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1.1851年,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诞生;1863年,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诞生;1864年,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组织“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这表明( )
A.工人运动出现联合的趋势 B.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
C.工人斗争从自觉走向自发阶段 D.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2.1836年6月,英国一部分工人和手工业者组织了“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提出废除统治阶级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各种反动立法,要求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使社会一切阶级获得平等的地位。这表明当时在英国( )
A.民众要求废除议会民主 B.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提高
C.政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 D.工人运动有科学理论指导
3.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中有一部分人醉心于教条的实验……醉心于这样一些形式的运动,即放弃利用旧世界本身内的一切强大手段来变革旧世界的思想,却企图躲在社会背后,用私人的办法,在自身生存的有限条件的范围内实现自身的解放,因此必然是要失败的。”马克思上述言论( )
A.指出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B.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
C.主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鼓励工人阶级开展议会斗争
4.《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这一论断(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集中表述马恩的唯物史观
C.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 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5.恩格斯曾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么)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下列关于唯物史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历史上一切政治、意识形态都是由经济决定的
B.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C.唯物史观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的《神圣家族》
6.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方面,是可以进出沙龙的,而共产主义却恰恰相反。”材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奋斗的目标是( )
A.实现社会主义
B.革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解放被压迫民族
D.为工人阶级谋取利益
7.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8.1892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愈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愈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愈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愈增长。”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
A.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局面
B.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大联合
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D.顺应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
9.1842年,英国全国宪章派协会的请愿书指出:“议会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这一请愿运动 ( )
A.说明工人阶级成为“光荣革命”主力军
B.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C.解决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
D.反映出国际工人运动已蓬勃开展起来
10.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C.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D.新旧世界渐进式结合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公社颁发了法令,全面摒弃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民主选举出巴黎公社的执政人员,建立了民主监督机制,以监督领导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等。
——冯国超《世界通史》
材料二 公社众人……之中并无人深谙马克思学说,也不通晓科学共产主义……3月18日起义得胜后不去追击兵微将寡的梯也尔政府,却只顾忙于备办选举公社,使慌乱之敌得以稳住阵脚,便是一大失误。另一大失误便是不去触犯法兰西银行。
——摘编自刘宗绪《法国史演义》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巴黎公社政权民主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
1.答案:A
解析:从“工会联合会”“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可以看出,工人运动呈现出联合的趋势,故A项正确;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项错误;工人斗争的趋势是从自发走向自觉,C项表述相反,可排除;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伟大飞跃,D项可排除。
2.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英国一部分工人和手工业者组织伦敦工人协会要求获得政治权利,反映了工人阶级维护无产阶级政治权益的意识在提高,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众要求废除议会民主,故A错。材料未涉及英国政党政治的情况,故C错。此时的工人运动并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故D错。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可知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故B项正确;材料“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么)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说明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C项错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故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材料论述了1847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差异,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奋斗的目标是为工人阶级谋取利益。
7.答案:A
解析: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参与正义者同盟的改组,后又一起为该组织撰写了宣言。根据题干材料中正义者同盟口号由“人人皆兄弟”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及同盟的目的可以看出,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8.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愈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愈增长”,说明工人运动需要《共产党宣言》的指导。由此可知,《共产党宣言》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842 年”“议会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来看,这一请愿运动是英国宪章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宪章运动为代表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故答案为B项。“光荣革命”发生于 1688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宪章运动并未解决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等信息可知,马克思认为新思潮要对旧理论进行批判继承,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这种批判继承不等于杂糅相济;C项错误,批判旧世界不等于否定传统;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不是新旧世界的结合。
11.答案:(1)选举产生执政人员,有民主监督机制。
(2)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武装;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缺乏财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