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
备教材内容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82~84页例5、例6及相关习题。
2.教材82页的情境图呈现了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及相关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例5编排的是前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小正方体木块为素材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第二个层次以计数器为素材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例6编排的是后两个层次:第三个层次是数直观结构化的小正方体木块,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数的组成并表达出来;第四个层次让学生在更为抽象的计数器上表示数,使学生对照小正方体木块图,直观地感知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3.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呈现数一数、圈一圈、整理数位顺序表几个环节,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数位的意义和作用,为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和大数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备已学知识
1.数数,数的顺序、组成。
2.1000以内数的认识。
3.用算盘和计数器表示数。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算和交流。
2.能够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在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培养运用分析、推理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备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各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数位顺序。
备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认识计数单位“万”(了解)
问题导入 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木块?(教材82页例5)
过程讲解
1.看图获取信息
图中共有10个大正方体木块,每个大正方体木块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木块组成的。
2.数出木块的数量
要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木块,可以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九千时,再增加一千是10个一千,10个一千就是一万。如下图:
图中一共有一万个小木块。
3.认识计数单位“万”
“万”是计数单位,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用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九千时,再增加一千是10个一千,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一万。“千”和“万”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
难点点拨 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数位是指组成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而计数单位是指每个数位所表示的数值的大小。
4.数位顺序表的制作
(1)认识数位。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分别有个、十、百、千、万,这些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 叫数位。
(2)制作数位顺序表。
根据数位的顺序,用表格的形式把这五个数位表示出来,它们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因为还有比万位高的数位,所以万位前面用省略号表示。如下表:
重点提示 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同。如千位上的“3”表示3个千,而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
数位顺序表
……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归纳总结
1.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知识点二 万以内数的组成(理解)
问题导入 有多少颗星星?(教材83页例6)
过程讲解
1.明确数星星的方法
要数出一共有多少颗星星,先一百一百地数,10个100就是1000,再把1000颗星星圈一个圈,圈几个圈就有几千颗星星,最后与剩下的星星颗数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颗星星。
2.数出图中星星的颗数
1000颗 1000颗 458颗
2个一千是二千,与四百五十八合起来是二千四百五十八,有二千四百五十八颗星星。
3.万以内数的组成
把二千四百五十八这个数用小正方体木块摆一摆。如下图:
2个一千 4个一百 5个十 8个一
是二千 是四百 是五十 是八
这个数是由2个千、4个百、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4.在计数器上拨出小正方体的数量
(1)拨千位上的珠子:二千,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2个珠子。
(2)拨百位上的珠子:四百,在计数器的百位上拨4个珠子。
(3)拨十位上的珠子:五十,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
(4)拨个位上的珠子:八,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8个珠子。
如图所示:
方法提示 用计数器表示数,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拨几个珠子。
归纳总结
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备教学资料
数位与位数
认数时,我们常常说到“数位”和“位数”,有的小朋友不太清楚“数位”和“位数”有什么不同。“数位”和“位数”说起来只是“反一反”,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目前,我们认识的数位从右边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
例如:在9085这个数中,5占的数位是个位,0占的数位是百位。你知道9和8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吗?
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例如:3005中的“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3050中的5在十位上,表示5个十;5003中的“5”在千位上,表示5个千;3500中的“5”在百位上,表示5个百。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个数。比如9只含有1个数位,所以9是一位数;25含有两个数位,所以25是两位数。同样道理,1234含有四个数位,是四位数;10000是五位数。
如果一个数是五位数,那么它的最高位就是万位。如果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那么这个数就是四位数。
由此可知,数位和位数虽然意义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数位和位数的这种关系来检查读数、写数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