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27 18:0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座位号
双湾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同学们:八年级下半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过半,此刻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人生的新画卷,这是你展示自我、挥洒自信、实现梦想的舞台。希望你沉着冷静,让智慧在笔尖流淌,用细心为成功奠基。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1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鉴别jiàn 勾勒lè 勘察kān 畸形jī
B.反馈kuì 吝惜lìn 发酵xiào 豁免huò
C.信笺jiān 濒临bīn 恪守kè 忏悔chàn
D.弥补mí 脸颊jiá 揩净kāi 媒妁shuò
2.下列词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4分)
心旷神怡 兴哀荣辱 趾高气扬 花团锦簇 间而言之 小心翼翼
窥谷忘反 风格细拟 如释重负 一筹莫展 彬彬有礼 钟铭鼎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大家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谁也不会袖手旁观。
B.经过不断试验,反复推敲,关键难题一旦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郁积在心中的“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D.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B.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C.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他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D. 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能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5.从句式搭配的角度看,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我迷惘徘徊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坚如磐石;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唤我: ;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勇敢如山。
A.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 B. 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品质
C.是山的儿女就不能自满自足 D. 是山的儿女就应虚怀若谷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至,到。)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7.选出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国别)搭配有错的一项( )(3分)
A.《水浒》——施耐庵——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B.《保修》——星新一——日本 《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
C.《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韦应物——唐代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
D.《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水调歌头》——苏轼——宋代
8.仿句: 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句子: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3分)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默写(16分)
(1)《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雪》中写景的名句是_ , 。
(3)《西江月 遣兴》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的心绪。其中最生动传神的是 _ , 。
(4)“推敲”的典故来自贾岛《题李凝幽居》的诗句:_ ,

(5)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情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6)《采莲曲》中用荷花荷叶映衬采莲女之美的句子是 ,

(7)《爱莲说》中赞美莲花高洁品质的名句是:予独爱莲之 , 。
(8)《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赞美六月西湖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 。
得分 评卷人
二、综合性学习(7分)
10.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
(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
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
A.匡衡 B. 陶渊明 C. 李白 D. 王羲之
(2)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3分)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得分 评卷人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下面说明文语段,回答11-14题。(12分)
第二,细菌无所不在。它们能承受从摄氏零下30度的低温到150度的高温,它们生存于大气、水和土壤中,甚至6英里以下的玄武岩中也有它们的踪迹。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且数量和质量非常可观。举几个例子,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甚至人体体重的10%是由细菌构成的。一个学者测出了一杯水中的细菌,由此推论,海洋中的细菌总质量是陆地上全部生物的五十分之一。
11.语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分)
12.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介绍细菌的?(3分)
13.语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一例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4分)
14.把语段划线句中的“由此推论”去掉可以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散文语段,回答15-20题。(14分)
草坪上蒲公英的启示(刘湛秋)
①童年时,我就喜欢野外的蒲公英。
②早春,它就扬起那黄色的小花,不顾一切地伸展着,即使碰到一两场冷雨或雪,它也不退缩;只要再受到阳光的抚摸,马上就欢开了。在郊野稀疏的草地或路旁,它那圆圆的灿烂的微笑实在是早春最自然的奉献了。它要求很低,几乎在什么土壤里都能生存,它也不怕践踏,它的花是一体的,它的花瓣不会脱落,更不会摧残。它的微笑是永恒的,是那在冬天后必然到来的春天的最普遍的感觉。
③而它那绒球的种子,更是匆忙地来到人间。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飘荡荡地在空中飞翔,然后落入随便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
④而这一团团绒球伞,更是春天里孩子们的玩物。放在嘴边,鼓起腮帮轻轻一吹,所有白色的花便像降落伞飞向半空,比吹肥皂泡更能引起童贞的兴味与幻想。
⑤这次在四月来到美国,我更为遍地草坪上这种黄色的小花而欣喜了,我想,在春天的草地上,如果只有无尽的绿,缺少这一朵朵黄色蒲公英的点缀,该多么地煞风景。所以我常常停立路边与宅旁,看着它微笑着迎接我这远方的客人。
⑥可惜我是太浪漫了,太从诗的角度去感悟人生了。原来宅园的主人并不喜欢这黄色的小花,他们在清除草坪时往往要把蒲公英拔除,因为这些蒲公英太顽强了,生长得太疯狂了,如果任其蔓延,蒲公英会吞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而且,它们生长得很不规则,长大了就很野,会占去很大的领地。
⑦天哪,这春天的微笑竟然是要被消灭的丑恶的对象!
