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小说复习
人物形象
本课内容:
1、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地位作用;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3、高考命题的思路;
4、辨析小说人物形象与写人叙事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区别。
一、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地位
作用(反映主旨)
1、个性特征
2、形象意义(社会特征)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关键:抓住有个性的地方分析。
●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对话、内心独白)
3、动作描写(最主要的、特殊的)
4、心理描写(我觉得……;我感到……;旁白)
5、细节描写(抓住精当的细节)
●侧面描写
三、高考命题的思路
1、分析形象:借助手法分析个性特征,揭示意义。
2、概述特征
3、鉴赏评价
注意事项:
任意拔高;无中生有;以偏概全
四、辨析小说人物形象与写人
叙事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区别
1、小说:以形传神,细致描写。
2、散文:真人真事,侧重写意。(神似:气质性格、精神面貌)(白描:粗线条勾勒,讲究神似)
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
平易近人。他留着浓黑的胡须,
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
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
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
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或者倒可以说,
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
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和许
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
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
重要的标志。
——《琐忆》
他只要出门,哪怕天气很好,
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
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
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
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
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
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
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
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
衣领里。他戴墨镜,穿绒衣,
耳朵里塞着棉花,每当他坐
上出租马车,一定吩咐车夫
支起车篷。
——《装在套子里的人》
别里科夫:守旧、反对
所有新生事物。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
面若中秋之月,
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
眉如墨画,
面如桃瓣,
目若秋波 。
贾宝玉
王熙凤出场时,作者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手法,正当贾母说多配一料丸药时,“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未曾迎接客!’”。而其它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
在林黛玉看来,此人实在是放诞无礼。但这恰恰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刻划出她性格中泼辣的一面。她深受贾母的宠信,除了贾宝玉,贾府再无一人敢在贾母面前如此说笑。正因为万千宠爱集一身,所以才敢如此恣行无忌。
《守财奴》独白
妻子死后,要把财产分给女儿,葛朗台说:“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
突出他贪婪的个性。
《守财奴》
抢夺梳妆匣:像老虎一样
“纵、扑”,动作与年龄不符。
心理描写
(我觉得……;我感到……;旁白)
作品结合情节的发展,结合人物的行为来描写心理,是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心理描写又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的行为变化又在心理描写的过程中得到解释。
柯瓦连科从后面一把揪住他的领子,只一推,
别利科夫就滚下楼去,套鞋碰着楼梯啪啪地响。
楼梯又高又陡,他滚到楼下却平安无事,他站
起来,摸摸鼻子,看眼镜摔破了没有?正当他
从楼梯上滚下来的时候,瓦莲卡和两位太太刚
好走进来;她们站在下面看着──对别利科夫
来说这比什么都可怕。看来,他宁可摔断脖子,
摔断两条腿,也不愿成为别人的笑柄:这下全
城的人都知道了,还会传到校长和督学那里──
哎呀,千万别惹出麻烦来!──有人会画一幅
新的漫画,这事闹到后来校方会勒令他退职……
——《装在套子里的人》
葛朗台是十足的拜金主义者。除了占有金子,
他不知道人间还有别的什么幸福。葛朗台的贪欲
具有极大的爆发力。
如:看见梳妆匣时,瞪着金子的眼光;
咽气之前竟能做出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
的十字架抓在手里。
《守财奴》
侧面描写:秦罗敷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
——《陌上桑》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必须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阿Q——个性化形象
鲁迅与果戈理同名小说《狂人日记》之比较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揭露封建制度的吃人
本质,呼唤年青人站起来拯救未来。
——“中国式”受封建迫害者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在于揭露沙俄时代封
建统治制度对人的迫害,对小人物表示同情。
——“农奴制社会”受迫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