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 2022中考语文-作文写作专题
姓名: 班级:
【知识要点】
一、快速立意五法则
一个话题可以有千万种构思,但考场上只能呈现一种。所以中考作文要快速立意,且必须放弃低级立意,直接对准最高的立意,追求“高、深、新”。这就是考场作文提分的妙法。
立意高,就是眼界高、境界高;立意深,就是思想深刻,寄意深远;立意新,就是与众不同,别出心裁,思想观点独具见解。
快速立意从思维角度划分,可以细分为逆向立意、高远立意、时尚立意、辩证立意等。
逆向立意:就是从人们常规思维的反面进行思考,得出与众人不一样的结论。此种立意突破思维定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近墨者未必黑”“近朱者未必赤”等。
高远立意:就是站在历史文化的制高点进行思考,关注大社会、大时代、大人生、大人类,跳出小我、小情、小生活,直接立民族之意、文化之意,展现个人的胸襟气魄。如“漫步历史空间”“习惯决定未来”等。
时尚立意:就是站在时尚浪潮之中,将流行的生活、情感、观点与话题碰撞,让立意具有时代特征、潮流元素。如“等的不是未来,是传说”“好习惯,等你回家吃饭”“守望的是寂寞”等。
辩证立意:就是运用对比分析等辩证思维确立观点。辩证思维包括透过现象看本质、发展联系地看待事物、对立统一地思考等。
二、文采飞扬有三招
语言有文采,字字珠玑,句句温玉,读来满口生香,大呼痛快。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中考作文中,大多数考生的语言很平淡,因此一旦有语言出众的作文出现,必定会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这就是文采飞扬法的妙处。
文采飞扬有三招: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1、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1)精心锤炼动词。动词是文章活的灵魂,动词运用得妙,就能增强文章的精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使文章富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动词运用得有灵气,还能增强文章的神韵,使文章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2)精心锤炼叠音词。运用叠音词,可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同时使词语描述更形象,表情更细腻浓烈,增强语言的意境美。
(3)精心锤炼色彩词。色彩词能增强语言的意境美、绘画美。
(4)长、短、整、散句交错运用,使文章有文采。
(5)灵活运用常式句与变式句。
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修辞手法能使表达富有文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使语言骈散结合,形象鲜明,气韵流畅。音调铿锵有力,这就是有文采。有文采往往可以使文章产生一种思辨的魅力。
(2)力求铺排取势。表达能力强的考生在写作中,最好能使用排比句,兼容对偶、比喻、拟人、引用等其他修辞,从而获得充沛畅达的气势。
(3)注意修辞新颖。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语言形象鲜明,气势贯通,音韵和谐,显得文采飞扬。
(4)注重情理美感。修辞,要合乎事物的情理、民族的习惯,要有审美情趣。汉族说“姑娘像花”,藏族说“姑娘像初升的太阳”,蒙古族说“姑娘像小羊羔”,都蕴含着各民族的愿望,都富有美感。如果我们说“美丽的姑娘像狗尾巴草”,就不太会产生美的感觉。
3、文句有意蕴。
(1)形象表达。比如,不说“我很悲伤”,而说“我心灵的天空一直下着雨”;不说“女人和男人应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而说“女人应是一株木棉,和橡树并立在一起”;不说“没有钱”,而说“囊中羞涩”,说“与孔方兄无缘”……都颇有意蕴。
(2)注重引用。恰当地引用一些精辟的名言警句,能达到言简意丰、增添文采的效果。如:“面对玫瑰的艳丽,身为‘离离原上草’的我不会叹息;面对高山的峻拔,身为‘低矮黄沙土丘堆’的我不会自卑;面对别人的荣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我不会忧伤……”
