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6题;共24分)
1.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及汉字书写全正确的一项( )
A.谀辞(yú) 凌驾 气冲斗牛(dǒu) 味同嚼蜡
B.襁褓(qiáng) 睿智 恪尽职守(gè) 不言而喻
C.田圃(bǔ) 潮汛 强聒(guō)不舍 一代天骄
D.狡黠(jié) 隔膜 五行(háng)缺土 断章取义
2.对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整顿,整理)
B.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C.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D.“长官,他本来是开玩笑,把烟卷戳到狗的脸上去;狗呢——可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地步)
3.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诗集《繁星·春水》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冰心,该诗集的内容大致有: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B.及时雨宋江被发配江州,一日无事,上浔阳楼喝酒,乘着酒兴题诗。黄文炳发现宋江题的反诗,向知府告发,宋江被打入大牢。
C.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的简·爱将包裹落在马车上,她一路乞讨,历经磨难,最后晕倒在圣·约翰的家门前,被圣·约翰救下。
D.鲁滨逊第四次出海流落到一个荒岛。有一次他从野人部落里救出了两个逃跑的俘虏:一个是“星期五”,一个是西班牙船长。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设问)
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
C.白求恩同志的医术难道不高明吗? (反问)
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
5.下面对课文《岳阳楼记》中的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被贬职外调的官员和诗人大多在此相会,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没有区别吧?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想起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诬陷诽谤,眼前景物萧条,感慨至极而心中悲伤。
C.“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此时)登上岳阳楼,就心神畅快,荣辱都被丢开,在轻风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D.“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现滕子京虽被贬官,但上任后积极有为,仅一年就取得了成就。
6.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 。(《野望》)
(2) ,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3)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
(4)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5) ,志在千里。(《龟虽寿》)
(6)柴门何萧条, 。(《梁甫行》
(7)《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 , , ”。
二、阅读理解(共2题;共41分)
7.阅读下面的文言立.回答问题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日:“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日:“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词。
①既阕 ②款扉扣之
(2)下列加下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的是( )
A.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精于指法
B.邻媪闻之 孤之有孔明
C.以弹絮为业 以君为长者
D.吾夫存日 夫专诸之刺王僚
(3)翻译下面句子。
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4)乔山人听了邻媪的话,会慨叹什么呢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的雨燕去了哪儿
①“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死亡的时候。”《阿飞正传》中的这句台词哀戚动人,令人难忘。
②雨燕就是现实生活中最接近“无脚鸟”的一种。雨燕属的学名apus就来自希腊语的apous,意为“无脚的”。其实,它当然有脚,但四趾向前的特殊生理构造使其无法抓握,因此除了筑巢、生产、育雏以外,它的一生几乎都处在飞翔中。或许正是这种一生展翅不落地的特质,让它被如此命名。
③不同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家燕,雨燕体形更大,羽毛呈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它翅膀狭长,单翼的长度几乎相当于体长的两倍,飞在天上就像挂了两把镰刀。相比于飞行时尾巴总是剪刀状张着的家燕,雨燕的尾巴在飞行时总是收成一束,只有在需要调整方向时才打开。因此它飞得高,飞得远,速度还极快,每小时可达110公里,是鸟类中不折不扣的“飞行家”。
④隶属于雨燕目雨燕科的北京雨燕又有着更加特别的光环——它在北京首次被发现,由此得名。1870年,英国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采集到第一只雨燕标本,将其命名为Apus apus pekinensis,即普通雨燕北京亚种。就像名字一样,北京雨燕生活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俯瞰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⑤为什么会是北京?这和这座城市的历史分不开。作为历朝历代的古老都城,北京有着其他小城市没有的高大建筑群,它们是最适宜雨燕筑巢的地方。每年3月底,雨燕飞抵这里,繁殖、育雏,再于当年8月初离开,前往南方过冬。在颐和园、雍和宫、天坛、前门等地的高大古建筑物上,它们筑巢繁衍。清晨日暮时分,大片雨燕倾巢而出,与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相映成趣,成为古老北京的标志景观。
⑥但近些年,北京雨燕仅剩几千只的新闻不时现诸报端。这种和北京城相伴相生的物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妮妮”的原型越来越不常见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人介绍,北京雨燕的数量一直没有确定的说法,一方面,之前并没有进行过北京雨燕的整体数量调查;另一方面,调查手段、技术手段、时间段和观测地点的选择都会影响调查的结果,采取不同方式调查出的数据差异很大。
⑦比较常见的说法是随着北京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很多古老建筑消失不见,北京雨燕找不到适宜的落脚地,因而数量越来越少。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调查发现,北京雨燕在现代建筑中的分布也很多,只要楼体够高、有屋檐结构,雨燕就可以筑巢,它们正在适应城市的变迁。城市化的脚步不可逆,但改善影响雨燕生活环境的人为因素,比如人工绿化、悬挂巢穴、提供食物等,有助于其种群数量的增加。
⑧很多野生动物属于环境指示物种,比如青蛙的数量可以反映水体健康状况,雨燕也是如此。它以昆虫为主要食物,雨燕多说明昆虫多,昆虫多说明基础生物量多,物种多样性好。
⑨北京有四百八十种左右的鸟类,数量之多在全世界的首都中屈指可数。飞翔的生灵们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成员,需要用心守护。2015年,中国观鸟会调查过,佩戴他们定位仪的13只北京雨燕一路飞到了南非越冬,又在次年三月循相似路线返回北京颐和园繁殖。迁徙路线单程距离约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约为3.8万公里,不愧“飞行家”名号。北京雨燕年年往返,不曾失约于古老都城的春天。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介绍了雨燕哪两个方面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3)第④段中划线的“由此得名”的“此”具体指代什么?
(4)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北京的雨燕去了哪儿”有哪些含义。
三、综合表达(共2题;共35分)
9.阅读下面的漫画,先用一句话描述画面内容,再谈谈漫画给你的启示。
10.综合性学习。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2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你校准备开展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4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
日期 国家级纪念日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30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
12月4日 中国国家宪法日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小明同学参加公祭日活动后,非常气愤地发了一条微博:“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如果请你在小明的微博上留言劝说他,你将怎么说?
(3)某班要以“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需要引用一句古诗,请你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清·康有为)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屈原)
D.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清·黄遵宪)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A
6.(1)山山唯落晖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浅草才能没马蹄
(4)绿叶发华滋
(5)老骥伏枥
(6)狐兔翔我宇
(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1)已经;门
(2)C
(3)我弹了大半辈子琴,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知音。
(4)真是知音难觅呀!
8.(1)引用经典台词,引出说明对象;增强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外形特点和飞行特点。
(3)北京雨燕在北京首次被发现。
(4)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更好地说明了雨燕的飞行特点。
(5)一是指北京的雨燕数量减少了,二是指北京的雨燕每年都迁徙到很远的地方。
9.一只手捧着一株面带笑容、充满生机的小花儿。告诉我们花草虽然弱小却充满生机,需要大家呵护尊重。一切弱小而美好的生命都需要我们的呵护尊重。
10.(1)不为记恨杀戮,是要警示未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小明同学,我们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再说,如果“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不是又要有战争发生吗?所以,呼吁全社会的人们珍惜和平,才是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你说呢?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