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美术《运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美术《运动》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3-05-26 23:04:10

文档简介

第13周第6课时总第13课时
运动
一、复习导入
欣赏雕塑作品《搏》,由学生介绍作品所运用的造型手法,即作品呈现的视觉感受。
老师小结:夸张、简化的具象变形手法,呈现出你争我赶的拼搏场面,速度感强烈。
雕塑作品《搏》
二、几何化变形
进一步对《搏》进行简化,用几何形概括地画出运动的速度感。雕塑作品《搏》
三、抽象造型
1.将弧形的人的身体简化为圆弧形,画面即变成了多个圆的形体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
①画面整体造型:抽象造型,即看不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
②有规律的圆环形体,垂直地面的多个重复出现,大小、粗细变化,造成了滚动的运动感和节奏感。
2.学生解析雕塑作品《五月的风》:水平圆环形体的叠加,以立轴为中心,稳定,同时具有上升的运动感。
小结:在抽象的作品造型中,几何形体同样能营造出运动感,如圆环形体竖放时,给人以滚动的运动感,而平行上升的圆环形体则给人以升腾的感受。
3.展示多幅由直线形体组成的抽象雕塑,让学生感受,并分两组讨论:直线形体怎样处理能较好地表现运动的感觉?
小结:直线形体与地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时,运动的感觉较强烈,发射状的线形和体面均能产生运动感。
将《搏》变形后的抽象造型的草图
雕塑作品《五月的风》
《无题》等抽象造型的雕塑4幅
四、练习尝试
运用橡胶泥,尝试用抽象的造型手法做一个表现运动的小雕塑。(以小组为单位)
展示学生作品,对能进行抽象造型的作品多予以鼓励和启发,同时关注没有理解抽象造型手法的学生作业,通过对比,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抽象造型。
五、课堂总结
雕塑是一种立体的艺术,具象写实的雕塑,可将生活中的形象立体地真实地再现;而具象变形的雕塑则是作者对生活中的美更强烈地进行诠释;抽象造型的雕塑作品让我们有了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