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5-25 20:3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
一、慧眼识真:学史可以明智。请同学们用你的睿智和慧眼,从每一道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填在下面括号中。
1.“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在唐朝历史上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2.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了 ( )
A.少数民族的势力强大 B.汉族被少数民族所同化
C.民族交流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D.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3.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4.在活动探究课中,同学们畅谈从玄奘、鉴真事迹中所获得的启示不包括( )
A.不畏艰险 B.勇于开拓 C.和平使者 D.追求名利
5.现在,世界上好多国家都把华人称为“唐人”,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原因( )
A.那些华人是在唐朝时迁居到国外的 B.唐朝时才开始与这些国家交往
C.唐朝时才开始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6.如果你想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可以选择的书籍是( )
A.《西游记》 B.《资治通鉴》 C.《大唐西域记》 D.《马可·波罗行记》

二、史海泛舟:以下是人类文明海洋中的一些历史浪花,请驾着你的智慧之船,乘风破浪,开始远航吧!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赔款2100万元;协定关税。
材料二 以下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个条约的内容?其中的“割香港岛给英国”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原则?
(2)如果你要向同学介绍“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你可以选择材料二中的
_______________。(填写图片序号即可)
(3)图三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我国加入这一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_年。
(4)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三、探究空间: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下面就请你一显身手,结合你掌握的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那时,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不畏艰险,七下西洋。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秦王”指谁?玄奘于“秦王”在位时曾西游天竺,他以亲身见闻写成了一部什么书?该书有何重要的历史价值?
(2)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图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
图二:中美建交
图三:亚太经合组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