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了解海水晒盐及粗盐的初步提纯。
3、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复习回顾】
1、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中和反应
2、盐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化合物。
3、写出几种常见的金属离子
写出几种常见的酸根离子
【新课学习】
一、氯化钠
1 、化学式
2、俗称
3、性质
4、氯化钠的用途
5、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6、海水如何制粗盐
二、粗盐的提纯
【展示】一瓶粗盐和一瓶精盐,一瓶粗盐溶液和一瓶精盐溶液,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
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
其中可溶性杂质: ;不溶性杂质: 。
思考: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如何除去?
实验:粗盐的初步提纯
步骤: 1.溶解。
(1)称量:称量前先把 放在标尺的 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准确称取5.0g粗盐。
(2)溶解: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加粗盐于水中,并用 搅拌,一直到粗盐 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质量,计算10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称取粗盐的质量/g 剩余粗盐的质量/g 溶解粗盐的质量/g
2.过滤。
(1)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 ;二低: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 ,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 ;三靠:倾倒未过滤液体的烧杯口应紧靠 ,玻璃棒的下端要紧靠 ,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 。
(2)过滤时能否用玻璃棒搅拌? 。
(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有哪些? 。
3.蒸发。
(1)蒸发时应注意 。
(2)蒸发到 时停止加热。
4、计算产率。
溶解的粗盐 回收的精盐 提纯精盐的产率
通过上述操作,只除去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而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如何除去?
。
三、实验反思
1、粗盐提纯的各步骤中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
(1)溶解 : 。
(2)过滤: 。
(3)蒸发: 。
(4)计算产率: 。
2、误差分析:
产率偏低的原因 。
产率偏高的原因 。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俗名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 )
A.烧碱 Ca(OH)2 B.天然气 C2H5OH
C.熟石灰 CaCO3 D.食盐 NaCl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都能食用,故称为食盐 B.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C.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固体 D.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3、下列关于食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氯化钠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
B.人们每天摄入食盐来补充因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
C.人们每天要消耗氯化钠,因此氯化钠摄入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D.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4、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溶解,过滤,蒸发 B.过滤,溶解,蒸发
C.蒸发,溶解,过滤 D.过滤,蒸发,溶解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
(3)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序号)、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