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
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
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
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
既勇敢而又懦怯
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
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
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 ……
风
月
同
天
以往
你能想到曾经中日交往的哪些事件?
同
病
相
怜
也曾
19世纪中期
中英《南京条约》 美日“黑船事件”
此后的50年,风流云散,各行其道
各
行
其
道
而终
到19世纪中叶,形势发生了突然而剧烈的变化。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
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明治维新:日本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与
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成因
——偶然与必然
1、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东学党起义
材料一:公元1894年(按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在朝鲜境内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
光绪爸爸,快来救我!
别哭,爸爸来了!
完了,爸爸好像走不掉了!
材料二: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导火索
2、日本蓄谋已久
明治维新,
逐渐强盛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大陆政策,
侵略扩张
中日之战,
不可避免
根本原因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
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3、国际环境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美国
日 本
支持
支持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
支持
不干涉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加紧殖民和侵略(资本)
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
催化剂
战争过程
——热血与寒凉
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
丰岛海战
正式宣战
平壤战役
平壤陷落
左宝贵
黄海海战
损失惨重,丧失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
辽东陆战
占领大连、旅顺(大屠杀)
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
战争爆发
1、战争过程(1894.7-1895.2)
避战保船
清国北洋舰队
日本联合舰队
PK
人数 战舰 吨位 火炮 鱼雷发射管 平均
航速
日军 3916 12艘 40840吨 268门 36具 16.4节
清军 2126 12艘 34466吨 195门 27具 15.1节
——中国近代海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战
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1849—1894)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
(1852—1895)
经远舰管带林永升
(1853—1894)
镇远舰管带林泰曾
(1851—1894)
2、战争罪行——旅顺大屠杀
材料一:1894年11月21日至25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4天大屠杀,2万人被杀戮。全城只存活36人搬运尸体。那几日,旅顺尸体堆积如山,惨不忍睹。
材料二: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美国纽约《世界报》
3、失败原因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894
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从欧洲采购军舰列表
致远
靖远
经远
来远
浪速
高千穗
千代田
严岛
松岛
吉野
桥立
秋津洲
日本蓄谋已久
(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清政府军备废弛,政治腐败,软弱无能
材料二: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多万两。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根本原因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战争影响
——耻辱与阴霾
1、《马关条约》的签订
李鸿章
伊藤博文
日本马关的“春帆楼”
时间:
1895年春
日本马关
地点:
1、《马关条约》的签订
项目 主要内容 危害
割地
赔款
开商
设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
反割台斗争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危害最大)
革命任务:由反封建反侵略转变为反帝反封建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2、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日本从甲午战争中获得的丰厚回报令西方列强艳羡不已。(漫画明信片)
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被迫放弃
中国付出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
瓜分中国狂潮
抢夺利权
(开矿筑路权)
强租海港
划分
“势力范围”
美国:
门户开放(1899年)
内容: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评价:
1.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2.实质是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沉沉酣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
——谢瓒泰题
《时局图》诗
3、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
狭
路
相
逢
此后
我们
不要战争
但是
决不投降
一、战争成因(背景)
1、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
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2、直接原因(导火索):1894年 朝鲜东学党起义
3、催化剂: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
6、失败原因
①主观原因:清政府军备废弛,政治腐败,软弱无能
②客观原因:日本蓄谋已久
(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③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二、战争过程
1、丰岛海战:1894年7月
2、平壤战役:1894年9月,左宝贵牺牲,平壤陷落
3、黄海海战:致远舰邓世昌殉国,李鸿章避战保船
影响:日军夺取制海权
4、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孤军迎战,大连、旅顺(大屠杀)失守
5、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丁汝昌殉国
影响: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洋务运动失败
三、战争影响
1、《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①时间:1895年春
②地点:日本马关
③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④内容:
A割地: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B赔款:大大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C开商: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D设厂(危害最大):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标志着革命任务:由反封建反侵略转变为反帝反封建
三、战争影响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①契机:三国(沙俄、法国、德国)干涉换辽(辽东半岛)
中国支付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
②方式:抢夺利权(开矿筑路)、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③表现:P27时局图、情况表
④补充:美国 1899年 “门户开放”政策
A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B评价: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
实质是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3、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由此开始(公车上书,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