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21 15:0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2.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时间尺子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初步感知时间的计算方法
(1)出示跨天的情景图
师:五一期间,小红家从武汉准备乘火车到溪口游玩,这是小红乘火车的火车票。
1.课件出示情境图:火车票:从5月1日晚上9:00发车,5月2日早上6:00到站,小红做了多久的火车?
问:从火车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要解决数学问题是什么?
问:这里哪个时刻表示开始?(晚上9时)哪个时刻表示结束?(早上6时),实际上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预设:解决的是求经过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经过了多少时间)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揭题)
2. 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这个问题你会帮小红解决吗?老师这里有一个温馨提示:(请生读一读)
1.用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的方式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2.完成以后可以同桌交流。
3.反馈:
(1)数钟面,请学生数,然后课件演示。
学生介绍。标注在9的旁边(开始),6的旁边(结束)。
学生介绍:从开始时间晚上9时开始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数。到早上6时是9个小时。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这位同学他是从哪里开始数的?数到哪里结束?教师一边板书一边全班同学一起数。也就是中间间隔了9大格就是——9小时
师补充:如果没有钟面,我们也借助手指来数一数,全班同学一起来数一数,从9开始数,(伸出手指)10,11,12,1,2,3,4,5,6一共经过了9小时。
小结:同学们,通过数钟面,我们算出经过了9小时。(板贴:数一数)
(2)直观在时间尺子上数一数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如有学生作品直接呈现,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教师直接呈现)
预设:从时间尺上先找到开始时刻,再找到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到结束时刻一共有9格,所以是9小时。
师:老师也一条时间尺,你能在这条时间尺上找到开始的时间吗?谁来指一指。结束的时间呢?——发现找不到,追问:那该怎么办?
预设:再增加一条。
师小结:现在你能找到结束的时间了吗?(生找)
师:从开始时刻到结束时刻,数一数一共是几小格?——所以是9小时。
小结:通过在钟面上或者时间尺子上找到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然后数出间隔了几大格就是经过了几小时时间。
(3)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
生:3+6=9(小时)
师:你看懂他的意思了吗?谁来说一说?
预设:他先算了晚上9时到12时是3个小时,再算12时到6时是6时,所以3时+6时等于9时。
师:3指什么?你能到时间尺上来指一指吗?6表示时间尺上的哪一段?谁来贴一贴?
师:这位同学把经过的时间分成了2段,找到了一个分界的时间点是——晚上12时(板书)
问:为什么要从12时分开呢?(画线分段)
小结:因为夜晚12时是前一天结束扥时刻也是后一天开始的时刻。(板书)
师:所以从晚上9时到12时经过了3小时,(板书),12时到早上6时,经过了6小时,最后两部分时间合起来。这样的方法叫分段法。
(4)24时计时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位同学的做法,一起来看一下(24-21)+6=9(小时),你能看懂吗?
师:是呀,这位同学把晚上的9时转化成了21时,晚上12时转化成了24时,24-21=3时也就是前一天经过的时间,再加上后一天经过的时间就可以了,我们把前一段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称为24时计时法(板贴),
(5)其他方法:24+6-21,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结合时间尺说一说吗?可以吗?
4.回顾总结
问: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小红在火车上的时间,那我们计算正确吗?要怎么样——检验,你准备怎么检验?
师:是呀,我们可以从结束的时间出发往前数出9个小时,看看是不是前一天的晚上9时(从开始时间出发,往后数9个小时,看看是不是早上6时)
预设:在钟面上往前数9个小时,师生一起数。
师:还有吗?
9-6=3,24-3=21时,也就是晚上9时(用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2)同一天算经过的时间
1.出示情景图
师:下了火车后,小红一家休息了一下,准备上午10点出发去雪窦山游玩,今天下午4时回来。你能帮助小红家算一算他们在山上的时间有多久吗?
问:你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什么?(当天)刚才这道题目是跨了一天,现在同一天,你还会解决吗?试试看。
2.生思考并独立完成
3反馈:分段法
师:你看的懂这位同学的想法吗?他是怎么想的?你能借助时间尺来说一说吗?
师:他是从哪里开始分段的?(划线分段)
师:你为什么要把12时作为它的分界点?
师:是呀,这个12时是上午和下午的分界点。
师生一起书写思考过程,规范格式。
(4)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
学生作品:16-10=6(小时)
问学生能不能听懂?有没有疑问?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吧下午4时转化成16时,你怎么想到转换?这样转换有什么好处?
小结:先把下午4时转换成24时计时法16时,再用结束的时刻16时减去开始的时刻10时,算出经过的时间是6小时。我们在计算同一天内经过了多少时间时,可以像这样把时间都转化为24小时计时法进行计算,这样的方法也就是——24小时计时法。(板书)
(反馈错题)请看这个同学的:10—4=6(小时)
你觉得他算的对吗?
小结:所以我们在算经过的时间的时候要注意用结束的减去开始的。
4.方法回顾与总结
问:那我们计算正确吗?还得检验一下,想一想,这里你又可以怎么检验?
预设:数一数
16-6=10(时)也就是 用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10+6=16(时)16时=下午4时,也就是用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
5.对比提炼
师:对比一下,刚才两道问题解决方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计算经过的时间;用到了分段法、24时计算法等
不同点:一个是跨天的,一个是同一天的。
追问:用分段法计算跨天和同一天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用分段法计算时,分界线不一样;跨天的以夜晚12点为分界点,同一天的以中午12点为分界点。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地方吗?
预设:跨天的时候其中的某一段可以用24时计时法,而同一天的时候,我们可以一整段的用24时计时法计算。
小结:是呀,两道题目都在计算经过的时间,像这样计算经过的时间我们可以用到数一数、分段法、24时计时法等。无论是跨天还是同一天计算经过的时间我们可以用分段法,在用分段法时我们要确定时间的分界点在哪里,分成几部分,然后再将每部分合起来。但是24时计时法我们一般用在同一天或者同一时间段的时候。
三、巩固练习
出示:五一期间,王老师乘坐某趟列车从宁波站到杭州站,到达的时间是中午12:32,她想知道这趟列车一共行驶了多长时间,需要从车票上找到的信息是( )
A. 座位号:06车10A号 B.票价:200元 C.出发日期:5月3日 D.出发时间:9:50
问:你会选择哪个?请你帮王老师快速的计算一下这趟列车共行驶了多长时间。
师生校对,先反馈24时计时法,在反馈分段法,重点理解第二种分段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师小结:所以用分段法解决问题时,我们不一定要从12时开始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界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5、拓展提升:
2014年7月份,警察从19日19:30开始抓捕一名犯人,直到21日早上6:50才将其抓捕,这中间抓捕过程一共用了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