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创新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创新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5-25 19:5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创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来小学。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让小灯泡亮起来”。
课本里设计了一个“让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让我们先来看看原来的是呀设计:(多媒体出示图片,展示课本实验设计要求。)这个实验的目的其实就是要学生自己连通一个简单的电路并画下来。原实验分四步:第一,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第二步,增加一些器材,想办法连通一个简单的可以控制的电路。第三步,把连接的电路画下来。第四步,和同学交流。
经过实践与分析,我发现这个实验设计有以下几个问题:(媒体出示。)
一、条件不充分导致操作不规范。(第一步,给出的条件只能做到:手握用电器连通电路,让小灯泡发亮。这种用手直接握住用电器的操作方法肯定是不规范的。但是,书本给出的条件却分明是要我们这样去做。)
二、操作无法规范导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正因为无法规范操作,所以导致安全隐患,一是手握用电器和导线容易短路,造成实验失败;二是这里有一个很严重的安全隐患,那就是:小学生在课堂得到了可以用手直接握住用电器连通的经验,那么,离开课堂后,他们会进行怎样的尝试呢?不堪设想!)
三、实验结果不便于展示。(学生实验完成后,因为条件不许可,无法进行很好的展示和交流。而且,电路容易弄坏,实验现象不稳定。)
四、思维跳跃性太大,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动第二步到第三步,把连好的电路画下来,看起来是件容易的事,其实不然。学生的认知从刚才连接电路的形象思维到画电路图的抽象思维,这样的跳跃实际上是很大的。如果没有事先的铺垫,学生要完成这一步的操作有困难,我们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小学生。)
经过反复思考与实践,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一些修改。(媒体出示)
一、改造器材。(给实验器材添加吸盘,增加PVC实验板。)
二、改变条件。(实验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可以进行规范操作的必须条件。)
三、改变过程。(在实验增加一个环节:第一步最简单的电路连通后,我就要学生画出来,这样就可以顺应孩子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有效教学。)
那么,经过改造后的实验,到底有那些好处呢?下面,我就便演示边进行说明: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需要的器材:带吸盘的电池盒、灯座、开关,带图示的PVC实验板,导线若干。
进行第一步实验时,我给学生的器材就有:电池盒、灯座、导线、实验板。学生自己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这些现象:有的学生直接用握住灯泡,连接电路,让小灯泡发亮了,有的学生想用其他的材料却没有连接成功,个别的学生用了所有的器材,并连接成功,让小灯泡拉亮起来了。到这里,我会表扬和鼓励所有的学生。弄清楚小灯泡怎样才会亮。不过,我还会引导学生和我一起进行一次很规范的操作:告诉学生:我们应该这样进行实验,(演示连接)把小灯泡装进灯座,用导线连通电池盒,装进电池。这时候,我会很明确的告诉孩子们:电路没有接好之前,不能连通电源。连接电源后,绝对不能直接用手握住导线的金属部分和用电器的金属部分,那样非常危险!完成操作后,一个可以展示的最简单的电路就形成了。
第二步,我要求孩子们把这个图画下来。这是我增加的一个环节,我相信,为什么增加这个环节,在座的专家一听就会明白,这里,学生就已经在尝试这画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图了。画电路图也应该从这里开始,这才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步,增加材料,连接电路。我给学生增加了开关和导线若干。(这里我要说明一下,书本上的原实验只给学生增加了两根导线,这是有目的的:因为学生只有三根导线,所以,他们只可以连通一个串联电路,这是不科学的!限制了学生思维。)在我设计的实验中,学生连通这样几种电路。(媒体出示)有串联的,也有并联的。都可以控制灯泡的亮灭。这里就有新知识的生发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开关并联不行,造成了短路,非常危险。应该要串联,才是用开关断开电路。达到真正控制电路的目的。当然,这里不会直接提出串联和并联的概念。只是在演示中分辨。
第四步,把刚才连接的电路画下来。有了前面的基础,这一步,就不难了。这里请大家看看我进行教学后收集的学生作业。(出示作品)
第五步,对照自己的电路图和电路模型,和同学交流。
到这里实验就完成了。
下面,我对自己的创新进行一下简单的评价:(媒体出示)
一、对实验器材的改进简单易行,经济,环保。
二、改进后效果很明显。电路稳定,便于演示;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路模型。
三、改进后更科学合理。条件和要求的改变,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更规范,更有利于学生形成高水平的科学素养。
四、实验环节的增加,遵循了认知规律,让学生有效的获得知识和进行思考。
最后说明:如果有条件,将吸盘换成磁铁,将PVC实验板换成磁性板,效果会更加好。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