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的美》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第八册中的第六课,是一节“欣赏 评述”领域的课。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说:“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课标明确提出,“欣赏 评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材质的美》便是众多欣赏课中的一节。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发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各种材质组成的,不同的材质可以反映出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化、科技水平,进而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感受、分析、描述材质给人的不同美感。
基于以上分析,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世界是由丰富的材质组成的,材质不同表现力不同。
2、能力目标:会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质;会表达材质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能尝试运用不同材质的物品装饰生活。
3、情感目标:使学生更加关注世界,热爱生活,在今后的艺术创作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或考虑材质。
重点: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材质感受其美感。
难点:(1)体会材质与艺术品的内在表现力。
(2)学习从材质的角度评述艺术作品。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材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说为此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已初步具备了用简短的语言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只是体会材质与艺术品的内在表现力有一些难度。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难点是会很好解决的。
三、教法与学法:
课标提倡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我认为,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的欣赏教学。正像肖川教授所指出的,“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因此,本课我采用放、收、放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发现、探究,再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感悟,帮助学生提炼评述语言,最后再放给学生,让学生尝试用学到的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整个教过程中教师既是与学生共同探讨的合作伙伴,又在必要时发挥着专业引领的作用,让美术欣赏课既宽松民主又扎实有效。
四、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 认识材质
开课伊始,我首先让每组派一名同学到讲台上,蒙上眼睛摸一摸老师准备的铅笔盒分别是什么材质的?随后,我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种材质的铅笔盒,为什么?最后,在小组内欣赏、触摸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各种材质的小物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小小的游戏设计,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材质的多样,随着摸、猜、说等一系列活动的展开,使学生逐步认识了材质的特点,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感受建筑材质的美
请学生观看两组建筑图片,(点击罗马)并简介古罗马斗兽场,让学生用词语描述观察后的感受。2、各种材质的古代、现代的外墙图片(点击外墙)让学生说说图片所带来的美感。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两组建筑不同材质的对比,加强学生的感受,不同年代不同的材质美感不尽相同。
(三)感受艺术作品中材质的美
(点击课件立马)以汉代著名的雕塑“立马”为例,首先我介绍“立马”的历史典故,让学生对作品的历史背景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谈谈自己对这件石材雕塑的感受。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材质的艺术表现力的认识,我又出示其它几件雕塑,(点击马的雕塑)并提出假设“换成其它的材料行吗?”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材质与内容的和谐之美,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材质的美与艺术作品的年代、作品所处的环境以及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密不可分。
紧接着,课件出示四组以“马”为主题的图片,(点击)根据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通过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赏析各种材质的美,并在班内交流感受。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材质的艺术表现力各不相同。
在以上的两个环节中,学生描述观后感不一定能说得好,这时可以提供一些词汇供他们选择,(点击古老、厚重)我一直认为,要想跟学生要东西,必须先要给学生东西,学生没有新的视觉语言,他们的表达就无从谈起。当有了教师的引导之后,学生便能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要的评述了。课标强调“美术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以上所有图片的选择,均透露着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文化气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着文化的丰厚。
(四)问题牵引 尝试评述
尝试从材质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评述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为了解决难点我先请学生观察作品,(点击《瑞马雄风》)随后出示欣赏问题:(点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与组内同学展开探究学习,把问题作为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把欣赏作品看成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的过程,在给学生提出问题后,使学生从学会欣赏变为我会欣赏,以此达成教学目标。
(五)拓展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我给学生留了一道讨论题:(点击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学生选择的是否准确恰当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对椅子材质和所处环境等的考虑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很好复习和实践锻炼,也为日后促进学生对材质的进一步关注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最后教师小结:各种材质以它们各自的艺术魅力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如同色彩一样,丰富的材质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它们的美!结束此课。
五、板书
板书在美术课堂中常常是教师忽略的细节,好的板书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一目了然,根据我的教学,设计如下板书:(点击课件)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可能会有很多生成,因此板书还会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补充、完善。
材质的美
发现—— 生活用品中的材质美
体验
感受 建筑中、艺术作品中的材质美
赏析
尝试—— 用丰富的材质装扮生活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第八册中的第六课,是一节“欣赏·评述”领域的课。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说:“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欣赏·评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是使学生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学习领域。《材质的美》便是众多欣赏课中的一节。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发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各种材质组成的,不同的材质可以反映出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化、科技水平,进而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感受各种各样的材质之美,并尝试自己去分析、描述材质给人的不同美感,以至能够关注并运用不同的材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基于以上分析,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世界是由丰富的材质组成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特点,在艺术中有着特有的表现力。
2、能力目标:会辨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的材质;会表达不同材质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在生活中能从个人的审美观点出发运用不同材质的物品装饰生活。
