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方法。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方法。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在字里行间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交流预习后的初步认知
(一)学生交流:
1.你觉得这篇文章流露着怎样的情绪?
2.你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吗?
(二)教师质疑:
同学们都只是提到了作者双腿瘫痪后的极度痛苦之情,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仅仅是这些吗?对于一些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还有哪些我们在预习中没有注意到呢?需要我们进一步朗读全文,深入品析。
(说明: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初感”,作为确定教学起点的依据之一。同时激发兴趣,唤起同学们的阅读期待。)
二、链接导入
(一)学生齐读名言: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史铁生 《病隙碎笔》
(二)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他的主要作品参看注释。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三、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秋天的怀念”为题目呢?
(二)如果让你从文中找一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题记,你会用哪一句话呢?
预设:
1学生可能考虑到,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母亲在秋天离开人世的,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教师提示:秋天还常常隐喻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那么在母亲去世后作者的个体生命获得怎样的成长呢?即题目还寄寓着其他怎样的感情呢?
2“好好儿活”,文中两次出现这个关键语句,可以说是文眼。
(说明:本课的教学目标有“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依据思考探究,从题目入手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对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抓住关键语句“好好儿活”,使理解文章中深沉含蓄的情感有了抓手。)
四、研读共品
(一)课文第1段和第3段两次写到“我”与母亲的对话。小组合作,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标出这两段文字的节奏。尝试分角色朗读,注意传达出“我”和母亲在两次对话中不同心情。
预设:
第1段对话中,“我”的情绪极端痛苦、绝望、暴躁,母亲强忍悲痛,好言相劝,反复
强调娘俩一块儿好好儿活。所以要读出我的激动,痛苦,以及母亲的担忧与心痛,语调要高一些,语速要快一些。第3段对话中,母亲喜出望外,激动难耐,以至于“絮絮叨叨”,我却是勉强应付。所以读母亲的话语时要略有一点轻松愉快的语气。读我的话语时语气要平淡一些。回过头看第2段,这是现在我回顾当年的自己对母亲病情一点都不了解,很愧疚,所以读时,语气要深沉。
(二)同学们,自由朗读第4、5、6、7段,思考人物感情以及语气节奏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预设:
第4段,母亲骤然离世,情感陡然深沉,所以要读得特别缓慢、沉重。第5、6段,同
样也要读出沉重痛心之情。第7段前,要停顿的时间长一些,要读沉着、淡定,读出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感觉。总之,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忧伤的,叙述的语气是平静内敛的,但是作者在追悔往事的悲痛情绪中,又有了一份领悟生命意义的豁然达观。
(说明:如何朗读,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同学们也明白了题目“秋天的怀念”中“秋天”还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的沉淀。表明作者在母亲去世后,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懂得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三)围绕“好好儿活”,揣摩问题。
1.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我不好好活”,用波浪线画出来。
2.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母亲让我好好活”,用横线画出来。
(四)品味细节,在字里行间体会情感。
1.示范引领。教师引领学生在比较分析法中析品悟。
“我不好好儿活”
预设:
可否把“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句话改为“望着雁阵,我会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的歌声,我会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解析:暴怒无常的儿子正经历着生与死的纠结,失去双腿等于生命的残缺,等于失去了自由,所有有生命有活力的东西都变成了对他的刺激和煎熬。北归的雁阵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李谷一甜美的歌声都会反照出他的残缺和病痛,激起他死的念头。)
“母亲让我好好活”
预设:
可否将“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一句中“悄悄地”“偷偷地”去掉
(解析:面对处于崩溃边缘的儿子,母亲没有马上劝说、安慰、制止我,而是“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悄悄地”和“偷偷地”细节,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需要发泄,甚至需要一个人发泄,她用宽厚的母爱容忍儿子的暴怒,同时又担忧着儿子,怕他有什么过激行为伤害了自己,所以还要“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躲出去了,她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儿子,“悄悄地”和“偷偷地”无声动作背后,是她疼痛不已的揪心;下文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等细节,正是这种心情的流露。)
2.布置作业。
仿照上课所学,结合语境,利用“删除关键词语法”,或者“换词法”。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完成第1段和第3段中,有关“我不好好儿活”和“母亲让我好好儿活”部分的理解,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了感情基调,注意了语气和节奏的变化,整体感知了全文内容,同时采用结合语境,通过删减词语等方法,我们感受到文中母爱的深沉坚韧,其实文中蕴含的情感非常丰富,下节课我们接着品味。
(说明:总结本节课运用的阅读方法。再次把开头的疑问提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感受坚韧伟大的母爱,增长生命的智慧。
教学重点:
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增长生命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
预设:
(一)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中“扑过来”“抓住我的手”等细节动作,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想轻生时的心痛和着急,她要立刻扑灭我心中的这个念头,“忍住哭声”表明她以强大的毅力在克制着。
(二)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
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这句中“挡”字写出了母亲担心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憔悴的脸上”写出了癌症晚期对身体的折磨,也写出了儿子残疾而又绝望的状态对母亲心里折磨。“央求的神色”,表现出屡遭儿子拒绝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
(说明:承接上节课内容,通过同学们对细节的品味,体会人物的情感。)
二、小组合作,朗读体现“母亲不能好好儿活”的语段,体会作者情感。
(一)比对下面三组语句的表达效果
第一组
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B可我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解析:“一直”表达作者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
第二组
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B她出去了,就没回来。
(解析:“再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悔恨之情。)
第三组
A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没有想到那是永远的诀别。
(解析:“绝”和“竟”,表明作者对母亲病情的严重,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二)朗读描写母亲临终前状态的语句,想象母亲没有说完的那句话,到底想说什么?
这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母亲对儿女的牵挂、担忧,以及对儿女更坚强地活着的期嘱。
三、比较阅读以下文字,思考我和妹妹的生命状态是“好好儿活”了吗?
(一)出示《我与地坛》里的一段文字: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对照上面一段话,结合文章相关语句思考:为什么“这样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引导学生从三方面理解:一是母亲深受病痛折磨;二是“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三是担心儿子不能“好好儿活”……
(说明: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品读重点字词及具体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二)出示课文第7段文字: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学生交流如何“好好儿活”:
预设:
1对生活充满热情,不自暴自弃。
2珍惜生命,坚强地面对生活的磨难。
3能够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能够感恩生活,感恩亲人的爱,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
四、讨论:
同学们,学习完这篇文章,你能说一说亲人为你所做的事情中的一些细节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赏析景物描写,拓展课外阅读,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在字里行间体味了人物的情感,增长了生命的智慧。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好好儿活”
我不好好儿活——母亲让我好好儿活——母亲不能好好儿活——我和妹妹好好儿活
母爱的深沉、坚韧
作者的愧疚自责
生命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