(3)留有余地。含蓄的语言能使读者体会朦胧美,使文句之中有言外之意。
三、六个角度谈创新
在有限的阅卷时间内,能迅速吸引阅卷老师注意力的,往往是那些能展示考生个性与才情的新颖的、独特的文体样式。别出心裁的文体就好比为文章穿上了一件华丽光鲜的外衣,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让你的文章或细腻悠长、光彩鲜丽,或纵横捭阖、荡气回肠,或匠心独运、睿智幽默。一般而言,文体创新,是中考作文“最智慧的时尚装”。
中考作文长期受困于低幼化与粗浅化,需要借助文化品质与文学技巧提升作文内涵,因此才华横溢的文学体作文悄然升温,成为考场作文最高贵的一种文体。小说故事曲折生动,散文文笔轻盈曼妙,剧本形式新颖灵动,童话寓言借事喻理,论坛跟帖时尚新颖,各种缤纷亮丽的文学体作文犹如时装走秀,走俏考场T形台,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眸,频频获得考场高分。
在这里,介绍以下几种创新中考作文文体样式的方法和技巧。
1、剧本、小说,新颖独特。剧本、小说都是文学体裁,这两种文体是文学百花园的两朵奇葩。小小说用短小精悍的文字叙说人情冷暖,讴歌美好、神圣、庄严,鞭挞丑陋、污秽、邪恶;剧本则通过高度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尖锐的矛盾冲突和精彩的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以此表现社会生活。剧本又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剧本、小说的优点是能够根据话题主旨创设情境,体现考生的导演潜能和创造潜能,给读者以感官和心理上的冲击和震撼。
2、故事新编,亲切新鲜。所谓故事新编,就是通过想象,将名著、历史、神话传说中的文化素材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新编故事,对其情节、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而写成的文学作品。用故事新编的形式来写作,能够给人以独特的感觉,是近几年考场上出现的一种新颖文体。
3、寓言、童话,新鲜悦目。这种文体样式要求将动物、植物、物品等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思想、动作、语言等特征,并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再现题目所提示的话题和主题。其优点主要在于:它能以跌宕曲折的情节和鲜活灵动的形象激起阅卷教师的阅读兴趣。例如,一考生的《五指传奇》一文,通过虚构五个手指互相争斗导致被菜刀切去“头”的看似荒诞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懂得团结协作,方能取得共同进步”的道理,跳出了说教式、程式化的窠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4、病历、报告,张扬个性。诊断病历、实验报告文体是对原话题从新的视角进行独特的解读,从而呈现一种强烈的新奇之感。这两种文体都有自己相对独立固定的格式,写作的难点是将话题合理地转化成病历或报告的若干要素,如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
5、文言、古诗,精致典雅。文言、古诗的介入为作文文体创新注入了一股新鲜而充满活力的血液,成为考场作文的稀有珍品,精致而典雅。这类文体或借用古典的外衣表达自己的时尚主题,或使用诗歌,以优美凝练的语言营造一种意境,探寻生活的诗意。
6、访谈、跟帖,时尚新潮。访谈、跟帖体就是将新闻媒体栏目和互联网“论坛”讨论问题的方式运用到作文中来。这两种文体不但形式简单新颖,而且有利于深入问题,颇受学生喜爱,成为考场作文文体创新的新宠。
四、凤头豹尾七八谈
考场作文好的开头能“醒”人眼目,让人神怡;好的结尾更能在“最后一响”之时再次感动阅卷者,使之出手慷慨,从而获得高分。
文章的开头就像凤的头。凤头美好招人看,文头亮丽引人读。好的开头能激起“尝一口想得一杯”的浓厚兴趣。
常见的“凤头”法有:开门见山法、直接抒情法、由物联想法、名言警句法、情景渐入法、形象诠释法、承接话题法、反面入手法、运用修辞法等。
常见的“豹尾”法有:启迪式结尾、升华式结尾、照应式结尾、总结式结尾、诗情画意式结尾、谈心式结尾等。
例如,运用修辞手法的开头:“没有石缝中那苦苦的挣扎,哪来海边傲然屹立的青松;没有冬天的坚持不懈,哪来风雪中的万里飘香……同样,人生是土壤里扭曲变形的根,没有磨难,何来铿锵的人生乐章?”
