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乡愁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品读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3.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培养学生挚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语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马致远的曲《天净沙.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李煜的词《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每一个日落的黄昏,每一个月圆的夜晚,每一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他们对故乡的怀恋。诗人们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典型的思乡之作——《 乡愁》。
二、预习检查
(1)正音释义。
乡愁:xiāng chóu思念家乡的忧愁心情
海峡:hǎi xiá连接两大片水的比较狭窄的通道
(2)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诗创作。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细,抒情缠绵,含蓄隽永。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
(3)自由谈诗。
拿到这首诗你会发现什么?
①共4节,每节的结构(句式)形式一样。(结构美)
②句式整齐,有意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音乐美)
③“愁”是抽象的,诗人为了表达这种情感,很好地找到了对应物,且用词实在、朴素。(语言美)
④说“坟墓”外头、里头可以,那“邮票、船票、海峡”能说这头、那头吗?
⑤全诗没有标点符号。
......
三、课文朗读
(1)朗读指导。(PPT)
(2)标注节奏和重音。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小小”重读)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这”“那”重读)
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乡 愁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四、内容品读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明确:诗人分别选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的物象来表达感情。
2.全诗的表达顺序是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明确: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这四个时间词分别对应了人生的四个阶段。“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
3.说说这几个具体的意象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邮票(小)——母子情
船票(窄)——夫妻情
坟墓(矮)——生死别
海峡(浅)——家国恋
随着时间的推移,意象次第放大,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而深,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4.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怎样具体表达母子深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家国之思这四种情感的?
明确:
母子深情-----抓住“邮票”这个意象,邮票让人联想到通信,在外求学的学子思念母亲,点点滴滴的思念之情凝聚在这小小的邮票上,邮票虽小,却蕴涵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于是一枚小小邮票引发了他的乡愁。
夫妻之爱-----抓住了“船票”这个意象,说长大后的乡愁,一个在异国(异地)孤客的乡愁,是那一张张把他从新娘身边拉走的窄窄的船票引发的乡愁。
丧母之哀----- 抓住“坟墓”这个意象,说母亲去世后留给他的乡愁,一个孝子的乡愁,是使他抱恨终生的那一方矮矮的坟墓。
家国之思-----抓住了“海峡”这个意象,说现在的乡愁,引发他乡愁的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5.“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修饰词是哪些?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
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
6.“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几个词好在哪里?分别改成“大大的”“宽宽的”“高高的”“深深的”不是更能表现乡愁的浓重吗?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运用叠词,反衬乡愁之浓郁,增强诗歌表现力。
邮票的“小”、船票的“窄”、坟墓的“矮”、海峡的“浅”,跟母子分别、夫妻分离、生死相隔、同胞相去的凝重的愁思恰好形成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更突显出“愁”之深之重。
●资料链接
余光中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诗的前三节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节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思考:7.“海峡”为什么要用“一湾浅浅”来修饰?
明确:“河汉清且浅,想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正因为浅,容易过去、容易望见,这样的分离才真正令人痛苦,而这种分离还不知什么是尽头。作者在这里传达出了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折磨。
这种折磨停留在分隔两地的海峡上,也就传达出了每一位游子的心声。海峡阻隔来往的人们,但阻止不了这里的人们对家乡的无尽的思念。
五、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 强烈愿望。
六、写作特色
1.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
统一,就是相对的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又显得构思严密。
2.语言美:语言质朴如同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典雅则又经过锤炼加工,精丽而颇含逸韵。
3.音乐美:除了“头”字有规律的重复外,尾韵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更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七、课堂总结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看多少英雄少年,白了头在一夜间!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团聚梦难圆?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深刻的理解。
乡愁是海峡两岸的啼血呼唤。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让我们再一次声情并茂地背诵这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
八、教师寄语
故乡、故土是长说不衰的话题。我们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寄着深厚的情怀,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滨,也难以割舍。一纸家书,一句乡音,往往让我们激动不已。不论你走多久,不论你走多远,请记住回家的路。
九、随堂训练
1.下列对《乡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
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的情感丰富、含蓄、有张力,能引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悲观与强烈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千万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D.《乡愁》中运用了反复的艺术手法,使之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韵律之美。
【点拨】诗歌中并没有悲观感情的流露。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折杨柳①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思考: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3.请依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示例: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
2.假如让你离开故乡,故乡的哪些景物,哪些人和事会让你深深思念,请你以“我思念故乡的‥‥‥”为题,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乡 愁
小时候——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母子情
长大后——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夫妻情
后 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生死别
现 在——海峡浅浅,乡愁浓浓 故乡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