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霎时(shà) 独俱慧眼 屏息(bǐng) 葱笼
B.花圃(pú) 锋芒毕露 嘷鸣(háo) 幽寂
C.愧怍(huì) 穷愁潦倒 庇荫(yīn) 箱箧
D.窥伺(kuī) 引颈受戮 蓬蒿(hāo) 清吟
2.下列句子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南冥者,天池也
A.后遂无问津者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亦若是则已矣 D.似与游者相乐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得之则生 B.蹴尔而与之
C.呼尔而与之 D.行道之人弗受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系向牛头充炭直 B.下者飘转沉塘坳
C.才美不外见 D.矜、寡、孤、独、废疾者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D.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7.下列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④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A.①杜甫 ②《岳阳楼记》 ③《西游记》 ④鲁迅
B.①李白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聊斋志异》 ④老舍
C.①李白 ②《岳阳楼记》 ③《聊斋志异》 ④鲁迅
D.①杜甫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西游记》 ④老舍
8.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吾日三省吾身(三次)交而不信乎(诚实)
B.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勿施于人(施加)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C.诲女知之乎(同“汝”,你) 方出神(正)其恕乎(大概、也许)
D.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谢) 是知也(通“智”,聪明)
二、填空题
9.《紫藤萝瀑布》是一篇 的散文,作者是 女作家 。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各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心乐之(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③以其境过清( )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俶尔远逝
②凄神寒骨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交代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以及位置、环境,表现了作者探幽时浓厚的兴趣。
B.第二段写了潭水中的鱼很多,也写了潭水的清澈见底以及鱼儿快活游动的情景。
C.既写了“寂寥无人”的环境,又说有“同游者”,说明作者的内心是很矛盾的。
D.作者在写景过程中,巧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情的内在变化,言有尽而意无穷。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子欲居九夷①。或②“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②或;有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有仙则名
②谈笑有鸿儒
③可以调素琴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无丝竹之乱耳
C.何陋之有
D.无案牍之劳形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乙】文中的“子”是指孔子。
B.《陋室铭》骈散结合,且以散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宜通过诵读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C.【甲】文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D.【乙】文表现了孔子对君子的期许。君子的精神风貌是有积极的影响力的,可以感染他周围的人,并最终改变环境。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4.阅读《东方朔自誉博赏赐①》,完成下面小题。
久之,伏日②,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③,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蚤④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⑤。上曰:“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曰:“朔来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⑦,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
(选自《汉书 东方朔传》)
【注】①东方朔:汉武帝时著名辞赋家。②伏日:三伏之日,即盛暑之时。③大官丞:负责分肉事宜的官。晏:晚。④蚤:通“早”。⑤谢:道歉。⑥来:表感叹的语气词,用于拉长语气。⑦细君:东方朔之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请受赐 ②即怀肉去
③乃反自誉 ④归遗细君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大官奏之
A.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B.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C.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一处)
①大 官 丞 日 晏 不 来(主谓之间)
②归 遗 细 君(动宾之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
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5)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东方朔是个怎样的人。
四、综合题
15.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是()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
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乙:22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70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
我选 。
理由是:
(3)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学提议到江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学习报告的题目《呵护生命,从现在做起》,灵机一动,说:“ 。”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B
6.B
7.C
8.A
9.借景抒情;当代;宗璞
10.以……为乐;大约;因为
11.①忽然间向远处游去
②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12.C
13.(1)出名,有名;大;调弄
(2)C
(3)B
(4)“君子”应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5)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②君子到那儿居住,有什么简陋的呢?
14.(1)请允许;怀里揣着,抱在怀里;竟然;给,给予
(2)D
(3)①大官丞/日晏不来;
②归遗/细君
(4)①你受赏赐却不等待诏令,是多么无礼啊!
②等到第二年,政治通达,人心和乐,很多荒废的事业都兴盛起来了。
(5)当负责分肉的太官丞迟迟不来时,其他官员不敢轻举妄动,唯独东方朔果断地拔出佩剑割肉离开,可见他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面对皇帝和同僚的指责,东方朔不慌不忙地机智应对,不仅博得了赏识,而且不失时机地批评了别人的错误,可见他是一个幽默机智、善于见机行事的人。
15.(1)B
(2)选乙;园为乙材料中乐刘会不因被困而慌乱,而是根据周围的情形进行判断,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自救,充分显示了她珍爱生命的智慧。
(3)例一:不可以,江中游泳很危险,呵护生命应该从现在做起啊!
例二:不行吧,到江里游泳很危险,你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啊!
(以上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