运用形象诠释法的开头:“广袤的天地间有着各种语言的奏鸣。巨浪隆隆是海的呼号,松涛阵阵是树林的沉吟,唧唧如诉是秋虫的私语,厉厉如怨是子规的哀词。然而这些各式各样的奏鸣终究没能融合出一种高级的和谐来,只有我们人类,才懂得用语言沟通万籁,让话语之河汇成心灵之海。”这样的开头曲折有致,借自然现象,形象诠释什么是真正的“沟通”,从而进入到人际交流的精神领域中来。
运用诗情画意式结尾:“我凝视着她那黑暗无光的窗口,那淡蓝色的窗帘死死地闭合着。初秋的小雨轻轻地敲打着玻璃窗,然后在玻璃上留下一道道水痕,仿佛是痛苦的泪水。窗外,风声雨声交织成一曲悲壮的挽歌。我望着眼前渐渐模糊的那一方窗口,不知是雨,还是泪水蒙住了我的眼睛,阻挡了我的视线,只觉得心里一阵阵的酸痛……”情中有景,景中含情,包含意蕴,令人回味。
【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请以“这才是我最珍爱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主要写自己的经历、感悟;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游戏伴随着我们成长。游戏有规则,有挑战,有快乐……面对游戏,我们思考,我们选择,我们评判。
请以“游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以心灵温暖心灵
要求:(1)有真情实感;(2)文体自定;(3)不得套写、抄袭;(4)不少于60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曾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个个拥抱中渐渐长大;拥抱,有时又是那样陌生,离我们仿佛很遥远。拥抱,她无言,然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温暖,读到希望,读到歉疚,读到包容……太多太多的内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十五岁的人生路,诗一般的青春梦。那过往的和未来的许多影像,曾让我笑过,哭过,感动过,盼望过,沉思过,也纠结过。那些我曾看到过、听到过、想到过的一切,怎么总是在心中变成挥之不去的情愫?如:我也想当上班干部,争做志愿者;我也想登上泰山顶,重游阳河;我也很善良,很孝顺,不是笨孩子;我也曾后悔过,伤感过,失败过;我也同情孔乙己,怀念那个人,坚信那个理;我也……这就是真我,这就是我的灵魂深处的一支支心曲。
请以“说句心里话,我也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文章。
要求:(1)将填充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陪伴
要求:(1)有真情实感;(2)文体自定;(3)不得套写、抄袭;(4)不少于60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题目: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8、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故事和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主要写自己的经历、感悟;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以“你是我的眼”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参考答案】
1、解析:(1)审题要点:“这才是”言下之意,在“此”之前,应该还有“彼”,文章是由彼及此,二者层次上的应有差异,主旨上的也有跳跃。“最”意为“极、无比”,两者之间为“更”,三者及以上才构成“最”,而在文章要突显“这”在我心中地位之高。至于“珍爱”,意为“珍视爱惜”、“珍惜喜爱”,那就并非简单的“喜欢”和“眷恋”,更是一种珍藏式的喜欢,之所以珍视爱惜,势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与自己渐渐式微、甚至已然失去相联系。最珍爱的,不是物,不是表层的情感,而是肺腑的情怀与情结。(2)选材范围:什么是我最重视爱护的?可以是手足情、同窗情、家人相处的温情、可以是对某一爱好的坚守,如琴、书、画;也可以是对故乡、异地那种风景、风情的留恋,如淳朴的民风,优美的景色等。A.身处魔都,假期回到故乡,看到家乡的自然美景,淳朴的乡情,再想起幼时的温馨画面,内心似乎回到自己精神的故乡;B.初三苦学,外婆对我照顾可谓无微不至,看到外婆年事渐高,却对我疼爱有加,内心充满感动,这才发现外婆才是自己最最珍爱的。C.初中忙于学习,家人忙于工作,每天一家人只有在饭桌上才能在一起交流,简单的家常话、平常的家常菜,零碎的家务活,这点点滴滴的平淡生活,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构成了自己最珍爱的画面;D.平时酷爱玩手机,很少与家人沟通,一次与父母闲聊家常,感觉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念及幼时家人在一起的欢快画面,内心在此时才意识到什么才是自己最珍爱的。