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的大红鱼》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黑眼睛的大红鱼》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26 21:2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眼睛的大红鱼(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黑眼睛的大红鱼》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其内容大意是:在大海深处的一个小角落里,生活着一群小鱼。其中一条是黑色的,其余都是红色的。一天,一条凶恶的虎头鲨吃掉了所有的小红鱼,只有小黑逃掉了。孤单的小黑在大海里游着,他看见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也看到了一条小红鱼。小黑想了一个办法,让所有的鱼团结起来,密密地游成一条大鱼,他来当眼睛。大鲨鱼们看到了这条黑眼睛的大红鱼,都吓得逃开了。这篇童话故事浅显易懂,描写生动形象,极富儿童气息。学生在故事中得到乐趣的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二、教学对象
此项课程适用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者应该具备并有简单的计算机知识及上网经验。
三、教学策略与教法分析
采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教学氛围。充分体现教学双重开放性,加强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的欲望,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获取;表达自己的观点;自行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力求使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1.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直观的画面,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引入海底的优美意境之中。
2.通过自主、合作、探研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海底世界的新奇。
3.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感知欲望。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小黑如何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
四、教学媒体环境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
软件:演示软件、素材资源等
在接入Interent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授课。利用网络视频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把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内容在网页上提供给学生,并把这些内容按一定的关系进行链接,使学生可以明确的运用多种途径寻找各种素材,完成学习。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读、思、查、议相结合,理解感受课文主要内容。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①学习如何与小组成员协作学习。
②通过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掌握信息的查询搜集方法,并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目标
①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向往,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勇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②通过协作学习,感受与他人共同学习、交流的情感、乐趣。培养协作意识、协作精神。
六、教学重点、难点
应用网络多媒体,学生自主搜求信息资料,感受海底世界的新奇,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向往,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
七、教学媒体一览表
媒体类别使用序号知识点媒体内容媒体作用使用方式使用时间资料来源多媒体1回顾课文导入新课出示小红鱼快乐生活、虎头鲨吞食小红鱼、小黑孤零零的在海里游的情景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的情感。教师操作,学生思考2分钟自制多媒体2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这一段的重点句子共同学习这些句子,体会海底生物的的神奇。教师操作学生体会8分钟自制多媒体3整体感悟第4自然段媒体出示配乐海底世界场景,发挥学生想象,感悟海底生活的美好。教师学生共同操作 6分钟自制多媒体4学习10.11自然段演示这两个自然段的场景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小黑的办法,体会小黑的聪明才智。教师学生共同操作 5分钟自制多媒体5想象小黑孤零零的在海里游的情景体会小黑遇到的各种情景,发挥想象教师操作学生想象 2分钟自制多媒体6作业提供网站课外阅读教师操作,学生完成2分钟自制
八、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过程流程时间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调动兴趣 2 分 钟【导语设计】 同学们,请大家齐读课题(学生齐读)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的自然段,现在我一起来回顾一下。师生回顾1-3自然段课文后,师问:这时,它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并把小黑看到的用铅笔做上你喜欢的记号。 观看多媒体课件,回忆1-3自然段内容。 边读边划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 入境想象 美读感悟 15 分 钟(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生读完后,师问: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师接着问:小黑都看到了哪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你们能划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吗?过渡: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勾划出小黑在海底看见的情景的句子。 出示幻灯片,师问:它们怎么稀奇古怪呢?谁来说说?(1)当学生说出“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一般的水母,” 师述:你能想象水母的样子吗?师引导:你们都吃过果冻,想象一下水母的身子像果冻,那一定是……师归纳:是啊,你彩虹果冻一样,身子软软的,泛着七彩颜色,多可爱,多奇妙!谁来读读描写水母的句子,让我们体会到这水母的可爱,奇妙!(2)还有谁说海底的生物怎样稀奇古怪?师:谁来学学龙虾的动作。教师观察学得像的学生, (3)师过渡:海底不仅有七彩的水母,怪物似的大龙虾,还有更稀希古怪的东西呢?那就是怪怪鱼,直接点名读写怪怪鱼的句子。(4)师过渡:海底的岩石上长着什么?师问:读了这个句子,你觉得这海底的海草怎样?师述:那你就甜甜的、美美的地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海草的漂亮。(5)师述:小黑在海水中游啊游!还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呢?谁还愿意说?学生回答,看第二句,比较句子。请大家自由读这两句话,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为什么?(6)师小结:课文里的原句把鳗鱼的长写得具体有趣,把海葵比作粉红色的棕榈树,把海葵在海水里摆动的样子比喻成棕榈树在风中轻轻摇动,多么具体生动啊!给我的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更加感到海底世界的奇妙。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一句吧,体会一下海底生物的奇妙,齐读。 1.生回答中心句:“大海里有许多奇妙……的东西”2.勾画出小黑在海底看见的情景。 学生说出透明的,软软的,滑滑的。指名读,女生读。 学生回答。 指名读。男生读。 指名读,评读,小组读。 学生回答,并读描写海草的句子。 学生个别读句子。小组比赛读。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齐读句子。 这是一课中语言训练密度较大的一环节,教师让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一句句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神奇的海底世界写具体写生动的,感受到神奇、自由自在的海底生活是多么美好。 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欲望,通过朗读来感受海底世界的新奇。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