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选择题
●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七下P88—91 识记
1.(2012·山东菏泽)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中,朱元璋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 )
A.废除宰相制 B.大兴文字狱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答案】A
2.(2012·广东深圳)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答案】C
3.(2012·重庆)“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乾隆帝
【答案】A
4.(2012·湖北随州)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 )
A.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君主同情大臣
【答案】A
5.(2012·江苏泰州)明朝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
A.实行三省六部制 B.创立科举制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军机处
【答案】C
6.(2012·山东莱芜)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 )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答案】A
7.(2012·广西南宁)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 ( )
A.废除行中书省 B.设立锦衣卫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答案】C
8.(2012·山东青岛)2003年明太祖的陵墓——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 ( )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六部
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④大兴文字狱
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A
9.(2012·广东深圳)体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制度或措施是 ( )
①禅让制 ②宗法制 ③郡县制 ④三省六部制 ⑤废丞相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D
10.(2012·青海)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 )
A.秦朝 隋朝 B.秦朝 唐朝
C.秦朝 宋朝 D.秦朝 明朝
【答案】D
二、材料解析题
1.(2012·湖南娄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见右图)
材料二 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
材料四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意为:秦以来各朝君主都没有吸取“秦设相"的教训,都跟从设立,结果影响君主,原因是他们“擅专威福”。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和地方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什么影响?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
(3)仔细观察材料三,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行政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该时期,为了加强对今西藏的管理,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4)由于材料四的认识,明朝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古代中国的各朝代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
【答案】(1)中央:设三公;(太尉、御史大夫、丞相)(1分)地方:实行郡县制;(1分)
(2)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1分)颁布推恩令等等;(1分)
(3)行省制;(1分)宣政院;(1分)
(4)废丞相;(2分)
(5)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3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