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升华和凝华 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 升华和凝华 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1 13:4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自己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道理。
【学习重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学习过程】
知识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根据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填空并思考生活中的实例:
(空中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1.观察实验回答问题:
(1)碘在常温下是 态,吸热后可以从 态直接变成 态。我们把物质从
态 变成 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2)气态的碘放热后可以从 态直接变成 态。我们把物质从 态 变成
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2.阅读教材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是从 态直接变成 态,属于 现象。我国北方冬季玻璃窗上结的冰花,是房间 (“内”或“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
(填“升华”或“凝华”)形成的。
(2)东北哈尔滨松花江两岸冬季出现的“雾凇”景观,是空气中的 遇冷直接变成 形成的,属于 (填“升华”或“凝华”)现象。
3.下面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请你经过思考,试着选出正确的选项。
①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 )
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
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
②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水结成冰 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
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
③衣柜里放些卫生球用来预防虫蛀,在卫生球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蒸发 C.沸腾 D.升华
④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因为干冰( )
A.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 B.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C.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⑤寒冷的冬天,在玻璃门窗上常常会结出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⑥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早晨有浓雾
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
⑦冷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
B.冰花结在玻璃上室内的一面
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⑧2001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⑨连线题(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 熔化
铁水浇铸成工件 液化
从游泳池上来感到凉爽 凝华
春天水池中的冰融化了 升华
夏天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不见了 汽化
秋天看到草上的露水 凝固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露珠是液化产生的,空气遇冷发生了液化
B.寒冷的冬天,室内开着暖气,在室外的玻璃窗上会形成一层冰花或水珠
C.干冰升华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热,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形成白雾
D.在气温零下的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了,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是升华现象,会放出热量
2.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是(  )
A.用吸尘器吸尘 B.使用空调降温
C.冰箱中的氟利昂排入大气中 D.用计算机查找资料
3.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关于这两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主要是“水的液态物质”,由水先汽化后液化而成的
B.前者主要是“水的气态物质”,由杯中的水汽化而成的
C.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D.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液②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出现湿润现象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玻璃窗上出现了冰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水浴加热来探究“碘的升华”。(资料: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则水浴加热过程中固态碘(  )
A.既有熔化又有升华 B.先熔化后汽化
C.只有升华没有熔化 D.没有熔化也没有升华
6.2020年12月14日的一场人工降雪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雪)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骤降
B.“人工降雨”中降落下来的雨水是干冰熔化形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是凝华过程
D.空气中的小水珠变成小冰粒是凝固过程
二、填空题
7.许多诗句中往往含有科学知识,请你在下列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的名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是___________形成的;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___________形成的。
8.如图中A处的自然现象为______;B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9.如图所示装置,称为“碘锤”。碘锤的两头向内凹陷,锤内有一些碘粒,在下端微微加热,在碘锤中部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这时锤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在上端内凹部分滴几滴冷水,可以发现,上端内凹部分的内表面上析出碘比容器壁上的______(选填“多”或“少”)。
10.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11.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汽化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而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___(填“内侧”或“外侧”)。
12.自从爱迪生1879年发明电灯以来,在一百多年中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进,最终形成了千家万户所使用的白炽灯。白炽灯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而发光,家用白炽灯结构如图所示。
(1)在组装灯泡时,需要从排气管处将玻璃壳内空气抽走,达到真空状态,这是为了防止在高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确保效果,灯泡的芯柱上往往还涂有少量红磷,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炽灯在使用过程中,灯丝表面的钨在高温下会直接成为气体扩散,然后又在玻璃壳内表面上沉积,使得玻璃壳黑化,灯丝变细以至于断裂。从物质三态变化角度来看,上述过程中钨丝发生了____________现象;
(3)科学家发现,在灯泡中封入少量碘后,可以发生碘钨循环,减缓了灯泡壁发黑和灯丝变细过程,极大延长灯泡寿命。碘钨循环原理如下(已知:T1W(固态)+I2(气态)WI2(气态);WI2(气态)W(固态)+I2(气态)
简述碘钨循环延长灯泡寿命的原理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C
6.B
7. 凝固 凝华
8. 露 凝华
9. 升华 多
10. 升华 凝华
11. 液化 凝华 内侧
12. 钨与氧气反应 消除残留的氧气 升华、凝华 灯泡壁处温度较低,气态的碘与沉积的钨反应生成气态碘化钨,减缓灯泡壁发黑:灯丝附近温度较高,碘化钨进行分解,分解出来的钨吸附在灯丝表面,减缓灯丝变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