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学广角乐园》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学广角乐园》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5-25 20: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广角乐园》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在向学生渗透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方面,作了许多的努力和尝试。
一、说教材
《数学广角乐园》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可用3课时教学,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排列组合”。这个内容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二、说教学目标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我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思维发展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2.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以上教学教学目标是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来确定的。
三、说教法、学法
1.活动教学法。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双向互动教学教学的作用,以“学生猜想—动手操作—发现规律”的活动方式组织教学。通过课件的情境演示为学生创设情境,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全课,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这一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感受生活数学和数学生活,从而真正发现数学的价值,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学习。
2.合作学习法。现代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就在于它要求把教学内容活动化,变成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这种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于,其表现形式主要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以活动促发展”,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多动、多思、多议、多说,关注“我们是怎么样的”,全体参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由表现。让学生畅所欲言,让每个学生都真正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学生们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互相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蓝猫”作为教学引入,紧紧抓住“童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顺利进行作好铺垫。
2. 巧设活动,自主探究。在这部分内容里,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 服装搭配, 感知组合
这里,我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教材的安排稍作改动。先设计了让学生感知组合的活动:服装搭配。学生对生活中搭配衣服的情景是非常熟悉的,并且他们也很乐意给蓝猫供帮助。我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首先让学生猜有几种搭配方法,然后通过连一连、说一说、评一评三个活动来验证,最后得出最优策略:蓝猫穿长衣服长裤子。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穿,学生给出的理由也挺有趣:天气冷; 帅。第一是天气冷,第二是蓝猫穿这套衣服比较帅。学生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这样,通过教学,学生既掌握了搭配的知识,也进行了审美观的教育,同时又渗透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及助人为乐的思想,使得情感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活动二 开密码锁,感知排列
这是一个感知排列的教学活动:蓝猫需要打开数学广角乐园门上的密码锁才能进入,所以请小朋友们根据羊博士留下的提示来帮帮他。课件出示提示:
(1)密码是一个两位数;(2)密码是从1、2、3这3个数中选出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中的一个;(3)把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密码是其中的第4个。
先让学生猜,学生猜了很多,那么到底是多少呢?再让他们二人小组合作,摆一摆,共同探究出由1、2、3组成的所有的两位数,并总结出怎样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完成后,我握手祝贺他。这样完全放手,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出发,适当增加了难度,体现了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疑的教学思想。
活动三 握手活动,突破难点
这是一个为了突破难点,进一步感知组合的教学活动:数学广角乐园的门打开了,我设计了蓝猫与羊博士和淘气巧遇的场面,让学生猜想:见面后他们会做什么?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因为有上一环节的暗示教学,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握手”。于是我因势利导,再让先学生猜一猜:如果他们每两人握一次手,那么三个人一共握几次手呢?然后通过小组合作验证:每三人一组,握手试验。得出3人一共握手3次。
然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质疑:排数时是3个数,握手时是3个人,都是“3”,为什么结果不同呢?学生交流后得出:两个数字可以交换顺序组成2个两位数,是排列;两个人握手不能交换,只能算一次,是组合。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区别,突破了难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活动四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买拼音本。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即生活数学和数学生活化。在学生买拼音本这一生活事件中也蕴含着数学知识,学生在找到各种付钱方法的过程中学得兴趣盎然。
2.我会组词。为了进一步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组词”游戏:先用课件出示第一题:
课件9:① 春  
天、季、雨、风
可以组____个词]
用第一行的“春”和第二行的“天、季、雨、风”4个字,可以组多少个词?学生都说是4个。再出示第二题: 
②  开     
放、花、展、张 
可以组____个词
说说这道题又可以组多少个词?
学生说出是8个。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总结:第一题只能组4个,因为“春”排第二不能组成词,是组合;第二题能组8个,是因为“开”排第一或第二都能组成词,是排列。这样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科间知识的紧密联系,强化了学生内在的知识。
活动五 小小音乐家
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利用音乐中的七个音符设计了“小小音乐家”的活动:出示跳动的音符1234567,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这七个音符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三个,用把所选的三个音符排列起来,组成不同的乐句。边排边唱,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把编的乐句唱出来。学生有的边拍手边唱,有的用铅笔轻敲轻唱……形式不一,真正的做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最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七个音符中任意选取三个,一共有多少种选法?你能把它们全都写出来吗?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生活,感受生活,并在意犹未尽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