(3)结构思路:此篇由彼及此,纵式结构会更加合理。结构上一波三折,层层深入,推动情感。A.原本酷爱玩手机,机不离手——母亲主动交流日常的开心事情,引发我与母亲交流班级的趣事————家人各自交流时,气氛融洽、欢快————想起小时候一家人一起出游的温馨画面——一家人相处的生活虽很平淡,却很真切、温馨——这才是自己最珍爱的。B.看到外婆寄来的剪纸——想起幼时和外婆学习剪纸的过程——外婆剪纸时习惯和姿势,由此衍生的生活态度——外婆的剪纸,似乎让自己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2、解析:题目的提示语贴近考生的认识,“游戏有规则,有挑战,有快乐……”这些从正面谈论游戏的表述,给予考生极大的心理抚慰。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游戏伴随着他们的童年和少年,他们在游戏中成长。当然,“游戏”不仅仅是网络游戏,广义的游戏是指伴随着少年儿童成长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文章的立意很宽泛。写作上更适合写议论文和记叙文,从提示语看,议论文更合适一些,可以对游戏的规则进行分析,由此联想到各种各样的纪律、条文、规则、法律等。由游戏的挑战可以联想到人生会有更多挑战,游戏的快乐在于获得成功之后的幸福,游戏有多种,这就需要选择,游戏更有诱惑,需要理智控制,这些议论都会对自我的认识起到很好的作用。若写记叙文,可以写自己对某一种游戏的认识过程,比如自己从入门到沉迷再到理性的过程,文章会比较深刻。也可以写各种游戏曾经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快乐,自己是怎样迎接一个个挑战的。总之,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必须写出对游戏的深刻认识,否则,就会陷入简单的思维之中。这就是作文既容易写又不容易写好的真正原因。“游戏”内涵丰富,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构思:(1)体验游戏,享受快乐。游戏伴着“我”成长,游戏带给“我”许多快乐,在游戏之中,“我”学到了很多道理,也锻炼了各种能力。(2)经受挑战,感悟人生。记叙自己一次游戏的完整过程,这是一次极具挑战的游戏,“我”最终获得了成功,感悟到人生只有敢于直面挑战,才能走向成功。(3)从沉迷到理性,摆脱游戏的诱惑。“我”曾经那样地沉迷于游戏,以致学业荒废,受到老师、父母的严厉批评,自己的精神也萎靡不振,经过自我的认识和长辈的教育,“我”终于迷途知返。(4)感受规则,遵守规则。游戏中有许多规则,“我”在规则中获得成功,联想到生活中的各种纪律制度,“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本文是以立意取胜的考场佳作之一,考生透过一场潜水的游戏,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勿逞一时之强。这是一场闹剧,更是一场悲剧,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还失去了自己幼小的生命,这样反面的事例,透过考生的视觉,出人意料地得到阅卷老师的赞赏。本文作者采用逆向立意法,突破传统立意的囹圄,着眼于“我”入水前的逞强心理描写,为下文的悲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故事的叙述也带有神话色彩,对灵魂逝去后的幻觉,进行了大胆的描写,写了“我”看到母亲的悲伤、家庭痛失孩子的悲痛。而把现实的场景转移到幻化的描写,这又是一种时尚立意。这两种立意方法有机结合,以深邃高远的视角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3、解析:“以心灵温暖心灵”,这个命题作文是一个走情感路线的作文题,很有“将心比心”的味道。题目中的两个“心灵”含义相同,都是指人的感受、精神,但也有区别,前者是施动者,后者是受动者。题目强调的是“温暖”,含义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关爱,使他人感到温暖。明确了题目的含义,就可以围绕主题选择写作材料了。“以心灵温暖心灵”选材的范围很广,但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好写身边事,抒身边情。从身边的小事写起,挖掘普通人之间的感动,描述平常生活之中的真情。凡是与“爱”有关的材料都可以选用:父母之爱、朋友之情、老师的关心、陌生人的帮助等。无论选择怎样的材料,只要能突出“心被心感动”这样的主题就可以了。“以心灵温暖心灵”所表达的情感必须真实,真实才能感人,要想使文章所抒之情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就必须找准情感的着陆点。这样,情感的真实性就强了。考场作文的本质是语言的炫示,本文语言极富特点,开篇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营造了一种宁谧凄美的意境,“一声叹息、一抹眼泪、一曲箫音,涟漪了前世的眷恋”。