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3)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1 14: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1.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其请愿书中也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
A.开始走向国际联合
B.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D.追求社会主义理想
2.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开始成立第一批工会组织,1848年出现工会联合组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A.社会阶层的分化比较明显 
B.社会保障体系已日益成熟
C.代议制民主逐步得以完善 
D.工人的生活水平维持较好
3.“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社会主义者、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具有共同的阶级立场
C.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受益者
D.工人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1824年,欧文在美国买下12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这一举动(  )
A.是解决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的一种尝试
B.是成熟的思想理论在现实中的一次成功实践
C.为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案例
D.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5.巴黎公社委员兰维埃说:“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话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全世界作出榜样。”这里“榜样”的内涵主要是 (  )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
C.追求平等自由的生活
D.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
6.有史学家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由此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没有结成稳固的工农联盟
B.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够充分
C.缺乏先进革命理论的指导
D.缺乏强有力的国际援助
7.有学者指出,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一下子就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严厉宣布,反对私有制社会”;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德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色彩“就更加浓厚了”。据此可知。这些起义(革命)( )
A.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C.反映出工农阶级觉悟提升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8.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 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
9.《共产党宣言》写道: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这一论述意在说明( )
A.阶级斗争促进社会变革 B.暴力斗争是革命的唯一途径
C.科学社会主义由此诞生 D.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亟须改善
10.1872年至1873年间,恩格斯分析了当时德国出现住房短缺的原因,其中包括广大的劳动群众的工资只够勉强购买生活资料、机器和技术的不断改善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工人大批涌进大城市等。在这样的分析后,恩格斯将会( )
A.呼吁政府大力加快住宅建设 B.组织群众前往立法机关和平请愿
C.警告有产者们不要利欲熏心 D.指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产物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它通过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摘编自《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性及其发展》
材料二 公社在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将逃亡业主所遗弃的工厂转交给工人协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的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受工人的监督,不称职者可随时撤换;成立有工人代表参加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厂内各项工作。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总结了经验并作了艰苦的理论探索。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获得了重大发展,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理论上的准备,给无产阶级锻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摘编自赵秀玲《论巴黎公社的民主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巴黎公社管理社会经济的措施,并指出其反映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革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所在。
1.答案:C
解析: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答案:A
解析:材料“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开始成立第一批工会组织,1848年出现工会联合组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说明德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社会阶层的分化比较明显。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工人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资产阶级政府调整政策,通过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来缓和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主张建立合作组织,创立“新和谐公社”,但结果失败,欧文的这一举动是解决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的一种尝试,故A项正确;欧文的“新和谐公社”思想不是成熟的思想理论,其实践结果是失败的,排除B项;欧文的“新和谐公社”虽然失败了,但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但不是“一个可行案例”,排除C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由“巴黎公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榜样”的内涵主要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871年3月,巴黎爆发了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都是建立巴黎公社后采取的一些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可知,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经济发展程度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因此B项正确。巴黎公社革命并未与农民联合,排除A项;C、D两项是具体原因,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可知,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中就明确提出反对私有制社会的目标,到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德国工人阶级斗争色彩更加浓厚, 说明这些起义(革命)已经把矛头指向了“私有制社会”,这表明这些起义(革命)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故选B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工人阶级,没有反映农民阶级,故排除C项;19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开始,故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1831年“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说明工人阶级是资产阶级政权的支持者,没有提出任何政治要求;而1834年“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管理国家事务”说明工人阶级要求参与国家管理,这是一种十分鲜明的政治要求,反映出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工人阶级斗争的变化而不是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联合”的要求,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社会主义思想,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依据材料“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这一论述意在说明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故选A项;材料着眼于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影响,但未涉及斗争的方式,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宣告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但材料中的论述强调的是阶级斗争,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10.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恩格斯认为,当时德国出现住房短缺的原因主要是广大劳动群众的工资低、大量工人失业、工人大批涌进大城市等,而这种情况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故D项符合题意。
11.答案:(1)主要内容: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
(2)措施:把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由工人制定工厂管理制度;工人选举工厂领导并监督厂内工作。
实质:巴黎公社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3)意义:巴黎公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