⑧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能让它只安静地生长,只构成草坪上一种点缀,而不疯狂,而不泛滥,而不欺侮姐妹的青草……
⑨我想,这该就是那种“度”吧!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天然的“平衡”。
⑩超越了“度”,美也成了丑,超越了“度”,喜爱可能变成厌恶。
⑾自由也只有在“度”中才能显示出美、潇洒与受人尊重。
⑿而我们的举止、言谈、习惯、交往,甚至友谊、爱情、家庭,是不是也都有一个“度”呢,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度”呢?我们又该怎么学会去掌握这个“度”呢?
⒀亲爱的朋友,愿我们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吧!
15.摘录第②段中描写蒲公英生长时动态美的词语2个。(2分)
16.摘录文中的比喻句1个,说说它的表达作用。(2分)
17.说说为什么蒲公英会变成“被消灭的丑恶的对象”?(2分)
18.第⑦段中加点的“竟然”一词在表达上有何作用?(2分)
19.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说说你对文中第⑩段加波浪线句子的理解。(3分)
20.阅读本文,联想拓展,根据示例,请再补写两种自然事物及从中得出的启示。(3分)示例:自然事物:泛滥疯长的蒲公英
启示: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天然的“平衡”。
得分 评卷人
四、古诗文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三峡》,完成21-25题。(2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③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 )
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
22.翻译下列语句(7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3.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从全文看,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4分)
24.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25.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古诗《饮酒》,完成26-28题。(6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6.本诗作者是 时期诗人 。(2分)
2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和情趣?(2分)
28.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分)
得分 评卷人
五、写作(50分)
请以“有一种力量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处可以填写:“感动” “母爱”“坚强”“希望”“微笑”“苦难”“宽容”“温情”……然后作文;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名、姓名,如需要写姓名可用单名代替,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
⑤不少于600字;书写务必工整,卷面务必整洁。
600
800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1、B 2、哀-衰 间-简 拟-腻 铭-鸣 3、D 4、D 5、D 6、D 7、C 8、语句通顺,比喻恰当即可给分
9、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⑶、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⑷、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10、⑴①B ②A ③D ④C ⑵例:我更认同A,理由:读《荷马史诗》,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言之有理即可
三、11. 细菌无所不在。12.承受的温度,生存的空间,数量和质量的可观三个方面。13.列数字、举例子。举例并分析正确合理即可。14.不可以,因为后一句的内容是根据“一个学者测出了一杯水中的细菌”推论得出的,不是经过实际测算的结果。删掉后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语言表达就不准确严密了。
15.评分说明:能摘录2个表现动态美的词即可。答案示例:扬起、伸展、欢开。
16.评分说明:能摘录1个比喻句即可。答案示例: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飘荡荡地在空中飞翔,然后落入随便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蒲公英种子的轻盈姿态,以及蓬勃的生命力。17.因为蒲公英太顽强了,生长得太疯狂了,如果任其蔓延,蒲公英会吞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18.“竟然”有“没想到”之意,写出了蒲公英现象带给作者的震惊程度。评分说明:意近即可。19.评分说明: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表明:超越了“度”,美就会变成丑或喜爱就会变成厌恶即可。写出具体事例,并有简洁感悟可得3分;事例不具体但有相关的感悟,或事例具体但没有感悟均可得2分;事例不具体,感悟表达不够清楚可得1分。答案示例:上网或看电视本来能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但如果没有节制,就会影响学习、生活或工作。可见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度”,超越它就会过犹不及。 20.评分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评分只针对启示内容,每一个启示2分。答案示例:傲霜斗雪的梅花——历经考验的坚强是美丽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人,应该具备高洁脱俗的品格。
四、21、①缺 ②冲上③连续 ④早晨22、①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②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在态各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23、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2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5、言之有理即可
26、东晋 陶渊明27、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达了诗人悠然闲适、以劳动为乐的情感。[能答出:达了诗人悠然闲适、以劳动为乐的情感。言之有理即可]
28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