对十年前的那个夜晚姐姐离世的追忆,采用疏淡的写意笔法,“亘古的氤氲,撩拨着我心上的断弦,前世今生的眷恋,凄美了三生石上的那滴相思泪”。细腻优美的文笔使文章充满了灵气,活灵活现的描写极其到位,散文诗般的语言若小溪流水般的流畅,考究的措辞让文章更精练,意境更高雅。诗化的语言信手拈来并纵情挥洒,落花的凄美,月下的呢喃,展示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文中交错驳杂的长短句如婉约清新的词人在浅吟低唱,语意读来犹如九曲黄河,音韵铿锵,语势如奔流之水,韵味悠长。精心选用叠词制造唯美画面,诸如“柔柔”“瑟瑟”“潺潺”“袅袅”等词语,清新自然的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文章善用修辞,整散结合,音韵和谐,韵味十足,文采的展示怎一个妙字了得!
4、解析:“拥抱”是一个动词,若要在写作内容上拓展,就需要找到与之搭配的对象,或在前加与什么什么“拥抱”,或在后加上“拥抱”什么什么。内容可涉及亲情、友情、人情、成长、环境、社会等诸多方面。比如,与父亲拥抱,品味真挚的父爱;与太阳拥抱,感受人间的温暖;与绿色拥抱,增强环保意识;与理想拥抱,展现青春梦想;与月球拥抱,表达对太空科技的追求;等等。再比如,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等等。也可以用“就是”连接其他动词,扩展写作思路,比如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等等。“拥抱”一题,只要敢于联想与想象,在立意上大胆尝试,力求选用新材料,就能写出匠心独运的作文来。其次,还应考虑文章的文体。可以写记叙文、抒情散文等,也可用日记、书信等进行文体创新,还可以写成想象作文。如写记叙文,可以运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写作,便于直接抒情,使文章增强真实性。如果把“拥抱”关涉的对象用第二人称来写,与第一人称“我”交相辉映,如同促膝谈心式,更能增强亲切感。也可以写想象作文,如“拥抱月球”,设想自己在2020年成为中国第一批登月航天员,亲自拥抱了月球,体现了大主题,歌咏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体现了少年立志航天的壮志。为了更好地展开思路,可以写为了这一“拥抱”付出的艰辛历程,有故事,有品位。在材料运用上,最好是力求新颖。写记叙文,要写别人也有这方面的事,作为“面”上细节概括;写别人没有这方面的事,作为“点”详细描写。写抒情文,一定要选择社会上出现的新的典型材料,这样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能激荡时代脉搏,具有感召力。在确定写作“拥抱”的内容后,最好在正式写作前,通盘考虑一下,在草稿纸上拟个写作提纲,这样不至于因布局谋篇无章程而写得太乱。还应在运用语言文字方面讲究技巧,学会运用比喻、拟人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运用排比、对偶增强气势,抒发情感等,以文采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这是一篇标新立异的考场作文,很好地体现了文体创新技法。考生用“片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旁白”“画外音”“片尾”七个篇章结构全文,生动地表现了父亲的担心、焦急、挂念和无怨无悔,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通过镜头辑录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考生对“镜头组合体”运用得极为娴熟,通过“镜头”来叙述故事,而且在叙事后及时插入了“旁白”和“画外音”,起到了叙议结合的效果。“片头”破题,“片尾”点题,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这就是创新文体技法的魅力,瞬息间尽显篇章的形式之美,经济而实用。文章主旨统摄于主体巧设的几组镜头,对文章样式进行了精美华丽的外包装,让阅卷老师在最短时间内直击文章的灵魂。
5、解析:这个作文题在选材上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根据所给的材料,对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作一回顾:说句心里话,我也曾为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流过泪;说句心里话,我也曾为司马迁和屈原的人格魅力所震撼;说句心里话,我也曾暗暗下决心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奋然前行;说句心里话,我也在离开初中母校时忽然发现校园的一草一木居然如此的可爱与美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生活阅历来写: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也曾悄悄地泪流满面;说句心里话,我也害怕,害怕被伤害、害怕孤孤单单一个人;说句心里话,我也幸福,爸爸在外奔波挣钱,妈妈在家洗衣做饭,每天早上,一杯牛奶、一个鸡蛋,蓦然醒悟,这就是幸福;说句心里话,我也有情,生活中的我为了不受伤害而装作冷漠,但其实,我也有情……在立意构思上,可以站在他人的视角叙写文章。