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4课时 溶液的导电性 酸、碱分别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知识点 1 溶液的导电性
1.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分别试验乙醇、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组实验灯泡不发光,该组实验烧杯中装的药品是 。其他组灯泡发光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存在着能够自由移动的 。
(2)NaOH固体在水分子作用下解离出 和 (填化学符号)粒子,所以NaOH溶液具有导电性。
(3)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 色,使石蕊变色的粒子是 。
(4)NaCl是由 和 (填化学符号)构成的,NaCl溶液 (填“具有”或“不具有”)导电性。
知识点 2 酸、碱分别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这种粒子是 ( )
A.H+ B.OH-
C.H2O D.H
3.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示意图。
(1)请写出下列酸或碱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的符号。
①盐酸(HCl): 和 。
②硫酸(H2SO4): 和 。
③氢氧化钠(NaOH): 和 。
④氢氧化钙[Ca(OH)2]: 和 。
(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通过上述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可归纳: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都能解离出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都能解离出 。
4.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其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5.(多选)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与性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稀硫酸和盐酸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故它们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C.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相同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D.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它们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6.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某些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为避免污染空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 ,也可以用 溶液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 。
7.某同学对乙醇的酸碱性产生了疑惑和好奇,请参与讨论:
[提出问题] 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含有“氢氧根”,所以猜测它的水溶液应该显碱性。
[实验设计及操作] (1)取少量乙醇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为 色,说明乙醇溶液不显碱性。
[再提问] 为什么乙醇溶液不呈现碱性呢
[思考与解释] (2)通过乙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可知乙醇溶液几乎不导电。说明乙醇溶液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即不含 (写出离子符号),所以乙醇不显碱性,它是由 (写微粒类别)构成的。
8.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后,同学们知道了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用95%的酒精溶液配制)变成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种粒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猜想] 猜想①:可能是H2O; 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OH-。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H2O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讨论反思] 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
。
9.所示是超细碳酸钙的生产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石灰窑中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乳化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写出碳化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求用7.4 kg氢氧化钙最多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0.[2021·杭州] 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锌至反应完全。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所示的“”“”“”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由溶质解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 (填离子符号)。
答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4课时 溶液的导电性 酸、碱分别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1.(1)乙醇 离子(或带电的粒子)
(2)Na+ OH- (3)红 H+
(4)Na+ Cl- 具有
2.B 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所有的碱溶液里都含有OH-。
3.(1)①H+ Cl- ②H+ S
③Na+ OH- ④Ca2+ OH-
(2)氢离子(或H+) 氢氧根离子(或OH-)
4.B
5.BC 尽管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6.SO2+2NaOHNa2SO3+H2O 氢氧化钙
SO2+Ca(OH)2CaSO3↓+H2O
7.(1)无 (2)OH- 分子
8.[实验验证] ②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Na+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溶液变红 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讨论反思] 无色酚酞溶液中含有H2O,已经证明H2O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9.(1)CaCO3CaO+CO2↑
(2)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放出
(3)CO2+Ca(OH)2CaCO3↓+H2O
(4)解:设用7.4 kg氢氧化钙最多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OH)2+CO2CaCO3↓+H2O
74 44
7.4 kg x
= x=4.4 kg
答:用7.4 kg氢氧化钙最多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kg。
10.(1)Zn+H2SO4ZnSO4+H2↑ (2)S
(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2)反应前溶液是稀硫酸,其中溶质解离产生的离子是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后溶液是硫酸锌溶液,其中溶质解离产生的离子是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前后不变的离子是硫酸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