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练习
1、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
①选用大光圈 ②选用小光圈 ③选用平面反光镜 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上 D、反光镜上
4、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
A、“上”和“6” B、“下”和“9” C、“上”和“9” D、“上”和“6”
5、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6、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为了进一步对该细胞进行观察,应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则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为(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7、取用安装有镜头的显微镜时,如果只用一只手握住镜臂,将易滑出、跌落、损坏的是( )
A、目镜 B、物镜 C、标本 D、反光镜
8、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在一条直线上的结构是( )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9、下列部件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 )
A、反光镜、目镜 B、物镜、目镜 C、遮光器、镜筒 D、转换器、光圈
10、要除去目镜上的灰尘,擦拭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纱布 B、绒布 C、擦镜纸 D、手绢
11、有四位学生进行如下操作: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观察细胞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丙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甲、乙、丙 B、乙、丁 C、甲、乙 D、乙、丙
12、实验课上,小柯在低倍镜下看清某种细胞结构后,将显微镜轻移到小妍面前给她看,而小妍看到的却是较暗的视野,她首先应操作的是(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
1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从侧面看物镜并旋转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下降。从侧面看物镜的目的是( )
A、使物镜降到能看清物像 B、使物像对准光源 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伤 D、防止污染镜头
14、在用低倍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下图所示。你认为 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
请你指导另一位同学操作以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你指导的是 同学,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解析:
1、解析: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数目就越少;反之相反。 答案:A
2、解析:大光圈使光线透过的较多,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因此光线过暗时应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答案:C
3、解析: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转动目镜,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就在玻片标本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则污点就一定在物镜上。 答案:B
4、解析: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所以看到的物像分别是“上”和“9”。 答案:C
5、解析:由低倍镜头(10倍)换成高倍镜头(40倍),看到的细胞就放大为原来的4倍,数目相应减少为原来的1/4,即在低倍镜下能看到8个细胞,在高倍镜下只能看到2个细胞。故选B项。 答案:B
6、解析: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本题中若要将物像移至中央,中央在视野中淋巴细胞的左下方,根据像与物移动方向相反的原理,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应为右上方。 答案:A
7、解析:目镜与镜筒之间没有螺纹连接,容易滑出。 答案:A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丙 甲 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或乙 换用凹面镜或选用大光圈/丁 调节细准焦螺旋)(选择其中一项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