如一名医生的视角:在一次手术中为一个病人换肾,手术很成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病人忽然病变死亡,死者家人纷纷责备“我”,说句心里话,“我”也不想这样。可以联系社会上的热点话题、重大事件加以整合,如可以幻想中国男子足球队夺冠,可以幻想自己成为联合国维和部长,圆满解决了国际争端事件。当然,也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个事物引发感慨,如由一张画有两个孩子嬉戏打闹的图片引发感慨,发出心声:说句心里话,“我”也想这样快乐。还可以叙写我们人类许多亘古不变的话题,如亲情、友情、感恩、贪婪、恐惧。总之,在立意构思上,要说自己的心里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此外,在结构形式上,可以采用书信体,也可以采用寓言的形式,以动物、植物的视角为文。当然,记叙文、议论文等一般形式也可。本文开头运用造势的语言勾勒全篇,笔墨丹青勾勒出多情多意的江湖人生,仗剑吹箫,满载豪情惬意浪迹天涯,给人以一种宏观俯瞰的感觉。行文很有条理,以一种横式结构展开:想成为侠士、想成为猎人、想成为冒险家、想成为骑士,构成一组排比,回应文章意境,这是十分开阔大气的开头。文章在“一把素琴一声吟唱……浪迹天涯……”的诗文中结束全篇,考生的才情在这首小诗中一览无余,结尾就如一枚炸弹,既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又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本文可谓是“凤头”展彩,开篇不凡;彩线串珠,灵动新鲜;“豹尾”点睛,收篇有力的考场震撼力作。
6、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指向性很强,且有一定的灵活性。“陪伴”让我们在人生或生活的道路上不再孤单,而且可以相互扶持帮助。我们可以从对父母、朋友、老师感恩的角度写:父母陪伴我们成长,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朋友陪伴我们成长,使我们更加珍惜友情;老师陪伴我们成长,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还可以写“灯光的陪伴”,看到灯光,就会想到老师,老师就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他们给我们以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灯光的陪伴下,老师的发丝间染上了白霜,而我们却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写“书籍的陪伴”,它使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美好品德的陪伴,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内涵;还可以写传统美德,如谦虚、礼貌等;还可以写人和自然的相生相依……而从体裁上看,可以写成记叙文、散文或议论文,甚至诗歌,不受约束,而且便于叙事,便于抒情,便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容易创新。这是一篇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的考场佳作,本文凸显了历史知识的丰厚、诗词意蕴的丰满。文章联想丰富,借一曲《赛马》联想开去,并从中撷取了三个与马蹄声有关的场景表达主题“陪伴”。“马蹄声急”中霍去病带兵抗击匈奴,“马蹄声碎”中辛弃疾金戈铁马,誓杀逆贼,“马蹄轻扬”中苏轼挽弓射猛虎,可见文章视角开阔,心绪在琴声a与历史场景中游走,让作品浸润着厚厚的历史文化的意蕴,彰显了作者丰厚的文化积淀。此外,文章还大量引用古诗文名句,渲染了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气氛,衬托出人物的英勇。这篇文章因厚实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为一篇颇有韵味的考场满分作文。
