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原子的结构 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原子的结构 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2 07:2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原子的结构
一、预习要求
理解以下内容
1.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构成的,以及这些微粒的带电情况,特别理解
核电荷数的概念。
2.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
1.原子的构成
⑴构成原子的粒子
(不带电)
原子核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   的电荷)
原子
核外电子(1电子带1个单位   电荷):电子在核外空间作
⑵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2.相对原子质量
⑴原子的质量很小,1个质子的质量与1个中子的质量大约   ,与质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的,因此一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⑵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    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请尝试着用式子表达
相对原子质量=
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相对原子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
三、预习测评
选择题(1)(2)(3)
【新知探究】
新课学习
1.尝试画出氢原子和碳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2.组内交流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
【精炼反馈】
一、选择题
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A.ad B.abc C.bcd D.abcd
2.有一种人造氢原子(可表示为)的原子核中有3个中子,它可以结合成分子。每个分子中,下列微粒的个数不等于2的是(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3.由于波音飞机的两起重大事故,我国的C919大型客机迎来了发展的机遇。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4.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如图所示,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了梳理,下列选项中与、、相对应的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5.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B.乙、丁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甲、乙为互为同位素原子
6.考古学家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中用测定碳-14的含量来推测其年代。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不同的是(  )
A.中子数 B.核电荷数 C.电子数 D.质子数
7.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将充分稀释后排入大海的方法,处理核废水中技术上无法去除的放射性物质“氚”,可以进入生物体内,还可以在体内停留,并引起基因突变。它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和二个中子组成。关于氚下列正确的是(  )
A.是Li的同位素
B.这种氚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
C.这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D.相对原子质量为3
8.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乙、丁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甲、乙为互为同位素原子
二、填空题
9.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物质。小明同学利用碘进行如下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成蓝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再酒精中,取少量碘酒滴在馒头上,发现馒头也会变成蓝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有什么变化,请预测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
(2)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大多是加碘盐,将少量食盐水滴在馒头上,馒头不变蓝。那么加碘盐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_。
A.碘单质 B.碘元素 C.碘原子 D.碘分子
10.张青莲是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他主持的科研小组在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在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中也起过重要作用。。
(1)同位素Li-6和Li-7原子核内中子数分别为______;
(2)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______(填化学式)与H2O的化学性质有较大差异,原因是______。
11.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实验过程]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___。
(2) 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___________。
A.道尔顿模型特点: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汤姆生模型特点:正负电荷均匀分布
C.卢瑟福模型特点: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多数a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带负电
C.极少数a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核的质量很大
(5)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a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a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12.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甲:
(1)放射源 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2)金箔 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3)荧光屏 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 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 ,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乙的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A
6.A
7.D
8.C
9. 馒头会变蓝色 碘升华,其分子种类不变,其化学性质不变,因此还能使馒头变蓝 B
10. 3和4 H2O2 两者分子(结构)不同
11. 原子核 B C AC 质子
12. (1)不会; (2)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