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练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4页7-11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并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进一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培养符号意识。
3、 使学生在运用简单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表示数量关系,又可表示运算结果。
教学过程:
一、梳理旧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相关的内容。
指名说
2、出示思维导图,共同复习。
二、聚焦问题,突破重点
1、游戏,猜猜老师的年龄。
师:你能猜猜老师的年龄吗?
你们之所以猜的年龄数不同,是因为时老师的年龄对你们来说是未知数,可以用什么表示?未知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在老师的年龄这个问题上,X的取值有范围吗,你看着时老师的样子,能不能说一说,X不能表示哪些数,
在游戏中理解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在具体情境中,未知数的取值通常有一定的范围。
2、猜儿子年龄
师:是我儿子,你知道他的年龄吗?又是一个未知数,怎么表示呢?还能用X表示吗?仔细看看我是怎么表示的,出示:X-27。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x-27表示了我和儿子年龄的数量关系,同时表明了儿子的岁数。可见,字母式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又能表示运算结果。
当老师30岁时,儿子几岁?老师31岁呢?老师32岁呢?仔细观察两个人的年龄,什么东西在变,但什么东西却始终不变?体会年龄在变,但他们的年龄差,也就是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却始终不变。
3、猜猜她是谁,
师: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位嘉宾,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x-1,猜猜他是谁?学生猜,并说说猜的依据。
师:他和我的社会关系能确定吗?但是什么东西能确定?再次体会年龄差能确定,也就是数量关系能确定。
4、如果一开始儿子的年龄用X表示,那么我的年龄该怎样表示呢,他的年龄呢,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1) 我的年龄怎么表示?刚才是X-27,现在为什么是X+27呢?
师:虽然x表示的含义不同,年龄的表示方法也不同,但是我们之间的年龄差,也就是数量关系始终不变。
(2)嘉宾的年龄呢?他的年龄刚才是X-1,现在为什么变成X+26了呢?
小结:X发生了变化,其他人物的年龄的表示方法也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什么东西是始终不变的?对年龄差,也就是人和人之间年龄的数量关系是始终不变的,未来我们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相关的内容,我们只有在变化当中去抓住不变的东西,才能掌握的更透彻。
三、巩固练习
1、第7题:说说下面每个式子表示的意义。
(1)育才小学五年级同学植树78棵,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x棵。78+x表示什么?
(2)学校买来9个足球,单价是a元/个;又买来b个篮球,单价是25元/个。9a和25b各表示什么?9+b和9a+25b呢?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讨论。
小组展示
2、第8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每个三角形中角3的度数,
(1)∠1=a°,∠2=b°。
(2)∠1=a°,∠2=a°。
(3)∠1=a°,∠2和∠3相等。
想一想,要求出角3的度数,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这里隐藏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请你独立完成导学单第八题。
指名板演并讲解
师:(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1和∠2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什么角?
(3)第三题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1是等腰三角形的什么角?
3、第9题 先写出公式,再把数值带入公式计算。
(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5cm,高2.4cm,求它的面积。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2dm,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3)求长15m、宽8m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要求:请你先想想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书写格式,再完成导学单,请每组的2号组员写在白板上。
(2)指名一人展示并讲解思路。
说说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要注意什么?
四、联系实际,拓展提升
1、第10题
根据数量关系,在表中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每天修的米数 修的天数 一共修的米数
t 150
18 c
a t
单 价 数 量 总 价
a x
a c
x c
(1)说说单价,数量,总价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给你其中的两个量,你会计算第三个量吗?思考、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2)每天修的米数。修的天数、一共修的米数,这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内说一说。
每天修的米数,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也叫工作效率。修的天数,也叫工作时间。一共修的米数,也叫做工作总量,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再说一说。
已知其中的两个量,你会求第三个量吗?讨论、交流
2、第11题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数量关系还有速度、时间和路程,你能说一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1)求路程的公式可以写成:s=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利用上面的公式求出这辆汽车3.5小时行驶的路程。
在导学单上完成第2小题,
交流。
3、思考题
先找出下表中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
(1) 学生完成导学单,小组内交流
(2) 指名全班交流
1 2 3 4 5 …… n ……
2 4 6 8 10 …… ……
1 3 5 7 9 …… ……
1、观察第1行数,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 ,第一个数是 ,第二个数是 ,第三个数是 ,第五个数是 ,第n个数
是
2、观察第二行数,第一个数是2,第二个数是 个2,第三个数
是 个2,第五个数是 个2,第n个数是 个2,
也就是 。
3、观察第三行数,第一个数比2少1,第二个数比 个2少1,第三个数比 个数少1,第四个数比 少1,
第5个数 , 第n 个数 ,
也就是 。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