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A(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A(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0 21: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义县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单元练习(一)
(第一单元A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 和适宜的温度。
2.空气是一种 ,氮气和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3.如右图所示的生态瓶中,包含生物因素中的动物有 、 ,植物有 、 ,非生物因素有 、 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叫 。
4. 为了保护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不被人类影响,人类建立了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6. 在研究蚯蚓对光照的选择的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 )。
A.光照    B.水分   C.土壤
7.菜市场卖的绿豆芽一般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的,这种绿豆芽与阳光下培养的绿豆芽相比较,( )。
A.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
B.叶子是黄色的,茎短小粗壮、绿色
C.叶子是绿色的,茎又细又长、绿色
8.下列食物链错误的是( )。
A.草→兔→狐狸    B.大青虫→小鸟→老鹰   C.树→蝉→螳螂
9.如右图的绿豆苗,茎都偏向右边生长是由于( )。
A.被风吹过去的
B.植物的茎向水更多的一边生长
C.茎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10.当我们把生态瓶中的小鱼增加一倍时,会发生的情况是( )。
A.小鱼浮出水面次数减少   B.小鱼浮出水面次数增加      
C.植物生长得更好
11.有的动物为了适应环境,需要每年换毛一次或几次,其作用是( )。
A.吸引别的动物  B.保温和保护自己 C.好看
12.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
A.越多越好 B.越少越好 C.要保持平衡
13.下列关于种子发芽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土壤的影响时,只能改变土壤一个条件,其他均要保持相同      
B.研究温度的影响时,选择的种子大小要基本相同     
C.研究空气的影响时,每组放入1颗种子在密封袋中
14.猫头鹰总是白天居住在洞穴中,晚上才出来捕食,这是受( )因素的影响。
A.光照   B.空气   C.温度
15.为了让生态瓶中的生物生存得更好,我们不应该( )。
A.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做生态瓶 B.要考虑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C.用消过毒的自来水来饲养
16.草原上的土壤板结,沙化的主要原因( )。
A.人类的过度放牧  B.长期的旱灾,赤地千里 C.草原狼的减少
17.制作生态瓶正确的顺序是( )。
①往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并等其成活。 ②放入小动物。
③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
④把写了本组组员名字的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18.仙人掌、香蕉树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它们的形态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说明
( )。
A. 环境和植物的形态特征没有关系 B.环境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
C.植物的形态特征会改变周围的环境
19.制作好的生态瓶,最适合将它放在( )。
A.桌子阴暗处 B. 墙角安全处 C.阳台通风处
20.各种动物都适宜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动物适宜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是( )。
A.丹顶鹤 B.企鹅 C.天鹅
三、综合实践题(46分)
21.连一连。(6分)
22.请从下列动植物中选择,组成三条不同的食物链。(6分)
青蛙 田鼠 鹰 蛇 水稻 麻雀 小草 蝗虫

23.小科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绿豆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水,请你帮他完成以下问题。(12分)
(1)该实验是 实验。
(2)在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时,改变的条件是 ,不变的条件是
(至少写出两个)。
(3)将两组都放在阳台上,每天定时 。
(4)实验结论: 。
24.小科为了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做了以下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实验材料:蚯蚓5条,有盖的盒子1个,吸水纸等。
实验步骤:
找一个长方体盒子,并且盒子不同部位亮度不同,在盒子底部铺吸水纸。
将5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并记录。
反复三次实验。
实验中不变的条件:蚯蚓数量、空气、水分、土壤
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光照
实验记录: 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待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 待在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
1 0 0 5
2 0 0 5
3 0 1 4
(1)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蚯蚓的生存是否需要( )。
A.水 B.光照 C.土壤
(2)通过实验记录可知,5分钟后大多数蚯蚓将会在( )。
A.黑暗一端 B.中间 C.明亮一端
(3)通过实验发现,蚯蚓( )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A.适宜 B.不适宜 C.无法判断
(4)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
A.所有动物都喜欢阴暗的环境 B.蚯蚓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
C.蚯蚓会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
25.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根据此图回答问题。(8分)
(1)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共有( )种生物。 A.6 B.5 C.4
(2)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青蛙,那么短期内出现的现象是( )。
A.蜘蛛的数量保持不变
B.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C.蝗虫会大量繁殖
(3)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最终会流向( )。
A.食虫鸟 B.蛇 C.蜘蛛
(4)食物网中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吃与被吃 B.互相竞争 C.互相利用
26.材料分析题。(6分)
水葫芦
水葫芦正式名为凤眼蓝,也叫水浮莲。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水葫芦的根系非常发达,为了能浮在水面上,它的茎中间有一个气囊,里面充满空气。
水葫芦虽然有一定的净水功能,但由于它的繁殖速度极快,如今这种浮生植物已经泛滥成灾,被称为“绿色污染元凶”。水葫芦能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它的大量繁殖不仅造成了河流堵塞等危害,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它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它死后的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从生态系统构成考虑,水葫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动物 B.植物 C.非生物
(2)当水葫芦大量繁殖时,生态系统也会失去 。
(3)下列处理水葫芦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用水葫芦喂养生猪等动物
B.将水葫芦打捞后堆肥
C.把这些水葫芦运输到其他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