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滕兆敏

文档属性

名称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滕兆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26 12:0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
滕兆敏
一、教学创意
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写的回忆自己青少年经历的一组散文。这组“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作品。鲁迅把这组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非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鲁迅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个片断写长妈妈给年幼的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可见,幼年鲁迅与长妈妈十分亲密,鲁迅从长妈妈那里接受了民间文学的熏陶。学习本文,要从文字背后认识阿长,要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体会写作时鲁迅对阿长的感情,领悟本文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文中带有感彩的语句。
3.感受鲁迅先生对一位普通劳动妇女的尊重、感激、怀念、内疚之情。
三、课前准备
1.读两遍课文,解决生字词。
2.查找有关鲁迅及《朝花夕拾》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留给世界一个斗士的背影。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鲁迅也有温情的一面,像战士在未散尽的硝烟中遥想和平。《阿长与<山海经>》就是鲁迅作品中少见的充满温情和同情、充满感激和怀念,甚至有些内疚和愧作的文章。
(二)快速默读,整体感知
师展示“天下第一奇书”—《山海经》。
师:《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以神话为主的书,内容包罗万象,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当时的生活日用百科全书,被举为“天下第一奇书”。童年时代的鲁迅做梦都想得到一部(山海经》,但大人们根本不把一个小孩子的事当做一回事,他念念不忘的是《山海经)。那么,最终是谁满足了鲁迅的这个愿望?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默读课丈。
(学生默读课文,并将不理解的生字生词做好标记,教师巡视默读情况,学生读大屏幕上的生字生词。)
(三)深人研读,深情品味
师:谁能回答上面问题,同学们?
生: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
师:回答很正确。刚才通读全文时,你发现长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大家对长妈妈的情况作简要介绍,要从人物外貌、家庭状况和生活时代等不同方面去说。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长妈妈是鲁迅的什么人呢?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扇打开鲁迅童年的窗子,那里有另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尤其是讲美女蛇的故事的长妈妈,令他终生难忘。
生:阿长是一个连真实姓名也不为人所知的劳动妇女,她生活在旧时代,大约在清朝末年。长得又矮又胖,面皮发黄,长得一点也不好看。
生:她不认识字,没文化,是鲁迅家的保姆,还是一个寡妇。
师:假知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家也很阔气,你的父母也要给你安排一个保姆,那你愿意雇佣长妈妈吗?为什么?我们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如何?同意请长妈妈的为正方,不同意的为反方,请同学们开始准备。
(学生们热情讨论起来,教师参与讨论。)
正方1:长妈妈青年守寡,家里没有什么牵挂,会安心地照顾我。
正方2:她还会讲美女蛇、长毛等有趣的故事,我愿意让她做保姆。
反方1:她喜欢“切切察察”,唠唠叨叨,我顽皮时她会告状,我不喜欢她。
反方2:她睡相不好,睡觉时会挤着我,我可受不了。
反方3:她规矩太多,太麻烦!
反方4:她讲的“长毛”的故事虽然有趣,但也恰恰说明了她的愚昧无知。
(辩论气氛热烈。)
(四)合作讨论,理解意图
师:辩论会先暂告一个段落。看来还是反方占了上风啊。是啊,普迅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来写长妈妈的“缺点”和“错误”:饶舌、多事、睡相不好、讲究繁文缛节、愚昧无知。说到这儿,大多数同学都不愿意让她做保姆。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她是一个生活在旧时代的寡妇,从她身上似乎能看到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影子。可鲁迅又在文中赞扬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同学们怎样理解这一点?请大家分小组讨论。
生:因为长妈妈满足了鲁迅童年的一个最大愿望—买来一套《山海经》。
生: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长妈妈知道“我”的心,谁也没有长妈妈那么热心。别人也不会像长妈妈那样真心关心孩子,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所以,鲁迅先生怀着感激的心情说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是啊,因为曾经感动,所以不能忘记。书虽然印刷得不够精美,甚至很粗糙,但渗透着长妈妈对“我”的爱啊!
师:同学们,再看写长妈妈买《山海经》,作者故意不写她是怎样买到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故意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长妈妈买《山海经》的经过补叙出来,想想她怎样到处打听,她怎样跑书店书摊,她操了多少心?四人一小组,一人讲,其他同学补充,补叙时要加上长妈妈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数钱的细节描写。
(男女生各推选一名同学到前面补叙长妈妈买书的经过。)
师:通过补叙买书的经过,我们可以看出,长妈妈是真心真意关爱着我的人。尽管“我”以前有些讨厌和憎恨她,但这并不影响总体上对她的喜爱。特别是当“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买到以后,这种喜爱和敬佩的心情就更强烈了。
作者虽然写了长妈妈的一些缺点,但她身上热情、淳朴、善良、宽厚、仁慈的美德,更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作者运用的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这样写就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童。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还有很深的同情和内疚之情。
(五)情感体验,呼唤真情
师:普迅作品的叙事,用词的分寸感、层次感同他的语言风格是有机融合的,真可谓“豪华落尽见真淳,一语天然万古新”。读普迅的文章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之美、人格之美、思想之美和语言之美。通过反复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鲁迅语言风格的情感、韵味及其背后的精神魅力。《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朗读时要注意抓住关健词语和句子,读出作者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最后一段文字,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娓娓道来,学生激情吟诵。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地母的含义。)
师:反复吟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句话,中国自古就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说法。由这句话能体味出作者仰天长叹所体现的巨大情感冲击力,体味出作者的内疚与惭愧,体味出作者的感激、怀念和祝福。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学生谈对本节课的感受。
2.教师总结:人伦亲情忆故乡,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鲁迅,对故乡风物人情的眷恋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坎坷、历尽艰辛之时,鲁迅怀着满腔真情,写下了《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祈祷“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无名无姓的长妈妈,就这样走进了现代中国的文学画廊!
作业: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长妈妈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