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我们去旅行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2课《我们去旅行》。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 、预期效果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呈现的内容包括一段导语、照片、作品图例及提示文字。
本课设置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是观察性绘画。活动二,教材表述为:收集整理旅行景点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一个《我们去旅行》的集锦本。
我要执教的是活动二。通过对教材的研读,我认为活动二的编写的意图,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方面,在活动中学习版面设计的简单方法。,
我将活动二调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归纳分类,整理景点资料,。第二课时,制作集锦本。我将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课改核心观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主,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课标对本领域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要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基于以上认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简单的版面设计形式表现景点,集体合作制作集锦本。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拼摆和比较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美术活动中,感受版面设计的视觉美,体会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版面设计的简单方法。
教学难点:版面设计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对五年级学生是有吸引力的,但如何让兴趣化为动力,并上升到能力, 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有效组织。
学生的先前经验的具备,对本课学习打下初步基础,但对版面形式的学习还是未涉及的领域。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对于老师的教学策略和组织实施提出了挑战。
三、教法学法
教法:
我主要采用抓住制作集锦本的核心问题----版面设计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美,采用示范、引导、演示、分析的教法。学法: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评价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通过在集体中和人沟通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实践的快乐。
以上教学法的选择,主要是希望突出视觉体验,体现学科特色;凸显领域目标,重在实践操作;彰显学生地位,体验成功的幸福。
四、教学过程
我执教的是活动二的第二课时:制作集锦本。
下面我来说说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图片导入,明确任务。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所以,开课就彰显学科文化,用精美图片直接引导学生直奔主题。
(二)版面设计,引导分析。
这一环节是这节课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的部分。为有效解决重难点,分两步走。
1、 封面
通过多媒体演示排列组合的方式,解决版面设计形式美观的方法。
2、内页
采用直观对比的方式,解决版面设计主题鲜明的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基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版面设计的问题,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学生合作,制作页面。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本节课,我将力图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以满足不同需要。本节课的制作环节,我就采用朋友组合成组,独作和合作均可方式,满足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弹性。同时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将在制作前明确任务,制作中加强指导。
(四)装订成册,展示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美术教学是为了唤起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这一环节中,我把集锦本当做学生们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使他们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预期效果: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预期:
1、80%的学生能够学会用简单的版面设计形式表现景点,100%的学生都能参与制作,集体合作完成制作集锦本。
2、通过拼摆和比较的方法,90%学生是可以理解重难点的。
3、通过美术活动,90%学生应该能感受到版面设计所传递的的视觉美感,通过集锦本的制作,学生都应该会体会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性联系性.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达成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