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人教新课标
初一(下)语文课件19 ﹡观 舞 记
——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1.感知文章的大意,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2.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3.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出身于军人家庭。1914年考入北京贝满女中,1918年入读北京协和女子大学,1920年发表处女作《两个家庭》,开始用“冰心”作笔名。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当时中印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问题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一、读一读褶裙 颦 蹙 粲然 浑身解数
嗔视 铮铮 雏凤 尽态极妍
斗薮 发髻 本色当行 叱 咤风云zhěpín cùcànxiè chēnzhēnɡchúyánsǒujìhánɡchì zhà二、记一记叱咤风云: 嗔 视: 粲 然: 本色当行: 尽态极妍: 颦 蹙: 形容威力极大。生气地看。 笑容灿烂的样子。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也表现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第一部分(1~10段):从切身感受出发,歌颂印度卡拉玛姐妹舞技的高超。
第二部分(11~18段):通过对卡拉玛姐妹舞姿的描绘,具体表现她们高超的舞技。
第三部分(19~22段):揭示了印度文化是滋润印度舞蹈的食粮,表达对卡拉玛姐妹的感激和怀念之情。2.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1.请同学们阅读第二部分,从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从第一部分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3.卡拉玛姐妹因何能舞出如此美妙的舞蹈呢?一、研读文本1.请同学们阅读第二部分,从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从第一部分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深深地低头合掌……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离合悲欢。
忽而双眉颦蹙……铮铮的弦响!
莲花的花开瓣颤……孔雀的高视阔步。
最精彩的是“蛇舞”……肩的微颤。飞
动
的
美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身体:秀丽的面庞,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服饰:妥帖的梳妆,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
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离合悲欢”。
心灵: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1)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2)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3.卡拉玛姐妹因何能舞出如此美妙的舞蹈呢?作者在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时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段点评。二、品析语言示例一: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如:“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描写了舞蹈之美。使人感受具体,读起来也很有气势。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设喻,描写出了舞蹈的变幻多姿。示例三: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如:“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它高度概括了蛇舞的美,有锦上添花的作用。语言美表现舞蹈美飞动的美1.《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将本文与《安塞腰鼓》比较,说说异同之处。《安塞腰鼓》和 《观舞记》的异同比较:
同:1.题材相同,都是描写舞蹈。
2.都写了舞蹈的文化背景。(《安塞腰鼓》的文化背景是这么厚这么厚的黄土高原;《观舞记》卡拉玛舞蹈的文化背景是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3.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舞蹈。
异:1.在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表现了阳刚之美;《观舞记》表现的是阴柔之美。
2.《安塞腰鼓》没有用侧面描写,《观舞记》除了用正面描写,还用了侧面描写,写观众的反应等。2. 请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用你所学到的精致的形容词,生动的修辞手法等语言技巧,来表现自己所看到的和想到的。友谊是宁神药,是兴奋剂;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
——冰心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