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峨日朵雪峰之侧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峨日朵雪峰之侧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2 07:5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峨日朵雪峰之侧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诗人的的情感神经,都会勾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各种情感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或凄婉或深沉或怅惘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那无尽的感慨。
今天我们来学习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融贯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雕铸成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的一首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
新知导入
理解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分析诗人的立意方向与构思艺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探究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了解诗歌古今发展发过程,分析新诗的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把握诗歌内容,提升鉴赏水平。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诗歌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感受凝重壮美的艺术氛围。
审美鉴赏与创造:联系语境,品味诗歌内涵,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颂。
原名王昌耀,诗人,籍贯湖南桃源。1936年6月27日生于湖南常德市一个有着七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早年丧母,父亲王其桂和伯父王其梅,从青年时代即投身革命。父亲王其桂曾任薄一波领导的抗日决死队的指导员,后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伯父王其梅早年即为中共党员,曾是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组织者之一。
铁凝
昌耀
1936-2000
作者介绍
1950 年 4 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1953 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
1954 年开始发表诗作。
1955 年调青海省文联。
1958 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
1979 年平反。后调任中国作协青海分会专业作家。
铁凝
作者经历
铁凝
【主要作品】
《慈航》《斯人》《划呀,划呀,父亲们!》《大山的囚徒》 《一百头雄牛》 《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峨日朵雪峰之侧》 《意绪》、《哈拉库图》 《一十一枝红玫瑰》 ;
诗集:《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
2000 年诗人过世后有《昌耀诗歌总集》行世。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这首诗创作于1962年8月,是时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外在因素刺激诗人后,引发起诗人的心理反应而产生的具有鲜明整体象征特点的一首短诗。这首诗最后完成在1983年,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这也体现了诗人已经从一个“英雄”的年代大步跨入了一个真正的“人”的年代。
铁凝
20世纪80年代初,昆明妇女烫头发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诗题交代了作者所处的位置。
铁凝
峨日朵雪峰之侧
峨日朵雪峰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内,是祁连山脉的一座无名山,靠近祁连县峨堡镇,山顶终年积雪。作者在诗中借称这座山为“峨日朵雪峰”。
解题
朗读诗歌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朗读诗歌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1962,8. 2初稿1983.7.27删定
整体感知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登山勇士的所见所思,通过对
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
再读诗歌
诗人说我“惊异于”,诗人惊异什么呢?
惊异于太阳跃入大海的景象。使用了“薄壁”
“峨日朵之雪”“太阳”“山海”等意象,描绘了
一幅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
再读诗歌
诗人是如何描写雪峰落日和滑坡时壮丽景象的?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先用一个长句描写太阳彷徨后向山海跃出,展示落日的张力与动势。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又叠加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嚣鸣,如军旅远去的杀声,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
新知讲解
对雪峰落日和滑坡时壮丽景象这样的描写产生了怎么的效果?
滑坡和落日都是下坠的,和登山者的行动正好相反,
于是视听合一的效果就不单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
在读者的生理也上引发紧张。
新知讲解
诗人不去细致地描写“雄鹰或雪豹”这样大的意象,
却写“蜘蛛”,有何意图?
这是诗人精心雕琢的一个“特写镜头”,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这不起眼的细小的意象比司空见惯的“雄鹰或雪
豹”更有力量,也能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
诗人写蜘蛛的“可怜”“默享”有什么作用?结合全诗分析。
诗人写蜘蛛的“可怜”,表明蜘蛛是极其普通、渺小的事物,
“默享”表明如此普通、渺小的蜘蛛却能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说明真正强大、壮美和坚韧的不是外在的形象,而是内在的精神、意志。又和前面大的声音形成对比,使全诗更有力量。
课堂练习
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
醉 汉
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条曲折
回荡的/万里愁肠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
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
(1997年2月5日)
课堂练习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前五句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醉汉酒后神情恍惚、走路左摇右
摆的神态。
B.“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形象地说明醉汉酒后已被酒精
麻醉20年,难以自拔。
C.诗的最后三句回答了人们的疑问,醉汉之“愁”的原因在于
思念“母亲”,却又长时间的骨肉分离。
D.诗中“短短的巷子”喻指台湾海峡,“母亲”则指祖国,
“醉汉”喻指远离祖国的游子。全诗篇幅短小,内丰涵富,
表达了痛心分裂、渴望统一的感情。
B
课堂练习
分析: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表层意义是写醉汉的蹒跚步态,实际上是以脚步与时间的对映,形象说明回归路途之遥远与回返之艰难,这种象征蕴含的咫尺天涯的悲剧意识,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生的悲剧。
所以B是不恰当的一项。
拓展提高
我 爱 这 土 地
艾 青
假若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
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
无比温柔的黎明,
一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拓展提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型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影容鸟儿的
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
遭受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
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又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
句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D
凤娇:
香雪:
峨日朵雪峰之侧
攀登者
小蜘蛛
所见
所闻
所感
落日山海
嚣鸣
快慰
共享快慰
守住高度 沧桑情怀
板书设计
昌耀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自始自终有着一种震动人心的忧郁和伤感,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诗人对生命本真与尊严的追寻和捍卫。在这首诗中,诗人似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又似乎是一个积极的生命体验者,他在这首诗中开始他的征服之旅,继而完成旅途。继而完成了自我超越
结 语
作业布置
1.阅读昌耀的诗歌,感受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理想。
2.积累诗歌鉴赏的技巧。
3.完成练习册诗歌鉴赏习题。
感谢聆听
执教: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