7、解析:这是一道较为典型的命题作文题。首先要正确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微笑着”,表现出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唱生活的歌谣”指为生活而歌唱。这个题目基调轻松明快,有利于考生写出真情实感。所写的内容应积极向上,能反映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面貌,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乐观的精神。这道作文题宜写成记叙文,要贴近生活选材,在记叙的过程中注意适当地抒情,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作文的感情基调,应是昂扬向上的,对美好生活充满由衷的赞美。也可写成散文,要注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语言要优美,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这是一篇构思巧妙、层次分明、主题深刻的优秀作文。(1)构思巧妙,逐层推进。文章构思巧妙,将“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这个论题化大为小,分别从“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面对苦难”“如何面对成功”三个方面去写,层层深入。这样的写作方式能使文章主题得到凸显。(2)材料丰富,论证充分。文章为了增强说服力,列举了陈安之、海伦·凯勒、法拉第、霍金等名人事例,使得文章有理有据,富有说服力。名人名言的恰当引用,也为文章添色增彩,显得文章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8、解析:写作指导审题:该题为全命题作文。“心中的明灯”中题目由两个关键词组成:“心中”“明灯”。明灯,指明亮的灯;比喻指引人朝光明方向前进的人或事物。而材料提示“人生的路漫长、曲折,有时还会迷茫、黑暗,需要一盏灯来照亮我们,指引我们,让我们不迷失方向,走向成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明灯,一路指引你,鼓励着你走向远方”,可见这里的明灯是比喻义,着眼于希望、光明、指引、温暖、关爱、呵护,展开联想,可是情爱之灯,如父爱、友情;可是人物之灯,如牛顿、孙中山;可是品质之灯,如坚强、信义、善良;可是事物之灯,如文学经典、贝多芬乐曲;可是心理之灯,如梦想、希望、信仰。“心中”表明要写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由此即可选定“……是我心中的明灯”。构思:根据材料,揣摩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因为什么有过怎样的迷茫、黑暗,差点迷失方向,然后遇到了什么,指引、鼓励自己走出迷途,走向成功等。成长过程的经历很多,注意具体典型,突出迷茫和光明的对比,侧重遇到明灯的过程和心理变化,完成自我思想的完善、提升。写法:具体写作前,要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提取材料,并进行筛选,选择印象深的人、事、物或情,融入真我,敞开心扉,抒写性灵。“明灯”的选定要能体现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感悟,有个性体验。写成长过程的迷茫、黑暗和明灯指引后的光明成功时除了心理描写外还可插入景物烘托,遇到明灯之后过程是转变的关键,要重点描写,手法多样。最后可抒情议论,升华主旨。写作思路:思路一:先写各种各样的明灯,然后用特写镜头写亲人对自己的指引、鼓励,接着回忆亲人关爱自己的其他事件,赞美浓浓亲情是心中的明灯。思路二:以自己考试失利,内心迷茫开篇,衬以景物描写,接着写遇到坚强乐观坚持的人与事,得到启示,走出迷途,努力拼搏,点明明灯意义,成为终身财富。思路三:以题记“灯,有时是种照明工具,它也是黑暗环境下的唯一精神支柱”开篇。写老师送“我”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体部分写“我”的阅读感悟和心理变化,“我”的行动变化,文学经典成为“我”心中的明灯。
9、解析:写作指导审题立意:“你是我的眼”,里面有一个关键词语:眼,这里应选择它的比喻义,指引我朝正确的方向行进的人或者事件,从这个角度出发,作文的写作难度就会降低。思路点拨:题目是“你是我的眼”,里面的“你”可以是一个重要人物,也可以是一个拟人化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者情感,后几种思路更容易获得高分。表达方式:本文适合前半部分使用记叙表达方式,文章最后以议论收尾,照应标题。夹叙夹议也可。写作手法: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一个相对较小的事件中表现别人对你的影响。例文点评:本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讲述故事,演绎话题,巧妙地将生活中的一个场面叙述出来,显得生动活泼,昭示了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个性化追求。可谓构思精巧,立意深刻。作者的整篇文章,以记叙为主,只在最后一段议论抒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不拖拉,不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