3、情感目标:使学生更加关注世界,热爱生活,在今后的艺术创作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或考虑材质。
重点: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材质,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
难点:(1)体会材质与艺术品的内在表现力。
(2)学习从材质的角度评述艺术作品。
二、学生分析:
第二学段的学生,在几年的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纸张、泥巴等材质已有过多次接触,并通过拓印等游戏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随堂欣赏对石、土、木等其它材质也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可以说为此课认识了解丰富的材质世界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学段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用简短的语言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欣赏过程中体验材质之美,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是可以做到的,只是体会材质与艺术品的内在表现力能有一些难度。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对美术学科学习的兴趣也十分浓厚,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启发他们思考,探究,难点是会很好解决的。
三、教法与学法:
课标中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但同时,我仍坚持认为,此次课程改革虽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的欣赏教学。正像肖川教授所指出的,“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因此,本课我采用放、收、放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实物摸、看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再通过课件演示创造视觉氛围,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感悟、发现,并帮助学生提炼评述语言,最后再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尝试用所想到的和学到的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整个教过程中教师既是与学生共同探讨的合作伙伴,又在必要时发挥着专业引领的作用,让美术欣赏课既宽松民主又扎实有效。
四、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分析,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 认识材质
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等游戏活动展开学习。课前我准备了几种材质不同的铅笔盒,藏在一个盒子里。开课伊始,我首先让每组派一名同学到讲台上,伸手摸一摸老师准备的铅笔盒分别是什么材质的?猜对了就可以当作礼物带回本组。随后,我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种材质的铅笔盒,为什么?最后,在小组内欣赏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材质不同的小物件,互相欣赏、触摸,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小小的游戏设计,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为载体,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质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身边材质的多样,随着摸、猜、说等一系列活动的展开,使学生逐步认识了材质的特点,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感受建筑材质的美
(点击课件)请学生观看两组建筑图片,1、古罗马斗兽场和现代建筑玻璃幕墙的图片,并简介古罗马斗兽场,让学生用词语描述观察后的感受。2、各种材质的古代、现代的外墙图片(徽派建筑、北京奥运体育场馆、家乡小区建筑、石头山强等)让学生说说图片所带来的美感。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两组建筑不同材质的对比,加强学生的感受,了解不同年代,不同材质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给我们带来的美感是不尽相同的。
(三)感受艺术作品中材质的美
(点击课件立马)以汉代著名的雕塑“立马”为例带领学生分析、理解石材的美感。首先我介绍“立马”的历史典故(略),让学生对作品的历史背景、材质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件石材雕塑的感受,(点击课件出示其它墓前的马的雕塑)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材质的艺术表现力的认识,我又出示其它几件雕塑,并提出假设“换成其它的材料行吗?”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材质与内容的和谐之美,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欣赏材质的美与艺术作品的年代、作品所处的环境以及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密不可分。有了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很快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在以上的两个环节中,建筑与艺术作品的简介等都由我来做,描述观后感等由学生来说,学生不一定能说得好,这时可以提供一些词汇供他们选择,(点击课件:古老、厚重、沧桑、光滑、明亮、现代、古朴、久远、朦胧、简洁、干净、轻盈、纯净、光亮、细密、精确…)我一直认为,要想跟学生要东西,必须先要给学生东西,学生没有新的艺术观念,没有新的视觉语言,他们的表达就无从谈起,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渐渐失去表达的兴趣。当有了教师的引导之后,学生便能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了,能力较弱的学生至少也能够尝试运用老师提供的词汇和提炼的方法进行简要的评述了。
(点击课件加马踏飞燕)有了以上的环节,紧接着,课件出示四组以“马”为主题的图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对应的小组,依据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通过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与小组同学开展合作学习,共同赏析各种材质的美,并在班内交流对玉石、金银、陶、青铜等材质艺术品的感受。通过此环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材质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力各不相同。
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以上所有图片的选择,均透露着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文化气息,使学生在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感受着文化的丰富与深厚。
(四)问题牵引 尝试评述
尝试从材质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为了解决难点我先请学生观察作品,(点击课件出示《瑞马雄风》)随后出示欣赏问题:(课件)1、这件雕塑是什么材质的,有怎样的美感?2、周围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3、作品与环境的关系 4、用简短的语言评述你对这件作品的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与组内同学展开探究学习,发表自己的观点,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把问题作为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把欣赏作品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过程,在给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更多的去管理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探索活动,从学会欣赏变为我会欣赏,以此达成教学目标。
(五)拓展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我给学生留了一道讨论题:(点击课件:如果你是房间的主人,你将为这些房间选择什么材质的椅子?为什么?
1、富有现代感的餐厅;2、古香古色的书房;3、温馨卧室的一角(或阳光充裕的阳台)。
图片:藤椅、红木雕刻椅、布艺椅子、一次性板材椅子、木质椅子等
此环节的设计乍看起来有些对号入座的嫌疑,但因房间的环境是用语言描述的,提供的椅子图片又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又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思考和选择的空间,学生选择的是否准确恰当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对椅子材质和所处环境等的考虑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很好复习和实践锻炼,也为日后促进学生对材质的进一步关注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最后教师小结:各种材质以它们各自的艺术魅力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如同色彩一样,丰富的材质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它们的美!结束此课。
五、板书
板书在美术课堂中常常是教师忽略的细节,好的板书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一目了然,根据我的教学,设计如下板书:
古老、厚重、沧桑、光滑、明亮、现代、古朴、久远、朦胧,有的简洁、干净、轻盈、纯净、光亮、细密、精确…
材质的美
发现—— 生活用品中的材质美
体验
感受 建筑中、艺术作品中的材质美
赏析
尝试—— 用丰富的材质装扮生活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可能会有很多生成,因此板书还会在教学的实际中不断的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