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金属材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知道合金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納推理方法。
教学重点:铁合金、铜合金
教学难点:合金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自学、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复习: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有关金属的物理性质和一些金属之最的相关知识。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给予正确评价。
引入新课
为什么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但由这些金属组成的金属材料可达几千种呢?
【讲述】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仅有的这些纯金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技术现代化的需要。如制造飞机机翼的金属材料要求质轻而坚硬,纯金属铝虽然质轻但较软,如果向铝中加入镁、铜、锰等金属,就能制得质轻而坚硬的硬铝(即铝合金)。
【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合金的形成、定义。
合金:就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介绍】 生铁和钢的有关知识。
铁合金包括:生铁(含碳量2%—4.3%)和钢(含碳量0.03﹪—2﹪)
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硬度越小。
【设问】 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是否相同?
【实验探究】 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
【归纳总结】 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比较: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性能上发生了改变,说明物质的组成的改变会使其性能发生改变,合金的用途比纯金属的用途广得多。
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大、熔点比纯金属低、耐腐蚀性比纯金属好、机械加工性能变好了。
【多媒体展示】 出示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并展示常见的合金图片及其应用。
【讲述】合金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的金属和合金一直在不断地被发现和应用。例如,钛和钛合金就是近30年来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材料。
常见的几种合金:
①铁合金包括:生铁(含碳量2%—4.3%)和钢(含碳量0.03﹪—2﹪)
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硬度越小。
②铜合金包括: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白铜(铜、镍合金)
③铝合金、钛合金、金合金(18k黄金、18k白金等)
【展示】 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的有关资料。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尤其是抗腐蚀性能非常好,即使把它们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其抗腐蚀性能远优于不锈钢,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课下拓展】 阅读教材“化学·技术·社会——形成记忆合金”。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的金属材料。认识了金属具有很多物理共性,如常温下均为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知道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在考虑物质用途时,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懂得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能制得合金,其性能会发生改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其组成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巩固新知】当堂训练(播放课件)
练习:
1、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生铁 B、不锈钢 C、四氧化三铁 D、球墨铸铁
2、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含碳量:生铁>钢 B、含铁量: 生铁>钢
C、地壳中含量: Al钢
3、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是利用铝合金的( )
A、不易腐蚀 B、硬度较大 C、熔点较低 D、导热良好
4、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人体骨骼中缺少下列元素的 ( )
A、Ca B、Na C、Fe D、K
5、铝和铁相比,具有哪些优良的性质?
答:铝的密度小,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更强的抗腐蚀性; 铝还能和其他金属形成各种优良性能的合金。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可归为同一类回收,它们属于( )
A、金属或合金 B、氧化物 C、非金属 D、白色垃圾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B、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C、物质的用途完全由其性质决定,与其他因素无任何关系
D、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制成的。
8、考考你
有些不法分子常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你能想办法用简易的方法鉴别吗?
完成达标训练题,当堂订正。
课堂作业:课本P8-9页 4、 5、 6
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属材料
(第二课时)
什么是合金?
2、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
3、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
4、我们常用的合金有哪些?
5、哪些合金最有前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