液③
(1)上述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溶液 (填序号,下同),判断的依据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液①一定是该温度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B.溶液②的质量为30 g
C.溶液②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溶液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
知识点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
A.蒸发溶剂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加入KNO3固体
3.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1)在20 ℃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所得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
(2)在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 g水,则所得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
(3)将常温下配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80 ℃,则所得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
知识点 3 结晶
4.将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至如图示的状态。对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逐渐达到饱和状态
B.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会有硝酸钾析出
C.这个过程用到了降温结晶的方法
D.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5.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中①是 (填“蒸发”或“冷却”)池。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贮水池中的海水属于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B.利用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出来
C.利用风吹日晒,使水汽化,溶剂减少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6.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50 g水,在相同温度下,向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 g、10 g、15 g、20 g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后情况如图示,则烧杯中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
7.对于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加这种溶质
④增加溶剂 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某温度下将10 g硝酸钾加入10 g水中,充分搅拌,则溶液的质量一定是20 g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甜
C.向20 mL水中加入6 g氯化钠,完全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能再溶解硝酸钾晶体
9.保持温度不变,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下列图像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 )
10.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
C.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时,溶液的浓度不变
11.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图示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上述实验中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2)上述烧杯中的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其质量为 g,判断该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
(3)使乙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溶解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
12.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实验。
[定性研究] 同学们进行如图示的实验,发现1号试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2号试管中固体没有完全溶解。由此获得的实验结论是
。要使2号试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有 、
。
[定量研究] 同学们按下表进行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如图下。请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 M
(1)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1得到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实验2得到的溶液是 溶液,实验3得到的溶液是 溶液。
(2)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溶解KNO3的质量是 。
(3)实验4所得溶液质量的数值M= 。
13.[2020·滨州改编]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泥土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B.硝酸铵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
C.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14.[2020·温州] 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
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
15.[2021·衢州节选] 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研究。如图行白糖溶解实验,根据图中现象判断:溶液②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
答案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饱和溶液
1.(1)② 有氯化钠固体未溶解
(2)AD
(1)判断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的方法:在该温度下,加入这种溶质,搅拌,若不再溶解,则为饱和溶液。向溶液①中再加5 g氯化钠,搅拌,有2.8 g固体不溶,所以溶液②为饱和溶液。(2)向溶液①中再加5 g氯化钠,又溶解了5 g-2.8 g=2.2 g,所以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中被溶解的物质共计5 g+2.2 g=7.2 g,所以溶液②的质量为20 g+7.2 g=27.2 g。溶液③中10 g氯化钠全部溶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 g∶(20 g+10 g)=1∶3。
2.B 要将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考虑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由于KNO3在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还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3.(1)饱和 (2)不饱和 (3)不饱和
4.D
5.(1)蒸发 (2)ACD
6.A 7.A
8.D A中未指出硝酸钾是否全部溶解。
9.B 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因为有硝酸钾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增加,在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质的质量不再增加,但其起点不是原点,因为未加硝酸钾之前,该溶液中是含有硝酸钾的;同理,溶液的质量也是先增加后不变;溶剂的质量一直不变。
10.D 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如图果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则其饱和溶液降温不会析出晶体。
11.(1)乙 升高温度
(2)丁 65 加入固体M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3)增加溶剂
12.[定性研究] 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水中,溶质能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升高温度 增加溶剂
[定量研究] (1)不饱和 不饱和 饱和
(2)110 g (3)210
13.D 泥土和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例如图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浓度不变。
14.D
15.可能是
将100 g水加入盛有白糖的烧杯中,静置后有不溶解的固体存在,但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无法确定溶液②是否能继续溶解白糖,所以溶液②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