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0 17:0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内容标准】
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知识梳理】
一、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
(一)孙中山简介:出生于 香山县一个农民家庭,名 ,号 ;旅居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 ,以后便以“中山”名世。
(二)早年革命活动:
1、树立革命理想: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 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 的 ,才能拯救中国。
综合归纳:孙中山思想有哪两次转变?
2、成立第一个革命团体: 年11月,在美国檀香山成立 ,提出“ ”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发动起义:
( 1)背景:1895年,孙中山回到香港,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同时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 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
(2)概况:由于 ,广州起义后,孙中山先后在日、美、英等国发展 ,为继续革命做准备。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一)同盟会的成立:
1、背景:
(1)群众基础: 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主义统治中国的   ,国内 高涨。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 》, 的《革命军》,陈天华的《 》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这些作品号召人们起来推翻 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3)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 和 。
(4)领导基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人公认的 。
2、概况
时间
地点
目的
领导人
革命纲领
机关刊物
组织性质
温馨提示:同盟会已经是一个政党了。革命团体和政党有区别。
3、意义(影响):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 和明确的 ,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三民主义:
1、内容: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 、 ”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2、意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 。
【核心素养】
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人格魅力,理解他为国家命运奔波的一生。
【合作探究】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什么?有什么内涵?
内  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对应内容
思想内涵
地  位
【知识结构】
【课堂检测】
1、“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毛泽东思想
2、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鞑虏”指的是( )
A. 西方列强  B. 满清政府    C. 少数民族   D. 北洋军阀
3、下列属于中国同盟会创立的机关报是( )
A.《新青年》   B.《万国图志》   C.《新人民》   D.《民报》
4、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概括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5、判断题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主”、“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   )
(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团体同盟会。(   )
(3)1905年,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还通过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
(4)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风云人物】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反清事业,自诩“洪秀全第二”。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