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演戏》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3-05-27 08: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演戏》说课稿
一、课标分析
本课属于美术课程标准划分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但同时融入了综合探索的学习范畴,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用学生身边找到的各种废旧材料和各种纸材制作玩具小偶人,并进行表演游戏,综合了美术手工制作、文学剧本、音乐表演、保护环境等知识,给学生展开了一个广阔的表现平台,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过家家”曾是许多孩子在一起玩耍时欢乐的一幕,而小偶人更是每个孩子亲密的朋友。本课以“演戏”为课题切入,让学生用自己亲手做的小偶人来进行即兴表演,既可让孩子在尽兴地“做”和“玩”的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艺术创造的无穷魅力,又可使孩子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演戏是通过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情节来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显示情境的一种以表演为中心。融文学、导演、音乐、美术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我国传统的偶人戏中就有木偶戏、皮影戏等。
  本课活动一的学习内容是用各种碎布、袜子、绳、线、纸等材料,运用填充、绕团、捆扎、包扎、编织、折等方法,通过组合变成漂亮的小偶人。教材中不管是穿着格子裙、扎着两根麻花辫、斜挎着黄色包的小偶人,还是用糖纸折扎的带着斗笠的或披着黄色卷卷头发、拖着长裙的小偶人,它们不但外观新颖,而且塑造得变化多姿,教材中呈现的用毛线制作的小偶人,它漂亮的头发和衣服,将小偶人的神态显示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美丽而又大方,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三、教学建议分析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好碎布、绳、袜子、棉花、纸盒、纸等有关材料。
2、制作小偶人时可示范一些基本的方法,如填充、绕团、捆扎、包扎、编织、折、扭、撕等方法,材料的运用可用CAI课件来演示,根据协调有趣的原则让学生自主搭配,制作出个性独特的小偶人。
3、本课三个活动都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以4~6人为一组,分组后材料可互相利用,这样学生做出来的小偶人将更加丰富,还可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本课以小偶人演戏为题,意在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激发创造灵感,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有效的利用手中的材料,并恰当的应用,制作出具有个性魅力的小偶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制作小偶人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制作小偶人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愉悦。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制作小偶人基本方法,如折叠、包扎、编织、捆扎等。
教学难点:小偶人各部位的连接与固定。
六、主要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制作完成后小组成员自主协商分角色进行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分组观察触摸小偶人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发现主要的制作方法,让各组推荐代表进行讲解,教师示范讲解难点部分,加深理解,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四人一组,引导学生发现、寻找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如毛线、布头、纸盒、果冻盒、瓶盖、竹签、铁丝等等,以及彩色卡纸、皱纹纸、广告纸等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等工具,小组成员自主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准备学习用具。阅读《绿野仙踪》等有关小木偶的童话故事,小组成员可以分角色尝试表演游戏。
(二)新课导入
请几个同学配合,用教师自制的小偶人表演木偶剧《绿野仙踪》片段,学生欣赏、观察,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制作欲望。
教师小结:现在的同学们非常幸福,每一位同学家中都有各种买来的玩具木偶娃娃,但如果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偶人并进行游戏,那种感受肯定是非常有趣的,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有趣的小偶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小偶人。
板书课题:制作小偶人
设计意图:运用教师自制的小偶人进行木偶剧表演,在表演中欣赏不同材料制作的小偶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并且用表演活动揭示本课的主题:演戏,给学生以引导,制作完成的小偶人可以进行表演游戏。
(三)教授新课过程
1、观察练习,学习技能
(1)依次出示教师自制的小偶人,让学生观察这些小偶人分别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启发鼓励学生不管手头有什么样的材料,即使一张白纸,只要大胆想像,用心制作,都能做出有趣的小偶人。
(2)把自制的小偶人分发到各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观察触摸讨论,回答问题:
①小偶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②制作小偶人的各个部位用了哪些方法?
③小偶人身体的各部位是怎样连接固定的?
(3)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实践练习
①小偶人的组成部分及材料运用:强调要合理利用材料,选择不同材料制作不同部位,如纸盒可以做身体,瓶盖可以做头或者手脚,皱纹纸适合做裙子、头发或胳膊、腿,竹签可以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小组四人商议,说一说你们准备用哪些材料制作怎样的一个小偶人。)
②小偶人各部位的制作方法:强调要根据材料特点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重点示范讲解纸的折叠方法、包扎的方法、皱纹纸的编织方法。
③小偶人各部位的连接固定方法:强调各部位连接要稳固,可以用粘贴、穿插、捆扎的方法,重点示范讲解穿插和捆扎的方法。
(4)欣赏图片,启发思维
课件播放各种材料、不同方法制作的小偶人图片,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观察、触摸、教师示范讲解的过程中掌握制作小偶人的基本方法,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分组制作,动手实践
1、提出制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手中的材料,运用合适的方法,四人一组分工合作制作有趣的小偶人。
温馨提示:
(1)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2)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卫生,垃圾及时收到垃圾袋里。
(3)制作完成后要评选出效率之星、创意之星、美丽之星、合作之星进行奖励。
2、学生分组制作,教师辅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三)作品展示,评析交流
请制作完成的小组展示本组的小偶人并进行即兴表演,其它同学欣赏评议(1)你最喜欢哪个小偶人?为什么 (2)你制作的小偶人有什么缺点吗?(3)你还将怎样来改进你的小偶人呢?
选出效率之星、创意之星、美丽之星和合作之星,奖励教师自制的小星星。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完成、完善小偶人制作。
设计意图:运用自己制作的小偶人进行即兴表演,感受美术制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小偶人的方法,大家用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甚至是废弃材料,尝试设计制作了简单有趣的小偶人,我们制作的小偶人虽然很简陋没有买来的漂亮,但在制作的过程中,融入了每一位同学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像力,体验到了动手实践的乐趣!而且我们用亲手制作的小偶人进行了即兴表演,虽然不专业,却是一次有趣的尝试,课下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制作的小偶人,选择合适的童话剧本,分角色进行排练,表演给老师和同学们看!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完成制作,并分组选择或编写剧本,分角色进行表演,准备相关道具进行排练,利用主题队会或课余时间表演给老师和同学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