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10章 水中生物(1)复习(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10章 水中生物(1)复习(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1 09:1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
年级 七 学科 生物 教师 任教班级 1、2、3班
课题 复习第10章 水中的生物(1)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知道鱼类、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会探究鱼类、河蚌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教具:
重点难点 会探究鱼类、河蚌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把第10、1章节的内容快速看一遍二、巩固提升【自主 合作 探究】 独立完成下面的填空。第10章 水中的生物水中常见的动物种类有鱼类(如:鲫鱼 带鱼)、 动物(如:珊瑚 水母)、节肢动物(虾 蟹 蜘蛛 蜈蚣)、软体动物(如:河蚌 蜗牛 乌贼) 、两栖动物(如:青蛙 大鲵)等,其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节肢动物。鲫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行 线,它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它和神经相连,有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的作用; 背部深色渐变到腹部白色, 有利于躲避敌害。鲫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它游泳时靠尾鳍和躯干的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胸鳍和腹鳍有平衡身体的作用; 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鲫鱼的身体可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鳃盖后缘以前是头部,中间部分是躯干部,肛门以后是尾部,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鱼体内的鳔, 能够调节鱼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使鱼可以停留在不同的水层。四大家鱼: 鱼、草鱼、鳙鱼和鲢鱼,把它们混养殖在一个池塘里,可以充分利用水域的立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多养料,以达到高产的目的。4、河蚌用鳃呼吸,以 足运动等适应水中生活的结构特点,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物形成的,当河蚌的外套膜受到砂粒或异物刺激时,会分泌大量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便逐渐形成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三、课堂小结同组互改,检查纠正错误四、课堂检测:同步练习和补充习题上的题目看看有没有不懂的。不懂的提出来。五、作业:作业纸12板书设计: 讨论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