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掌握相关笔算法则,会用简便灵活的方法计算乘数中有0的乘法以及解决相应的一步和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的整理,复习相应的口算、估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有序整理知识并运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交流自主整理的学习单
1.今天我们一起上两、三位数乘一位的整理复习课。课前请大家自主整理的,请你们拿出学习单,小组内轻声交流,你整理了什么,怎么整理的。
2.请学生汇报。补充汇报。
3.小结:前面的同学有列表,像他这样画图,是不是能做到又清楚又全面呢?以后我们整理的时候,可以采用列表或者画图的方式,能够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复习口算
刚才,大家都整理了的口算和笔算,下面我们先来做一组口算题。
课件显示
60×5 3×21 15×6
600×5 3×24 5×16
依次让学生说出答案。
追问: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算法总结:
①60×5你是怎么口算的?600×5呢?口算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都可以先不看末尾0口算出结果后,再看原来末尾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②第二组:第一个数相同
追问:第二个数都是二十多,为什么一个答案是六十多?一个答案是七十多呢?
问:那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是如何口算的呢?
③看了这两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2.老师带了一些口算卡片,我们一起来算,想好了直接说答案。
16×2,6×12,40×6,4×21,18×4,2×35,700×9,14×3,43×2,0×50,500×8,4×15,8×467(笔算)
三、复习笔算
1.分类
过渡:刚才口算大家表现真好,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笔算。
①出示6道笔算题目: 231×3 201×3 210×3 8×467 8×406 8×460
②老师:仔细观察题目,你觉得可以怎么分类?小组讨论。并请代表汇报。
情况一:数字一样分一类8×467 8×406 8×460; 231×3 201×3 210×3
情况二:可以分为3类:乘数没有0: 8×467 231×3 ,
乘数中间有0: 8×406,
乘除末尾有0 :8×460 210×3。
情况三:引导发现可以分为
进位8×467 8×406 8×460;和不进位的231×3 201×3 210×3
③老师结合同学们的分类也把他们摆好:
乘数没有0 乘数中间有0 乘数末尾有0
不进位 231×3 201×3 210×3
进位 8×467 8×406 8×460
2.笔算过渡:同学们进行了有趣的分类,你能把这些算式计算出结果吗?打开学习单,让我们一起笔算一下,按组计算。
其他同学算好了可以小声地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的,笔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交流:
(1)第一组2道题他做的对吗?分别说一说怎么算的?方法一样吗?
(2) 第二组2道题和第一组2道题的方法一样吗?仔细观察这两道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两题都是乘数中间有0,上面这题积的中间也有0,为什么下面这题积的中没有0?
师:也就是说,这两题都是乘数中间有0,上面这题积的中间也有0,下面这题积的中间没有0,谁来帮他解答?
生:因为有进位
师:我听懂了,本来0乘8是得0的,但是因为有进位的数加上来,0+4=4。
(3)第三组乘数末尾有0,同意吗?你有什么想说的?末尾有0的数是怎么笔算的?
小结法则:一位数乘末尾有零的乘数,可以先用一位数去与十位对齐,这样比较简单,是吧。再看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几个0。
师:我有疑问,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是不是积的末尾一定只有几个0?
生:不是
师:谁能举个例子?可以看前面的口算,500×8,乘数末尾2个0,积的末尾有3个0。
3.小结:大家一起看,我们计算乘法时,都是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老师指,学生一起说)。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像前一位进几(老师指,学生一起说)。别忘了横式(老师指,学生一起说)。
四、解决实际问题
过渡:大家口算、笔算复习的都很好,请你们解决一道实际问题。
1.复习一步计算实际问题
出示:小红、小丽和小华星期天上午去茶场采茶,平均每人采茶450克。她们一共采茶多少克?
你会吗?(会)请你们做在自备本上。请一位同学上展台说。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写的?学生说。
乘3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为什么用乘法?你能说说数量关系式吗?
2.复习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刚才这位同学表现非常棒,我们再来看一道题。出示:有4行树苗,每行28棵,已经浇了38棵,还剩多少棵没有浇?
想好了写在自备本上。请一位同学上展台说。(强调数量关系式)
师:同意吗?(同意)你为什么分两步来做呢,上一题我们只做了一步?学生说。
师:也就是说总数不知道,我们就要先求。底下的人写对的请举手。
五、复习估算
过渡:刚才大家口算和笔算都非常准确,看来同学们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的不错,那下面老师就想请我们的同学们来做做小老师,来看看这些题算的对不对?
同桌先互相说,交流。
可以笔算知道结果,也可以估算得到大约多少。
看来生活中很多问题我们用估的方法同样可以解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1.出示:学校多功能教室有200个座位。要安排一个年级的同学在这里开联欢会,估计一下,安排哪个年级比较合适? (一位学生读题)
师: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可以小组内讨论一下。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举手回答。师:你觉得哪个年级合适?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说说二年级。
还有补充的吗?学生说说一年级、三年级。
2.小结:通过估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有时候计算中,也可以通过估算能帮助我们避免明显的错误,提高正确率。
比一比,你们估算的结果,是不是非常接近?我们也可以用估算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率。
六、总结
1.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2.思维拓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