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并能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并能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并能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一、旧知回顾
1.水是液态的,水的固态存在形式是_______,气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你认为铁锈和钢铁的成分一样吗?______。
二、新知学习
(一)基本概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理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步骤
1.课本实验:1-1(1)~1-1(4)
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
1-1(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1-1(2) 蓝色块状的胆矾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1-1(3)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1-1(4) 颗粒状石灰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2.讨论:日常生活中见到一些变化(如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与化学反应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区分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6.如何区分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7.课本实验1-2
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燃着的木条燃烧情况
氧气
二氧化碳
简单描述如何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注:氧气有助燃性,木条在氧气中可继续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木条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
三、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小金在商场里见到一种神奇的“金属冰块”,放进饮料中能迅速降低饮料温度。“金属冰块”外部为食用级不锈钢,内部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混合液凝固点在-20摄氏度以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冰块”放入饮料中,将热传给饮料
B.“金属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在降温过程中会放热
C.“金属冰块”中混合液的熔点和其凝固点不一致
D.“金属冰块”内部酒精与水混合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2.在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甲烷、氢气、氨气和水蒸气等混合成一种和原始大气成分基本一致的气体,放入真空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一个星期后,他惊奇的发现仪器中有数种氨基酸生成。下列关于米勒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B.发生了化学变化 C.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形成了原始生命
3.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盐溶解 B.酒精挥发 C.蜡烛熔化 D.火药爆炸
4.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折弯 B.水挥发
C.水果腐烂 D.冰块融化
5.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滴水成冰、钢铁生锈 B.石蜡熔化、水分蒸发
C.粮食酿酒、烟花燃放 D.汽油挥发、云消雾散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的燃烧 B.矿石的粉碎
C.汽油的挥发 D.铁丝的弯曲
二、填空题
7.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
①棒冰熔化 ②食物腐败 ③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④木棒受力折断
8.把镁带点燃,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绕,生成了白色粉末的物质,此变化为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把镁带点燃时用酒精灯的___________焰加热,因为这个部位的火焰温度最高。
9.有A、B、C三种液体,分别是白醋、盐水、碘酒,两种粉末状固体D、E,分别为小苏打、淀粉。小彤选取适量的比例将A和D在玻璃杯中混合,使它们完全反应后,发现玻璃杯中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当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注意不要把玻璃杯中的液体倒出来),结果发现火焰竟熄灭了。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确定_____________是白醋,_____________是淀粉。
(2)像A和D这样混合产生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_。
(3)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_____________
A、过滤 B、蒸发 C、沉淀
三、探究题
10.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科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小科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
a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
b手摸烧杯壁有热的感觉;
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他们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他们判断: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后 电源关闭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热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获得结论】猜想________(填“一”或“二”)正确。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C
6.A
7. ①④ ②③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8. 化学 外
9. A E 化学变化 B
10. 水雾(珠) 二氧化碳 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